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查分、网售答案、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2024-06-04     半岛晨报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少诈骗分子紧盯家长和考生,借高考之名散布虚假消息,实施诈骗。大连市反诈中心为考生和家长们总结了几种高考期间可能出现的诈骗套路,请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泄露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上当受骗。

“网售答案”骗局:

诈骗分子声称自己通过各种特殊渠道获取了“准确率最高、必考必中”的试题。之后通过制作钓鱼网站,用“考完付全款”等诱惑信息吸引家长、考生。而在家长、考生登录网站与客服取得联系后,客服常会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家长、考生付款,或是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家长、考生发送病毒。

警方提示: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提前查分”骗局:

高考分数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甚至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通过伪造文件、印章的方式,冒充高校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诱骗考生家长将各种费用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警方提示:

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内部指标”骗局:

诈骗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有关系”,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内部指标”,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诈骗分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示: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是诈骗。

于永博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4d712afc2a3d5d355e1b35be921d9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