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子承包1000亩荒山,如今荒山变成聚宝盆,公司销售额2000万

2022-08-18     晴捺生活

原标题:四川男子承包1000亩荒山,如今荒山变成聚宝盆,公司销售额2000万

在四川冕宁的大山里,有这样一种野果子,它通体金黄,浑身长满尖刺,有人看了就害怕,可也有人拿起来放进嘴里就开吃。

就是这种漫山遍野不起眼的野果子,马江红却把它做成了一个大产业,并带动200多农户种植,公司一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马江红,1984年出生在四川省冕宁县,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可打工几年里,虽说挣了一些钱,可他过得并不开心。

因为,他觉得自己更应该去创业。可是该做什么好呢?那时的马江红只能说一点头绪也没有。

可很快,在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让他意外发现了一个大商机。

2009年,马江红回到老家小住,在街上闲逛的时候,有了一个意外发现。

只见大街小巷里,有很多老头老太太在路边摆摊卖刺梨,他看到这一幕十分惊讶。因为小时候总和小伙伴跑到山上摘刺梨吃,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刺梨依然受大家喜爱。

马江红随即蹲在地上,就和大爷大妈们交谈起来,他了解到,在当地其实并没人种植,这些都是他们自己上山采摘的,而且买的人超多,根本就不愁卖。

这刺梨的吃法也很多,既能生吃,又能炒菜,刺梨炒牛肉,凉拌刺梨也是饭店的常见菜。果子味道偏酸,有些涩,因此生吃时大家都喜欢配上辣椒面。

马江红心里一合计,这刺梨自己再熟悉不过了,而且漫山遍野都是,市场需求又很大,这难道还不是商机么?

为了对刺梨了解透彻,他还向专家特意请教一番。原来,这小小的刺梨竟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每一百克鲜果维生素C含量就达到1900到3500毫克之间。

知道了这么多,马江红越想越兴奋,立即辞掉工作,决定开始创业。

可工作都辞掉了,已经箭在弦上,而家人听说之后,瞬间脸色就变了。

“你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这刺梨漫山遍野都有,想吃就去摘呗,要是觉得麻烦,出去买点也行啊。”

“整这个东西绝对不能赚钱,因为我们这边哪里都有,而且价格也不高,那些大爷大妈天天上山采。”

马江红之所以要做刺梨生意,并非一时头脑发热。因为他知道,刺梨人人都爱,市场需求很大,这是根本。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野果的保质期很短,如果自己把保质期延长,能在更多时间吃到刺梨,那样赚钱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2009年8月,马江红拿出5万元钱,买了烘干设备,他要将刺梨加工成果干,这样保质期就可以延长到一年。

他开始带领附近村民一起上山摘刺梨,采摘的刺梨自己全部回收。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不仅一分钱没赚到,竟然赔出去40多万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家采摘的刺梨,个头大小不一样,很多都是小果子,加工成果干后,品相看起来很差,根本卖不上价。

收的刺梨很多,可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加工出来的果干可以销售。而大多数只能是白忙活一场,只能白白被扔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次试水,以为简简单单的就能赚到钱,没想到竟然赔成这样,马江红傻眼了。

“还是自己那个时候没有经验,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就是年轻嘛,脑子里面比较空。”

把全部积蓄赔光的事情,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更多人都在担心他,劝他赶紧收手别干了。

而马江红不仅没放弃,却又干了一件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他要亲手种植刺梨!

这刺梨漫山遍野都是,他为何还要自己再种植呢?

而正是这第二次尝试,让马江红开启了赚钱模式,公司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

马江红之所以要自己人工种植刺梨,是因为可以弥补野生刺梨大小不一,品质参差不齐的短板。

野生刺梨树可以说漫山遍野,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结出大的刺梨。马江红走遍附近所有山区,专门寻找这些能结出大的刺梨果树。

把枝条剪成10到15公分长,然后在土里进行扦插繁殖,等到生根后就可以栽种了。

“这个东西特别容易活,因为本身就是野生的嘛,没有那么娇贵。扦插一般就是在11月12月这两个月进行。插土里就行了。”

马江红扦插繁育了30000多棵刺梨苗,又找朋友借了钱,开始承包200多亩荒山种刺梨。

3年后,也就是2014年,刺梨终于结果了,每棵树上都挂满了大个的刺梨果,马江红别提有多开心了,他嚷嚷着至少得有300多吨。

他和工人一起,每天都到山上采摘刺梨,拉回去清洗干净后做成了果干。

可是眼下该如何推广自己的果干呢?马江红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通过朋友介绍和宣传,邀请了很多游客和市民来到基地游玩。

而就是在这个“玩”字上,马江红可谓是做足了文章,让游客们玩得激动又兴奋,大家期待而来,更是满意而归。

让游客玩的是什么游戏呢?所有人都绝对想不到的。

马江红让游客拿刺梨去扎气球,因为刺梨浑身都是刺,看谁扔出去扎爆的气球数量最多,就可以获得奖品,这奖品就是刺梨果干。

最让人激动的是,第一名还能获得100元现金!

