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母亲,说了弟媳一句真懒,却被母亲怼:养你多年,你都做啥了

2023-02-07     有意义的旅途

原标题:心疼母亲,说了弟媳一句真懒,却被母亲怼:养你多年,你都做啥了

文/涵美一

01

因为在娘家说了一句话,小晴被自己的母亲指责“多管闲事”。

对此,小晴心里很不舒服,她觉得自己好心好意为母亲着想,反倒还被挑出了错处,真是太冤了!

今年的大年初二,由于感冒还没好,小晴没能回娘家,作为“补偿”,她便趁着元宵节带着孩子和老公一起回了娘家。

想到自己离娘家远,基本上一年也就回去一趟,为了好好尽些孝心,小晴回娘家都会带一车的礼品,毫不夸张地说,每次回去至少得花个七八千块钱。

好在丈夫对小晴很好,也体谅她给娘家父母尽孝的心思,只要手里能拿得出钱,基本上买啥都会依着她。

这不,去年丈夫挣了点小钱,这一次回去,不但又拉了满满一车的礼品,而且还告诉小晴,给岳父母各准备了两千块的红包,也算是报答四年前,岳父母没嫌他家穷、也没为难他、更没要彩礼,就把小晴嫁给了他。

看到丈夫如此体谅自己,小晴是既感动又开心,她带着一车的东西,以及两个大红包,满面春风地回了娘家。

见小晴回来,父母自然非常高兴,他们忙里忙外个不停,又是慌着给小晴的女儿找玩具、拿零食,又是给小晴做好吃的,尤其是母亲,尽管一只眼睛发炎红肿、连带着半边脸都高高肿起,但还是洗菜、剁肉、做饭,忙得不可开交。

不舍得让母亲太累,小晴都是帮着做一些,虽说会被母亲嫌弃笨手笨脚、碍事儿,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能帮母亲的忙,她觉得就很开心了。

然而,令小晴没想到的是,她和母亲两个人的欢声笑语,只维系了半天。她回家的第二天中午,因为实在是看不惯弟媳,多说了一句,结果被母亲怼了之后又“轰”出了门。

小晴的弟媳是什么情况呢?

她与小晴的弟弟在村子里北边的楼房住,平日里只是吃饭时,会带着两个孩子去到小晴父母那里。

小晴的弟弟初九就去市区上班了,弟媳呢,自从去年底阳了以后,身体一直不好,今年过完年便打算在家呆一段时间,同时接送大儿子上下学,照顾小儿子。

小晴觉得,弟弟的俩孩子都是父母在照看,如今,弟媳既然在家,不说要表现得如何完美,至少做饭、做家务要帮着一点吧?哪能到了吃饭的点就带着俩孩子过来,吃完饭后便带着俩孩子回去?弟媳也是一个当妈妈的人了,自己家有厨房、不愿做饭就算了,那到公婆家吃饭,多少要打个下手吧?

自从把弟媳娶进家,小晴都没见过她主动帮过什么忙,没孩子时,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不动玩手机,有了孩子吧,还是不爱操心、眼里没活儿!以前,小晴觉得父母身体健健康康的,弟媳没眼力见就算了,可现在,母亲眼睛肿成那样,弟媳竟然还理直气壮地来家蹭吃蹭喝、什么都不干,真是有点太不懂事了!

也正是因为心里极度不平衡,再加上又心疼母亲,回到家的第二天中午,帮母亲收拾鸡子时,看着院子里一直盯着手机的弟媳,小晴没忍住,高声地说了一句“真懒啊!就不能帮妈干点活吗?也不知道手机里有什么宝贝,整天抱着不离手!说是看孩子,不还是看手机呢吗!”

听到小晴这番话,弟媳瞬间就站了起来,她没有一句话,只是踢翻了坐着的小板凳,之后,叫上两个孩子就要回自己的房子那里。

小晴的母亲见状,先是说着好话拦了一下,接着便怒气冲冲地怼了小晴一句,“哪都有你的事!养你多年,你都做啥了?给我和你爸都尽了多少孝心了?好好干你的活儿不行吗?非在那里瞎叨叨,真是多管闲事!”

