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袖珍母亲刘兆兰,身高仅1米3,却把女儿培养成留美博士后

2023-06-17   云夕客

原标题:山东袖珍母亲刘兆兰,身高仅1米3,却把女儿培养成留美博士后

2016年11月底,山东省范家河村,刘兆兰和大女儿正忙得热火朝天,因为她的小女儿迟玉洁带着八个月大的儿子回家探亲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但如今其乐融融的家,也曾风雨飘摇。是刘兆兰用她娇小的身躯扛起了这个家,供出了迟玉洁这个博士后学历的孩子。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家,了解袖珍母亲刘兆兰先苦后甜的人生。

不幸的童年

刘兆兰是一个地道的山东姑娘,但命运弄人,她不仅不像北方姑娘一样身材高挑,反而比南方姑娘还娇小玲珑。当同龄人正在抽条时,刘兆兰的身高将将稳在了一米三,而身高的停滞不前,让刘兆兰经常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

刘兆兰非常坚强,尽管低矮的身子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不便,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像野草一般顽强生长。可惜的是,家里条件不好,再加上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刘兆兰根本没有机会念书,只能在家里干活。没有读书习字也成了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成婚生女

时光飞逝,刘兆兰也到了成婚的年龄,但碍于个子太矮,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后来在邻里的介绍之下,认识了迟明亮。迟明亮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但好在为人老实本分,双方谁也不嫌弃谁,就这么走到了一起。

婚后刘兆兰很快就生下了大女儿,孩子的到来是个甜蜜的负担,也给家里增添了很多欢声笑语。从小深受重男轻女迫害的刘兆兰对于女儿非常宠爱,为此在到了上学的年纪后,将女儿送进了学堂,算是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在刘兆兰看来,读书才是他们这些穷人唯一的出路。大女儿上学后不久,刘兆兰生下了小女儿迟玉洁。小女儿的到来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但好在大女儿懂事,会帮忙带妹妹,做家务,减轻了刘兆兰的压力。

但随着小女儿的长大,学费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负担,家里的收入全靠迟明亮一人,但家里有四口人,孩子还要读书,迟明亮的收入只能勉力支持这个家。

但尽管家里困难,夫妻俩也没有让女儿放弃读书。为了养家,刘兆兰开始想方设法的开源节流,熬着熬着日子就过去了。

突遭变故,为母则刚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2年,迟明亮遭遇了车祸,他的受伤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没有了收入来源的迟家陷入了困境。

为了给迟明亮治疗,家里的积蓄一扫而空,还欠了外债。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刘兆兰扛起了这个家。她开始拼命干活,只要能给钱,什么活都能干。好在孩子懂事,会帮忙照顾迟明亮以及干家务。这也算是刘兆兰艰辛生活中的一丝慰籍。

每到农忙季节的时候就是刘兆兰最艰难的时候。因为家里缺少壮劳力,刘兆兰身材又低矮,干农活时常常事倍功半。但好强的她不肯轻易向人求助,只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因此常常将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好在迟明亮的身体在妻女的照顾下渐渐好转,虽然不能再干重活儿,但能下地了,也能干些轻快的家务,减轻了刘兆兰相当一部分的压力。

生活坎坷,命运弄人

迟明亮的身体渐好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走街串巷的收废品,虽然收入微薄,但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迟家的日子也在渐渐好转。

但天意弄人,就在刘兆兰觉得生活最难的部分已经扛过去了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迟明亮在外出收废品的时候,不小心翻车,脊椎受了伤,而这一次的受伤,让他只能卧病在床。

生活的压力压在了刘兆兰单薄的身躯上,丈夫的两次受伤,对她的打击很大,但她没有时间伤心流泪,只能咬紧牙关,拼了命的赚钱养家,生活的艰辛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大很多岁。

这个家支离破碎,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刘兆兰的两个女儿的成绩很好,尽管因为家庭困难,两个孩子都有过辍学的想法。但深知读书才有出路的刘兆兰却坚决不肯让孩子放弃学业。

大女儿毕业后,因为放不下父母,留在了老家,刘兆兰有了女儿的帮衬,日子也没有那么难熬了。

2005年,刘兆兰的小女儿迟玉洁考入了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为家里带来了久违的喜讯。而看着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刘兆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于当时的小村庄而言,家里出了个大学生,真的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这一天的迟家欢声不断,刘兆兰心里乐开了花。

