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说起郭德纲你一定不陌生,听郭德纲的相声不少人都图一乐呵,但这其中的语言艺术更为深奥。
郭德纲常常会在相声里,或者自己的单口中给人们传达很多种中华传统思想。
而今天要讲的德云故事,就是郭德纲相声中的“四不吃”。
人其实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生物。因为在食物链中,人基本站在了众生的顶端。
但是在中华的传统中,曾经有人说这四种动物,万不可吃。
第一牛肉不吃,因为人要心存一善。
在早年间,乃至现在老牛都是勤恳的象征,老牛农间劳作一辈子,任劳任怨一辈子,为人们开荒垦地,积攒粮食。
到临了了,万不能杀了它。
第二不吃乌鱼,因为它孝顺。
为什么不吃乌鱼呢?乌鱼产子之后,头晕眼花不识道,这样的母鱼找不到食儿吃,就得活活饿死。
这些刚生出来的小鱼苗,主动游到母亲的嘴里,喂自己的亲娘,因为它孝顺。
第三不吃天上飞的鸿雁。
大雁一出就是一对,你把这只打下来吃了,那只注定光棍儿一辈子到死。
永远不可能跟别的大雁再在一起,因为它贞啊。
第四不吃狗,因为它骨子里的忠。
这狗一辈子一般只认定一个主人,有句老话说的,狗不嫌家贫。
一条狗的忠诚程度甚至比人都要高上几分,即便主人对他再苛刻,它也一辈子守着家,不离半步。
虽然现在社会,人们“无所不吃”,甚至都吃出了“祸害”和“灾病”。
但有些人依旧不舍那口馋味儿,变着法的想要食尽天下美味,但却把最根本的礼道给忘了。
不得不说,德云社的相声真的非常耐人寻味。
说学逗唱的背后是中华传统知识的深厚铺垫,不仅仅是在相声中有所体现,德云社对“规矩”更是十分看重。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有时候说群口相声时,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细节,辈分大的那个如果做出了作揖,小辈们必须跟上。
有一次于谦在封箱仪式上结束后,郭麒麟作为他的徒弟必须要亲自搀扶着下台,倒不是于谦年龄大了不方便,但这就是规矩。
岳云鹏的徒弟刘筱亭,在德云社算是辈分最小的徒弟。
有一次众人都纷纷下台了,但是岳云鹏还没有下,刘筱亭就一直跟在师父岳云鹏的身后,师父先退,自己才能退。
这也是规矩。
德云社风风雨雨二十几载,走了不少老人儿,也迎来了不少新人。
但是唯一传承不变的就是规矩和礼道。
那么这样的德云社你认为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