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冬天挺冷,游览一下夔州博物馆很不错

2023-01-11   旅游之后

原标题:重庆的冬天挺冷,游览一下夔州博物馆很不错

说好的人来人往,繁荣热闹的气象,便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威胁下不断顺延。

我是极不习惯于沉寂中观望的人。因此,在大多数人的迟疑与等待中,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重庆发达的轨道交通体系,去过去很有人气的几个旅游景点实地考察一下旅游景气的恢复程度。

这几个景点包括李子坝观景平台鹅岭二厂鹅岭公园龙门浩老街

李子坝观景平台

作为重庆网红景点的鼻祖,重庆李子坝观景平台向来是重庆旅游的晴雨表。

人烟凋敝

平台午后的人烟凋敝,倾诉着一种落寞的悲凉。

冬日暖阳起劲地照耀,增加的却是这平台的空旷。

空旷的平台上,像几粒芝麻撒在其上的三两游人,不知道心头作何感想。见识山城奇特出行的“历史”时刻居然缺人分享,实在有点把这千万里之遥的奔赴浪费了。

鹅岭二厂

青年人可以在二厂的“残垣断壁”间寻找到浪漫的自己。

这里刻意打造的小资情调披着文化的衣裳,只要你不是太吹毛求疵,在二厂邂逅一些罗曼蒂克的东西,还是挺容易。

勇敢的美女

挺遗憾的是,二厂大半的店铺都蓬门紧闭。寂寞有时候有一种伤痕之美,但对迫切想遭遇闹热场景的我而言,我在景区更想要的,是无数人旁若无人的喧哗以及他们兴高采烈的穿行。

好在,我依然遇见了几个勇敢的美女。她们大摇大摆地在空无一人的巷道内招摇过市,成为这冷落景区内值得铭刻的美丽。

鹅岭公园

重庆所有的公园都不需要核酸证明,也不再需要亮码。但还要测体温。

我从未见过如此少人游览的鹅岭公园。尽管它精心设置的花海绚烂得给人春之错觉。

虹彩

向公园纵深走去的过程乏善可陈,几乎碰不到任何行人。倒是未名的大鸟小鸟,喜不自禁地霸占了每一树枝头,叽叽喳喳叫得人心烦意乱。

在山腰一个广场上,我终于发现了熟悉的场面:一位身段窈窕的老嬢嬢,抛撒着一段色彩鲜艳的彩绸,在悠扬的红歌声里翩翩起舞…

人们都不愿意出门,不管是远方还是就近的人。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不慑于病毒的淫威,保持着从来的生活习惯,以不变应万变。

我也不知道这种情形是好还是坏,但过日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少些瞻前顾后,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龙门浩老街

似有所得,我离开公园,按计划前往龙门浩老街。

本来打算坐长江索道摆渡,但索道并未开放。便改乘6号线过江。

入口

景区没有人来人往的热闹,零丁几个游人。

青砖凝炼着岁月的古老,青石条铺陈出光阴的传说。尽管无人喝彩,我也捕捉到一些缠绵着往昔时光的沉淀。

在山坡上朝南滨路降落,于草木葳蕤中捡拾山城幽梦。不时能撞见的游人都在相通的梦中…

挺难让自己彻底清醒起来,在石壁上攀爬着妩媚的爬山虎,舒展着一片片鲜艳的红叶,遮盖出某种有深度的韵味。

我有些淡忘了走来此处的目的。

走到老街深处,依然走入安静萧条。临街店铺十户九闭。寂寞无人的情景让人失落。

云与阳光参半的天空,不时传来一阵阵轰鸣,又让人觉得这座城市仍轰轰烈烈地活着。

轰鸣

不知不觉逛完了老街,我下到南滨路上,金色的银杏让人耳目一亮。

但回头望着门可罗雀的龙门浩老街,却总觉得有些压抑。让人情不自禁想逃离,却不知逃往哪里。

病毒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它还改变了人类的心态。让一些悲观的情绪晕布在我们的感受中,时不时就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眼。

