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秦桧“洗白”引众怒,得知其中缘由后,让人肃然起敬

2022-10-17   百晓生侃历史

原标题:专家为秦桧“洗白”引众怒,得知其中缘由后,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知道当下和未来应当怎样抉择,唐太宗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被我们称为历史学家,也就是历史这一领域的专家。一位历史学家看待历史的角度,可能是多方面的,由此也可能会出现大众认为“惊世骇俗”的观点。但对于一些被民族集体所定性的历史问题,即便是历史学家,也应当和民族立场保持高度一致。比如南宋奸相秦桧,将抗金名将岳飞迫害致死,被后人骂了八百年。

从根本上来讲,秦桧敢迫害岳飞是有高宗皇帝授意的,许多人也能够看到这一点。秦桧就好比是一把刀,皇帝才是凶手,岳飞被害之后自然不能全怪作案凶器。但因为凶手身份的特殊性,所以这把刀就承担了全部的罪责。话说到这个地步,也并不是在为秦桧洗白,只是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但中国近代有一位历史学家,他重论秦桧的功过不说,还把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定性为割据军阀!此论一出,立刻被千夫所指。

这位历史学家名叫吕思勉,是我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在史学界是举足轻重的大师。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在通史之中同样意义重大。这样的一位大师级人物,是怎样定性岳飞、秦桧等人的呢?他在自己的书中如是写道:

“前七八二年……(秦桧)与妻王氏,渡海南归。宋朝人就说是金人暗放他回来,以图和议的……秦桧既是金朝的奸细,在北朝,还怕不能得富贵?跑回这风雨飘摇的宋朝来做什么?当时和战之局,毫无把握,秦桧又焉知高宗要用他做宰相呢?我说秦桧一定要跑回来,正是他爱国之处;始终坚持和议,是他有识力,肯负责任之处……能解除韩、岳的兵柄,是他手段过人之处。”

但凡是认识字的人,一看便知吕思勉在为秦桧洗白。这样一个公认的奸相,在吕思勉这里反倒成了爱国人士;残害忠良竟也成了有能力的表现。对于爱国将领岳飞和韩世忠等人,吕思勉则是这样认为的: “骄横的武人既去,宋朝才可以勉强立国了。”一边夸奖秦桧爱国、一边又批评岳飞和韩世忠为“骄横的武人”,吕思勉这种骇人听闻的历史观点与民族大义背道而驰。1935年,愤怒的国人将他告上了法庭。

但吕思勉身为一介文人,他写的东西当真只有表面意思吗?讲述历史时,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吕思勉的书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时间全都“不对”。秦桧南归的时间明明是南宋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而吕思勉写的却是“前七八二”年,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但吕思勉身为历史领域的专家,不可能把时间错的这么离谱。当我们把1130年再加上个782年,会得到1912这个结果,正是“民国元年”。

在当时的中国,各地军阀林立,国家正处于大分裂时期。吕思勉一介文人,能够为国家和民族所做的,只有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才能实现。文人写的东西从来都不只是表面意思,否则也不会有“文字狱”了。他“洗白”秦桧、贬低岳飞,全都是为了引出自己最终的结论:“现在满眼是骄横的军阀,从前偏有公忠体国的韩、岳、张、刘。 “很明显,吕思勉就是在借古讽今,痛骂当时的各路军阀。

吕思勉就是在用这种反面的方式,来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怀。如果坚持认为吕思勉就是在洗白秦桧,就是一个没有民族立场的汉奸,那就大可不必了。吕思勉的民族气节,堪称民国文人中的表率。日寇侵华期间,对吕思勉极力拉拢,即便是威逼利诱他也不为所动。夫人病重之时,他宁可在寒冬腊月卖掉自己仅有的大衣也不投靠日本人!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在生死关头,依旧将民族大义摆在第一位?

吕思勉通过逆向的方式唤醒国民,自己被骂得越激烈,就说明效果越好!近代的中国人因为清王朝长期的愚民政策而大多无知、思想落后,没有民族和国家意识。但就是因为有着向吕思勉和鲁迅这样的爱国文人,通过拯救思想的方式,为拯救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吕思勉“洗白”秦桧虽在当时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但他的真实目的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他当之无愧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