只是,尽管如此,弟媳依旧拉着脸、带着俩孩子就走了。

而小晴,虽说弟媳走之后,母亲没有再指责她,但母亲边做着饭边安排她,吃完午饭就回吧,没必要在家多住了。

02

返程的途中,丈夫一直都在安慰小晴,让她别想太多,也别生气,称她母亲也是为她好,是不想让她和她弟媳闹什么矛盾;就算她对弟媳看不惯,以后也要尽量把话憋在心里,因为不管她说什么,她当时是痛快了,但她离开后,弟媳该把对她的气撒到她父母身上了,到时,难做的还是她父母和她弟弟;再者,她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回去的次数少,以后家里的父母遇到什么事,也是要靠她弟弟和弟媳多一点,为了这,她也得尽量别让父母夹在中间为难。

虽然小晴反驳了丈夫几句,称就她弟媳这个样子,父母肯定指望不上,但她心里也明白丈夫说得其他情况是对的,她既生气又无语:生气的是,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不懂事的弟媳,无语的是,眼睁睁看着父母受弟媳的气,却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说,真是憋屈!

“我回到自己家以后,给我弟打了个电话,骂了他几句!弟媳我说不得,我自己的弟弟总能吵几句吧?

我自己也是别人家的儿媳,我婆婆帮带孩子,我都没让我老公安排,自己都知道有点眼力见!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女孩子就可劲儿使唤公婆,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公婆呢?人家要对你不好就算了,对你好、你还不知道回馈,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吗?真不知道她们看到自己父母受气时会是什么态度?”

说实在的,不管是谁,亲眼看着自己父母受气、不被善待都会生气,小晴心疼她母亲也可以理解,但是她千不该万不该去当面指责她弟媳。

谁的父母谁去疼,别人怎么样,你还真不能勉强,只能说人家做得不地道,你在心里谴责一下就行了,毕竟,你自己的弟弟都不知道心疼你父母,你的弟媳又怎么可能去体谅你父母呢?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弟弟容忍不了弟媳,不用你说,那你弟弟自然会开口“教训”;可若是你的弟弟和你弟媳是“一路人”,或者你弟弟根本就是没心没肺,那么,你说得再多,只会让你的弟弟和弟媳都厌烦。

03

女人结了婚之后,最好不要再管娘家的事。

虽然话有点不好听,但这是事实。

你做好自己身为女儿该做的就行了,至于别的,看得惯、看不惯的,都放在心里,这并不是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而是不给你的父母带去麻烦。

如果你真是心疼父母,想给父母尽孝心,那就自己多做一点、多表现一些,别期待别人,甚至是你的兄弟能像你那样对父母掏心掏肺,因为,人只要有对比,就一定会有不公、怨怼。

我自己既是女儿,也是别人家的儿媳。

我还有一个弟弟,我弟弟和弟媳都是那种大大咧咧、不怎么心细,甚至还有点懒的人。

我父母呢,都比较能干,又都喜欢大包大揽,可以说,从我弟和弟媳结婚,一直到现在,我父母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弟他们。

我以前也曾看不惯我弟和我弟媳,觉得他们真是眼里没一点活,在家时,从不知道帮父母做事就算了,连自己的俩孩子都不愿意管。

但我从没有当面说过我弟、弟媳,即便是私下里抱怨,也只是和我丈夫说这些,从没有给我父母说过。

为什么呢?

一是,我弟既然没说过我弟媳什么,既然没想起来要帮父母分担、要多和孩子亲近,那我这个当姐的,说了就是多管闲事。人家就是那样的人,你非要让人家改变、非挑人家的错,不就是遭人嫌吗?

二是,我弟、弟媳和我父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说我父母也向我表示过对弟弟、弟媳的不满,但话说了之后,他们该怎样还是怎样,该出钱出力地付出还是付出,这就说明,他们默认了这样的生活模式,他们要是哪一天真忍不了了,可以直接训我弟的话,而不是向我诉了几句苦后,又像没事人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

我难道不心疼父母吗?看到父母做那么多,不想让父母轻松一点吗?

可我只能做我自己该做的,回到家多帮父母做饭,多给父母分担,带着父母多出去旅游、散个心,逢年过节,多给父母转点钱。至于我弟、弟媳,我只能劝自己,他们怎么做,凭他们自己的良心,和我无关。

真的,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若家人之间遇到事情总想分出个多错,那大家肯定都会觉得自己有理,会找一堆理由替自己开脱,以至于说着说着就会敌视对方,甚至伤害对方。

多少亲人,为了一个“理”字,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把亲情折腾得支离破碎。

既然是一家人,那只能说,多讲点情,多换位思考一些,都做好该自己做的事,手别伸那么长、别管那么宽,不计较那么多。

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该做的都做了,那么别的,只能说顺其自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2a683882f2b1efd8fc082f19c795c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