我可能需要些时间,这个世界也需要些时间。

我甩甩头,横过南滨路,来到长江边。

龙门浩

冷冽而干净的江风扑面而来…

清澈的长江水滚滚而来,向东远去。我觉悟到了一种骨子里的磅礴大气…

这一天走过的这几个景点,着实有些冷清。但这座城市蔓延千百年的气质,依然如故。

我坚信,重庆,这座底蕴丰厚的城市,终将彻底复苏。

重庆奉节夔州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论坛征稿启事”的推文。文中称,拟定于2023年4月至6月在重庆奉节、四川成都召开“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夔州博物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网友对此热议纷纷,各抒己见。其中批评之声尤甚。大部分网友皆认为,研讨会属于浪费经费,根本产生不了任何实际意义,就是“瞎胡闹”、“博眼球”,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意料之中的“下场”。1800年前的“君嘱臣”与今天的社会生活早已是风马牛不相及,要从这种作古的行为中套出今天的意义,确实属于铁板钉钉的牵强附会。

从大家的反应上看,这种兴师动众的研讨会方式很有些不妥。但是,作为一个重庆偏远地区的山地小县,奉节被众人理所当然无视的城市地位,让它没理由不利用一些非寻常的机会引起注意。

开个与文化相关的研讨会,其实就是替自己争取一个被大家认识的机会。

忠义广场

我曾在今年七月到过一回奉节。因为对夔门的执念。也隐约有邂逅杜甫诗意的渴望。但真缺乏遭遇三国忠义的准备。

直到我走向白帝城,在那座卧于江波的小岛上站在了忠义广场之上,我才后知后觉这片土地,在公元223年的时候,发生过一件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大事,即“刘备托孤”。

当时,刘备出兵为三弟向东吴讨要公道,挥师冒进,被吴军一把大火烧得丢盔弃甲。五虎上将唯存赵云。

刘备后退在奉节白帝城,整军待机。就在白帝城头,刘备病危,急召诸葛亮驾前奉诏。说出了那句颇为著名的托孤遗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自此,阿斗主蜀,三国势移。

托孤堂

不过,如果你到奉节游览,在白帝城景区内是找不到托孤堂的。这座承载重大历史事件的房子,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前被整体迁移到了夔州博物馆之外。

在瞿塘峡—白帝城景区,你能发现的关于三国的景点,是后来修建的忠义广场。广场中间有一尊诸葛孔明的雕塑,其后是面白石墙,墙上两面刻着前后《出师表》之全文。

大概是奉节承载的历史遗产太过丰富。当地在梳理其文化脉络时陷入了意料之中的凌乱。以至于一直抓不住主题。

其实,奉节“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心事路人皆知,只不过,要顺利实现这个目的,不是灵机一动地开个会就能完成的。这种缺乏远见的作为所引起的反感,已经被事实证明。

要唤醒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不是搞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脚踏实地地改善旅游措施,比如提档白帝城文化布展,重建“刘备托孤”的遗址永安宫,都很好地还原了1800年前托孤一幕,让今天的游人得以身临其境。

奉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发生在它身上的历史故事,它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只要稍加发掘,便能得到大众垂青。

它的山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它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地位,至少目前是找不到替代品的。

夔门

奉节要在旅游上走得更远,吸引更多朋友过来参观。一定要做到“弃虚务实”,把有限的资源积攒到踏实的宣传上,把发展产业的精力反馈到旅游服务的真诚上,把历史文化的精彩体现在景致的吻合上。

千万不要舍本逐末,脱离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去剑走偏锋,另创一种莫名其妙的骄傲。

中国人是很严肃地看待“刘备托孤”这件事的;同时,我们都是很钦佩与喜爱诸葛亮的,打小就如此,完全不需要做任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