“哎呀,真是太激动了。用刺梨扎气球还是头一次玩,比那个在游乐场打气枪还刺激。虽然我没得到奖品,但我也很开心。”

游客们欢声笑语,做完游戏之后,马江红也会带着大家来到山上,亲自体验采摘刺梨。

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他干脆为产品设计精美包装,直接拿到当地景区去销售。

“这个果干特别好,直接吃会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而且用来泡水喝也很不错。”

“我们这个盒装的产品卖得最好,一天至少能卖几百盒,很多人都把这个当作土特产带回家去。”

马江红将刺梨果干定价为35元钱一斤,主打冕宁的旅游市场。到了2014年,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达到300多万元。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头,接下来的路也就变得顺风顺水多了。

到了2017年,又经历3年时间的发展,马江红直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0多亩。随着果树逐年长大,结的刺梨果的数量也是成倍的增长。

可随即就出现了一个让他很头疼的问题。

因为做刺梨果干,需要采摘七八成熟的刺梨果,但是到了采摘后期,由于数量过多,根本摘不过来。

就算每天找来50多名员工一起干,也会有很多刺梨由于过度成熟会掉落地上,时间长了就会变质腐烂。

就这一项,损失的刺梨就占到总产量的10%以上,大约能有60多吨。

就算这种全熟的刺梨加工出来,那卖相也十分不好,所以只能放弃。

但这么多果子就只能白白扔掉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呢?

一次,马江红在孩子吃的果冻上竟然来了灵感。

“我有两个孩子,他们喜欢吃果冻,孩子他妈经常给他们买来吃,那天小女儿也给我送来几个,我一吃就发现了不对劲,虽然外包装看起来还可以,可这味道却怪怪的,我觉得一点也不好吃。”

马江红拿着果冻仔细瞧了瞧,瞬间来了灵感,我的刺梨能不能也加工成果冻呢?

说干就干。他赶紧找来负责食品研发的技术人员,计划将全熟的刺梨用来加工成果冻。

可在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加工出来的刺梨果冻又苦又涩,根本难以下咽,甚至还有一股酒糟的怪味。

做不好就重新来过,马江红和员工开始一次次试验,一遍又一遍改良,最终从工艺上还原了鲜果的味道。

这一干,就是整整大半年时间。如今,刺梨果冻成功研发出来,可是该如何让消费者熟悉并喜爱呢?

这一次,他又借鉴之前的经验,在鲜果刺梨身上打起了主意。

这回不是扎气球,而是比赛生吃刺梨。游客们玩得同样十分开心,比赛一开始,几位参赛选手就拼了命地吃刺梨。

旁边一位大姐更是生猛,把嘴巴塞得满满的,都塞不下了,还不停地往嘴里塞。可想而知,她最终赢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奖品是刺梨果冻,好几大袋呢!

有了刺梨果冻,让平时爱吃鲜果的人在没有刺梨的季节时,也能吃到刺梨。

一心想让刺梨走出去的马江红,决定把销售重点放在成都的各大商超市场。现在,刺梨果冻等产品,已经上架到100多家超市里面。

“我们按照马总的意思,就是大面积铺货。因为货多了给顾客一种震感强烈,就激发大家的购买欲望。”

“因为现在没有新鲜刺梨,所以这个刺梨果冻特别受消费者的欢迎。我们这个店,一个月最多能卖60多件,也就是一万多块钱。”

现在,马江红除了自己种植1000多亩刺梨以外,也带动周边一起想种刺梨的农户一起干,他主动为大家免费提供树苗,等结出刺梨后,公司全部进行回收。

如今,已经有200多户农户跟着他一起种植刺梨,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公司年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000多万元。

“马老板确实厉害,谁能想到这哪都有的刺梨,能让他搞成这么大的买卖,确实很佩服他。”

“我们现在都跟着他种植刺梨,以前也没什么工作,现在跟着他能挣钱了,而且不懂的地方都教给我们,确实挺好的,大家都感激他。”

现在,马江红不仅有刺梨鲜果,刺梨果干,还有刺梨果冻。他还想继续对刺梨进行开发,希望可以研发出更多产品,他的梦想就是种更多的刺梨,带动当地农户赚更多的钱。

马江红常说:

机遇这个东西有时候不用刻意寻找,往往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但机会能不能把握得住,还得看个人。

我在想,祖国幅员辽阔,各种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不仅马江红的家乡有刺梨,很多人的家乡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如果大家可以把它发展成地方特色,打造成品牌,一定会是个很不错的商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331916e54792f38c515ca831dabc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