硕博连读,光宗耀祖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上了大学的迟玉洁没有丝毫懈怠,她知道家里不易,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迟玉洁勤工俭学,只是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

四年的努力也没有白费,2009年,成绩出色的迟玉洁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在农村人心里,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好的两所高校,能上北大,那这孩子真的有出息啊。

自从迟玉洁保送北大的消息传来,村子炸开了锅,纷纷上门恭喜刘兆兰养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也开始想她打听她是怎么教养孩子的,大女儿不说懂事孝顺还能干,小女儿更是有本事。

面对邻居的夸耀和恭维,刘兆兰是五味杂陈,她这么多年来的付出了坚持总算有了回报,不枉费她起早贪黑地赚钱养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迟玉洁而言,母爱无以为报,唯有让自己更加优秀,才能不辜负母亲的付出。

命运无常

迟玉洁的喜讯还是街坊邻居口中热议的话题,欢喜的气氛还未散去,迟家却迎来了新一轮的打击。刘兆兰的丈夫迟明亮被诊断出了肺癌晚期。

这个消息就像是晴天霹雳,劈散了迟家喜悦的气氛。肺癌晚期的迟明亮病情恶化得很快,在确诊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迟明亮的去世对刘兆兰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尽管很多时候,迟明亮都是卧病在床,但他的存在就是刘兆兰背后的依靠。两人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早已离不开彼此。

对于这个家而言,悲伤是最无用的情绪,尽管有再多的悲伤和难过,刘兆兰也只能尽数咽下,因为她的小女儿还在读书,她需要赚钱给她交学费。

另一边心疼母亲的迟玉洁,只能更努力的读书来回报她,她努力学习,勤工俭学,努力的赢得奖学金,减少不必要的的交际和消费,都只是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

留学海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2014年7月迟玉洁顺利毕业时,刘兆兰内心的真实写照,她的小女儿毕业了,也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本该开始就业的她,却因为过于优秀,得到了去美国留学的名额。

对于一直支持女儿读书的刘兆兰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尽管内心百般不舍,但她不会阻挡女儿前进的脚步。反正会读书是好事,刘兆兰对女儿说,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供她上学的。让她不要担心家里,安心读书。

于是,在母亲的支持下,迟玉洁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怀揣着母亲辛苦积攒的积蓄和万千叮嘱,开始了留学生涯。

相隔万里,刘兆兰思女之情只能通过电话缓解,每次来电,刘兆兰都会絮絮叨叨地说很久,担心女儿在国外吃不好睡不好,也担心她在美国生病了没人照顾。

对于母亲的担心,迟玉洁想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她深知母亲的付出,实在是不忍心在让自己的琐事来加重母亲的担忧。

在美国的两年,才去的时候,因为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原因,迟玉洁很不适应,但好在自幼的生活,让她坚韧不拔,适应能力极强,很快就习惯了美国的生活节奏。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留学期间她很少伸手向母亲要钱,更多的是凭借半工半读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顺利毕业后的迟玉洁回到了老家,博士后的归来再一次引起了小村庄的轰动,更何况这次迟玉洁还带回了一个洋女婿。

刘兆兰看着小女儿喜极而泣,听着她讲述在美国的读书生活以及和男友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她的述说里,刘兆兰也慢慢接受了洋女婿的存在。

雏鹰总会高飞,刘兆兰虽然没读过书,但她知道,早在女儿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这个小山村就装不下她了。她的未来在是外面的那片广阔天地。

对于疼爱女儿的刘兆兰来说,她不会以爱之名绑住孩子的翅膀。在刘兆兰的支持下,迟玉洁和美国男友的感情一帆风顺,在交往集;几年后,两人走到了一起,迟玉洁也随丈夫定居美国。

2016年底,迟玉洁带着八个月大的儿子回到了山东老家,看着女儿外孙,刘兆兰心满意足,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了个年。

之后的几年,刘兆兰虽说无事一身轻,但忙碌的大半辈子的她却一刻也闲不下来。为了打发时间,她就精心侍候自己的几亩地,不过没了以前的那股拼劲,反而多了几分闲适。

如今的她也是个健康的老太太,头发花白,小步蹒跚,却也掩饰不住脸上的幸福和喜悦,村里人都说,刘兆兰如今是苦尽甘来了啊,小日子别提多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