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银行人员提醒!有存款的老人千万要注意了,这6件事一定要做

2023-12-20   家有妙招姐

原标题:多亏银行人员提醒!有存款的老人千万要注意了,这6件事一定要做

在现代社会,很多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积蓄,这笔钱不仅可以用于应对老年后可能出现的疾病等紧急情况,还可以作为一份生活的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骗术”层出不穷,老年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此,很多老年人就会选择将积蓄存在银行,银行更加安全,而且还能拿到相应的利息。虽然将钱存入银行确实相对更加安全,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隐患。为了确保自己的存款安全和合理使用,银行的工作人员提醒:有存款的老人,在存款时一定要牢记以下六件事。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定期检查存款。

很多老年朋友以为将钱存在银行就安全了,并不会经常的去查看它。但事实上,它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尤其是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强大,很多软件都可以直接绑定银行卡来消费。一些带小孩的爷爷奶奶,或者父母不给孩子玩手机,老人比较宠爱小孩的,就将手机给孩子玩耍,孩子不懂金钱的概念,就利用手机绑定银行卡充值了游戏。要是长时间没有查看自己银行卡里的存款,都不知道自己的钱是否少了。所以,老年朋友们应当养成定期查看存款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自己银行卡存款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我们也好及时的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确保财产安全,避免可能的损失。

第二:不要把所有存款存在一个银行账户里。

很多朋友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存款,会选择将所有的存款集中存放在一个银行账户中。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今,网络诈骗活动日益猖獗,我们经常都能听到某某被诈骗的新闻。特别是对于防诈骗意识较弱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如果将自己的钱都存放在一个银行账户,一旦不慎上当受骗,这笔钱很可能会全部被骗走。而如果我们采取分散存款的方式,可能在被诈骗了一些钱财后及时醒悟,那么就能避免其他账户上的钱也被骗了。

第三: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存款信息。

生活中不乏一些喜欢炫耀、好面子的人,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本事”,还会将自己的存款以及一些存款信息告诉别人,觉得告诉别人也没事,钱存在自己的名下,别人知道了也取不走。殊不知,这样做非常的不安全。如果被有心人听去了,他们可能会假冒银行工作人员,或是以其他方式,通过你透露的信息来实施诈骗。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向他人随意透露存款信息,以确保自己的账户和资金安全。

第四:不能盲目投资。

虽然把钱存在银行的安全性更高,但它的利息是比较低的。一些老年人在外社交的时候,很容易会被他人蛊惑,听信他人所谓的理财产品,低投资高回报,只要把钱买这个理财,一年就能拿到比银行多很多的利息之类的。老年人的判断能力差,往往经不住这个诱惑,就听信所谓的朋友将银行存的钱取出来投资。但其实,这很可能就是一种诈骗,最后一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因此,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轻信他人,盲目投资。

第五:不要轻易授权给他人。

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就会下降,各种疾病也可能会不期而至,此时,金钱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还能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然而,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上了年纪,好像用钱的地方也不多,便会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授权给他人,以图省事。但其实这个做法也存在很多的风险。

像我的邻居王先生和他的妻子,由于夫妻两上了年纪,安心在老家养老,觉得自己的需求并不大,于是将所有的存款交给了女儿保管。但突然老伴生病住院,急需大笔的医疗费用。他便让女儿将银行卡交还自己以便取款。令人震惊的是,他发现卡内的所有资金都已消失。经过深入调查,王先生发现卡里的钱被女儿拿去赌博,结果全部输光。这个事件给王先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将财产授权给他人,即使是子女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妥善保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第六:存钱期限不宜过长。

我们都知道,去银行存款,存定期的时间长利息也会更高些,就比如存一年定期的利率是1.75%,但如果是存三年定期,利率就有2.75%,所以很多朋友为了更高的利率,就会将钱存更长的周期。然而,老年人上了年纪,难免经常会有些头疼脑热的,这都需要钱。要是将钱存的周期太长,需要使用的时候,就需要将定期拆开,可能取一次还好,多取几次的话,钱就变成活期的了,这样就会损失不少的利息。所以老年人存钱的时候,期限不宜过长,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样可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