温室大棚发展史和传统大棚是如何变身成自动化控制大棚的?

2023-03-05     智慧温室

原标题:温室大棚发展史和传统大棚是如何变身成自动化控制大棚的?

温室大棚是人工营造的一种微气候环境,通过控制光、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使作物得以在非自然环境下生长和发育。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控制大棚的环境,以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棚从传统的简单形式,逐渐演变为自动化控制大棚。

以下是温室大棚发展史和传统大棚变成自动化控制大棚的过程:

古代的大棚: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用简单的方法制造大棚,如用木材和草席搭建简单的构架,覆盖上透明的材料,如兽皮、毛毡、玻璃等,用来保护和提高作物产量。

传统大棚:

在19世纪,传统大棚开始出现,这些大棚一般是由钢铁和玻璃构成,用于种植果树、花卉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电气化大棚:

20世纪初,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大棚内使用电力设备,如电灯、加热器等,以调节温度和光照。

温室大棚:

20世纪60年代,温室大棚开始流行,这种大棚使用高质量的玻璃、塑料等材料,可在不同季节内控制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

自动化控制大棚:

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大棚开始实现自动化控制。现代自动化控制大棚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监测环境因素,并通过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喷水、自动通风等,对环境因素进行自动化调节,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大棚中,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机可以根据环境因素和作物的生长状态,自动调节大棚内的设备,如通风设备、加热设备、喷水设备等,以实现最佳的生长环境。

自动化控制大棚中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包括:

1.自动通风设备:

通过控制通风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可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2.自动喷水设备:

通过自动喷水设备,可以在作物需要时及时进行浇水,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3.自动灌溉设备:

通过自动灌溉设备,可以控制灌溉水的流量和频率,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水分环境。

4.自动施肥设备:

通过自动施肥设备,可以精确地控制肥料的投入量和时间,提高作物的营养水平和产量。

5.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自动化调节,提高作物生长的效率和品质。

自动化控制大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逐渐向着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的品质,也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4d9b6088b87e65ea4805a13bbf46f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