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丝路·天眼”遥感应用平台、能够提供一站式全场景服务的医学AI、吃穿住行印刻“Made in China”的琳琅商品……在第六届中阿博览会银川国际会展中心,无论是令人大开眼界的高科技展品、技术,还是潮流又实用的生活好物、服务,都与民生息息相关。
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展期进入最后一天,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依然人流如潮。
在智慧气象展,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的汪春梅向记者介绍了用于增雨防雹、除雾驱霾、引雷防灾的小型人工影响天气火箭。“火箭弹可以帮助各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高温干旱天气,为农业减灾防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展区里,集中展出了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中国先进的气象装备和科技成果。
十年来,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这一盛会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见证中阿经贸发展的强劲韧性和蓬勃生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务实合作稳步向前,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我们多次与宁夏气象局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气象服务需求,为中阿博览会带来了新能源气象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吸引了法国、阿尔及利亚、约旦等国的嘉宾前来观看。”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大鹏介绍,该中心重点展示了防灾减灾、交通、生态等领域的最新服务成果,“我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面向风光电站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能为能源电力行业提供各类气象预报和风光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很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还有中国西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期待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个平台开展合作。”
伴随着悠扬乐曲,翩翩起舞的机器人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明星”。
中国银行展位的工作人员亲切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中医药展位中,知名中医正在为前来观展的市民开展义诊。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智能矫正康复墨镜、中医药周边产品等一批医疗设备、技术和新产品亮相在医疗康养展,传递出数字健康、大健康产业的新气象。“早在2015年我们就走进埃及,将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埃及医学同仁们进行交流。中阿博览会同样是将中医药文化作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抓手。”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童安荣说,将会在中阿卫生务实合作中,用中医药文化为世界作出贡献。
“高精尖”医疗设备备受关注。
中国中铁展位上展示的大桥模型映射出了“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观展市民与外国参展商合影留念。
国家电网展位中矗立的新型充电桩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好奇心。
中国中车展位,逼真的高铁列车模型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
据了解,这次展会在原有新兴材料展、品牌商品展、医疗康养展的基础上,首次设置了中央企业展、智慧气象展等,涵盖用、行、吃、乐各大场景。“展会不仅仅展示行业创新发展成果,还有很多与我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观众赵志刚说。
一件件微缩的气象设备“惊艳”亮相,吸引眼球。
“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
十年合作交流,中阿博览会规模不断扩大,走进生活、惠及民生也成为博览会更加鲜明的底色。博览会犹如一条宽阔的双向车道,让全球商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中国一批批优质产品通过这条路,流入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宁夏日报记者 陈瑶/文 李涛 马楠 王洋 见习记者张璞/图 视频)
作者:马楠 李涛 王洋 陈瑶 张璞
编辑:张虹 姜美
责任编辑:董静怡
审签:李卫东
[ 责编: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