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练到专业,他们为开幕式表演倾尽全力

2023-11-06     南国早报

原标题:从“小白”练到专业,他们为开幕式表演倾尽全力

从“小白”练到专业,他们为开幕式表演倾尽全力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艺 闫芬丽/文 邹财麟/图

11月5日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这些文艺节目是怎么炼成的?表演者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表演者道出了他们的故事。

文体展演第一篇章表演。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在弹力带上表演,身体被勒得青一块紫一块

开幕式文体表演环节,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徐佳需要在绑着弹力带的道具上,悬空进行舞蹈表演。虽然徐佳是舞蹈专业的学生,但绑着弹力带在空中完成动作还是头一次。表演道具没有制作完成前,她们在瑜伽馆训练,细小的弹力带长时间勒着胯部,做舞蹈动作时,弹力带会摩擦到骨头,非常疼。一整天的训练下来,每个人的胯部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演员们动作统一,在弹力带上表演舞蹈。

除了身体上的疲惫,悬在空中跳舞也让人有些害怕。但一想到能在这么大型的赛事上展现广西大学生的风采与活力,徐佳和同学们都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坚持下来。“起初,我们疼到最多只能坚持半小时,现在能训练一个半小时才休息。”徐佳说,这让她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不仅收获了一项新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毅力,以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大家在相互鼓励中共同成长,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以及无限的可能。”

跨界出演,她从“小白”练到专业

开幕式中,吴娟身着壮族传统民族服饰上台表演。她告诉记者,自己是“跨界出演”。吴娟本来是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参加竞技比赛不在话下,但作为演员进行艺术表演,需要克服不少难题。

暖场表演中,演员穿着民族服装在场内与孩子们互动。

“首先是动作,零基础的我们与舞蹈演员有很大差距。”吴娟说,为让表演更柔和优美,编导先分解每个动作,她们再跟着练习,熟练了再连接成舞,只要其中一个细节不协调,都会有影响,所以只能反复练习,力求做到完美。

排练节目时需要长时间站立,对体育运动员的膝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好在大家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当看到整个团队完整呈现出齐整、柔美的舞蹈演出,她们内心无比自豪。

台词只有3个字,他们练哑了嗓子

广西艺术学院播音主持系的学生周佳程及其3名同学,是从全系300多名学生中经过层层选拔后,成为了开幕式第三篇章的朗诵演员。他们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演出任务:随着他们的朗诵,文艺表演将会推向最高潮,进入点火仪式。

第三篇章中,青年们发出青春誓言。

4个人的台词一共只有12个字:肩并肩往前走,聚能量向上攀。平均下来,每个人只有3个字的台词。但就是这3个字,4个人每天都反反复复练习,不断地调整语气和状态,让4个人的衔接更为顺畅。

“3个字的朗诵,比读一个朗诵稿还要难,我们的气息要很平稳,互相之间还要讲究配合和衔接,非常不容易。”周佳程介绍,接到任务后,他们除了日常的课程,还要完成老师加开的“小灶”任务,连日的练习下来,嗓子有些许沙哑。

周佳程是浙江宁波人,因为来广西上学,她错过了在亚运会当志愿者的机会,现在能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到学青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她表示弥补了心中的遗憾。

赛场上表现出色,舞台上也不逊色

技巧项目是南宁队的强项,南宁的小运动员在学青会赛场上表现出色,争金夺银。学青会开幕式的文体展演中,这支在赛场上发挥出色的队伍也登上舞台,向现场4万名观众秀出技巧的魅力。

演员们身穿蓝色裙子,挥动裙摆,表现出浪潮翻滚的景象。

今年16岁的彭宗轩是学青会技巧比赛的金牌得主,也是演员之一。彭宗轩说,节目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简单,难度不大,都是训练中的内容,他们轻车熟路。但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他觉得比参加任何比赛都紧张。

“我们在台上做一些难度动作的时候,可以听见四面八方观众们的喝彩声,这是赛场外一次难得的体验。”同为技巧金牌的运动员罗姗姗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赵敏 戴昕明

校对:黄少华

责编:杨波

审核:胡志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31498231cc9e3770ac9c28d5a2f3f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