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A股全面回调,上证50指数降6.7%,沪深300指数降7.6%,中证500指数降10.6%。
尤其是春节前最后一周,市场再次遭遇大跌,且跌幅相较前一周有所扩大,投资者期待的企稳反弹并未出现,尤其是中证500与小盘成长跌幅靠前。
春节期间全球主要股市各有涨跌,但以反弹上涨居多,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表现最强,假期大幅上涨4.34%遥遥领先。
此外,美国经济强劲,欧洲通胀高企,英、欧央行意外加速转向,拖累美元指数回落,油价也创多年新高。
新春已至,A股将何去何从?听听机构怎么说。
1月末沪深A股4632家上市公司
分段市值分布榜
1月末沪深A股市值最大前10名公司
沪深A股1月涨幅前10名公司
(注:最新价为1月底收盘价,总市值也为1月底收盘市值)
A
春节假期港股涨势强劲
美股科技股盘中剧震
1月31日至2月4日,全球各大主要市场表现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05%,标普500指数涨1.55%,纳斯达克指数涨2.38%,德国DAX指数跌1.94%,富时100指数涨0.67%,欧洲Stoxx50指跌0.99%,日经225指涨2.70%,韩国综指涨3.26%。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股市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最为强劲。恒指上涨4.34%,恒生国企指数上涨4.5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48%。其中,金融、工商涨逾3%,地产和公用事业分别涨逾2%、1%。
春节期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春节假期前后,美国主要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其中,1月非农新增就业46.7万人,4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6.9%,双双大超预期,带动美股从底部修复。
在货币紧缩和估值偏高的背景下,盈利前景无疑是市场走势关键。整体来看,当前美股四季度业绩已经过半(披露55%),超预期公司依然占到大多数为77%,不及预期比例为19%,整体盈利同比增长预计为29%。
本周以来美股科技股盘中振幅较大,此前奈飞和Facebook(Meta)曾因业绩不达预期而大跌,特别是周四Meta业绩不及预期,开盘跳空低开,盘中跌幅一度达27%,一天内市值蒸发接近2370亿美元,这一数据也打破2020年9月苹果公司单日蒸发1800亿美元市值的纪录。国内投资者应防范元宇宙板块相关风险。
但到了周五,因财报靓丽,亚马逊股价上涨提振了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并带动美股科技股集体反弹。
科技巨头亚马逊周四公布的财报显示,其云计算部门业绩表现强劲,靓丽的财报带动周五股价收涨13.5%,其市值增加近1910亿美元,创美国市场最大单日个股市值增幅。截至2月4日收盘,亚马逊股价3152.79美元,市值约为 1.6 万亿美元。
B
全球央行进一步释放鹰派信号,
市场未来如何演绎?
本周美股止跌反弹,而欧央行和英央行鹰派超预期,使得欧洲股市普遍下跌。
假期期间,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收紧方向进一步明确。受通胀“高烧难退”的影响,春节期间英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纷纷通过连续加息与停止购债行为释放鹰派信号。
英国央行在周四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进一步将基准利率从0.25%上调至0.5%,同时决定停止对所持有的国债和公司债到期再投资,即开启所谓“缩表”。欧央行行长拉加德也放弃“年内不加息”的论调,鹰派立场超出市场预期。
受到美欧央行加息预期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多数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上行,如10年期美债突破1.9%,为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新高。欧央行超预期转鹰使得欧元走强,并拖累美元指数大跌,春节期间美元指数连续5日回落。
美元走弱叠加地缘局势紧张,以及市场担心OPEC+可能难以兑现其产量承诺,国际原油突破90美元/桶,创2014年以来新高。
整体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紧缩已经愈发明确,在3月FOMC前,市场不排除仍围绕预期变化发生波折,或将给全球资产价格带来一定扰动。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在美联储加息缩表期间,尤其是在预期阶段,成长风格表现亮眼,行业自身景气度成为资金流向的指挥棒,也是对抗市场悲观预期的有力武器。而当加息落地、缩表加速时,市场流动性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后,成长股可能出现中短期的调整,但迅速杀跌随后一蹶不振的可能性并不大。
C
新能源利好密集出台,
A股能否跟上?
春节期间,新能源事件比较密集。
新能源汽车方面,1月销量数据并未像此前市场担心的一样环比大降,比亚迪在内的8家车企的1月销量数据仅环比微降2%,超出市场预期,表明淡季不淡。假期内港股比亚迪累计上涨7.8%、小鹏汽车上涨10.5%,美股特斯拉累计上涨9%。
绿电方面,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再次强调了国内绿电市场的建设。假期内港股龙源电力累计上涨6.3%,华能国际上涨6%。
锂矿方面,2月1日智利初步通过了一项提案,旨在于促进铜矿、锂矿和其他战略资产的国有化,智利锂矿产能占全球约22%,市场预计这项提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减少全球锂矿的供给。假期内港股赣锋锂业累计上涨5.6%。
光伏方面,2月4日拜登政府表示将光伏电池、组件关税201法案延长4年期限,维持双面组件排除在关税之外,并将豁免关税的配额从从2.5GW提升至5GW,将有效提振全球光伏产业链的需求预期。美股光伏核心公司大全新能源上涨5%,晶科能源上涨7%。
D
春节期间还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
1、春节期间,国内消费总体偏弱,且结构分化。
截至2月4日,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4.6亿人次、同比增长45.6%、为2019年同期的35.2%;春节前3天游客1.37亿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71.5%,略低于2021年春节;除夕至初四餐饮营业门店到店消费和外卖消费较基准日分别平均增长77.2%和155.5%,后者高于以往;初一至初四票房43.7亿元、同比下降24%。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2、发改委:预计2022年CPI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PPI涨幅可能逐步回落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文指出,展望2022年,外生的疫情冲击可能逐步减弱,价格运行有望更多取决于经济内生因素。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预计CPI延续温和上涨态势,PPI涨幅可能逐步回落,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
3、发改委: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今年一季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以稳定的经济运行态势应对各种挑战。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及时研究提出振作工业运行的针对性措施。
4、宁吉喆: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在《求是》撰文称,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5、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效益方面,“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创新方面,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额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E
谁将成为反弹先锋?
机构这么看
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全球主要市场反弹上涨居多,而广大股民最关心的还是开年后A股会如何走。
回顾过去12年(2010年-2021年),上证指数仅有4个年份开年首个交易日报涨,深证成指仅有3个年份开年首个交易日报涨。
最为惨烈的是2020年春节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走出了一个深V,但由此也成就了一个“黄金坑”。
今年趁着A股休市,美股来了一波反弹,带动了港股和A50。节后首日,A股高开仍有较大概率,但市场何时筑底,仍要等待积极的信号出现与市场新共识的形成。
安信高善文:市场处于合理偏低的位置
2月6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发文指出,过去两周,美国标普指数企稳反弹,说明外部因素的拖累即使的确曾经产生影响,目前这一因素至少暂时已经消除。
至于估值,高善文认为,以历史水平为参照,结合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的情形来看,即使考虑盈利下修的风险,目前市场处于合理区间,甚至处于合理偏低的位置。
国金证券赵伟:“政策底”已夯实,“经济底”即将出现
国金证券赵伟认为,“政策底”已夯实,“经济底”或即将出现,对经济无须过于悲观。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近6000亿元,宽货币宽信用政策陆续落地,春节后投资项目陆续启动,3月经济数据将会有所显现。
中信建投:把握三条核心主线
关于具体配置,中信建投推荐把握三条线索:
1)宽货币宽信用继续加码,稳增长行情仍将继续演绎;
2)当前部分优质成长股高景气仍有基本面支撑,估值收缩有望告一段落,市场开始反应一季报预期,基本面进一步验证后迎来反攻;
3)全球奥密克戎疫情迎来拐点,部分当前受疫情影响较大消费品种有望受益于疫情好转和国内扩内需政策支持。
中信建投推荐重点关注行业:新能源、食品饮料、电子、银行、地产、建筑等。
华西证券:谁将成为反弹先锋?
华西证券看好四大板块:
1)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经济“稳增长”诉求背景下,预计后续各地房地产政策调控在边际上仍会调整。
2)新能源、新能源车。当前新能源、新能源车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国内政策对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力度仍具备较强确定性。
3)数字经济。今年以来,数字经济领域持续迎政策催化。
4)其他:受益于政策密集催化的种业板块、猪周期底部反转的生猪养殖板块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277cf4b4fc8f8835a10e91618f8c5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