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两会报告丨克难求成 书写湘乡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3-12-30   湘潭在线

原标题:向两会报告丨克难求成 书写湘乡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更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乡建设的破题之年。湘乡市委、市政府紧紧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打好打赢“发展六仗”、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和全力推进“三大进位”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克难求成,“拼”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增长5%(预计数、下同);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4亿元、总量与去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数据的背后,还有更加振奋人心的成绩值得关注。

成功上榜中郡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居第63位;上榜赛迪中部百强县,居第44位;成功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以及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创建县、全省优质粮油工程升级版特色县、全省首批水稻农机社会化服务典型县。此外,腾地节地新模式获全国推介,还获批国家财政部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县和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县……

回望这极不平凡的一年,湘乡干部群众挥洒汗水实干苦干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瞬间都值得铭记。

这一年,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28次、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12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5期,开展理论宣讲600余场,覆盖党员4.5万余名。打造“为理而来·涟水之声”“东山大讲堂”宣讲平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起学”系列行动,开展各类宣讲报告会近200场次、微宣讲1100余场次,宣讲成果惠及12万人。

实施“龙城先锋·党建强基”攻坚行动,开展基层党建品牌“8511”计划,打造24个党建品牌。丰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内容,推出5条主题线路。全域推进“三长制”,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龙洞镇楠香村获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泉塘镇泉塘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位于湘乡经开区的湖南创普开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这一年,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产业项目快马加鞭。湘乡市紧紧围绕“狠抓项目年、全力拼经济”主题,成立“四个十大”项目专班,全力以赴抢抓工期、攻坚克难狠抓推进。截至11月底,220个本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4.7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8.59%。其中,今年签约引进的纬量新材料、镁基新材料、裕能新能源三个战略性、标志性的项目将陆续点火投产;埃普特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基地及检测中心、湖南电器检测所中高压试验室加快建设。

产业实力稳步提升。城西绿色化工片区(湘乡绿色化工园)获批后,在长沙成功举行新闻发布会暨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4个项目,总金额达78.2亿元。该专业园区嵌入长株潭战略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打造动力电池和储能材料生产基地,发展以新能源材料为主导、氟盐化工和精细化工融合的产业组团,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湘乡经开区完成全口径税收11.5亿元、增长7%。电力产业完成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8.5%;电子信息产业完成税收5746万元,同比增长106.5%;医疗器械产业完成税收1.8亿元,同比增长37.1%。维泰科技、振添光学、双富新材料、巨强科技入选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名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电工电力和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为特色的“一主两特”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其中,创普开业跻身行业头部,埃普特微导管获省级单项冠军产品,该公司主要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产品注册证274个、CE注册证10个。

产业发展后劲强劲。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出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十八条、“湘商回归”暖心政策十条,建立市级领导带头招商机制,积极开展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等行动。共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8个、“湘商回归”项目16个。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达94.4%、94.4%、52.1%。中化学、中广核、中能建、中铁建和省建投、轻工盐业和裕能等一批央企、省属国企和优秀民营企业进驻湘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湘乡市承办了中国(湘潭·湘乡)——非洲电力劳务合作对接会,是中非经贸博览会自2019年举办以来,首个以县(市)区名义承办的活动。

这一年,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实现返贫致贫风险对象应纳尽纳、常态监测。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粮食种植面积101.1万亩、总产48.2万吨,粮食生产工作先后2次被央视新闻联播宣传报道。建设高标准农田3.97万亩,落实耕地恢复7836亩。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农业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552家。

全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两茶两羊”产业,新(改)建油茶林5.35万亩、茶园0.53万亩,壶天石羊上榜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品牌声誉前100名。东郊乡跻身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永嘉农业“嘉宝源”菜籽油入选“湖南好粮油”。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乡村16个、美丽屋场22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2户,新(改)建农村户厕1.02万户。龙洞镇泉湖村村庄规划成果入选全省“和美湘村”优秀案例。

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除险加固小型水库8座,治理涟水堤防横洲段、新田段、浒洲段11.46公里,韶山灌区提质、桃林水库灌区改造进展顺利,共完成干渠清淤扫障283公里、支斗农渠清淤5250公里,实施农田水利配套项目370个。1939户低电压问题有效解决,110千伏栗山湾变建成投用。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安防工程95公里、农村旅游路资源产业路34公里,改造危桥6座,实施连通工程6.6公里。

湘乡电子信息产业园一角。

这一年,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出台《湘乡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总共涉及10个方面共23条,全方位为当地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保驾护航;召开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并成立服务小组,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全程帮代办,对碰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一事一议”专题研究解决,促进审批提速提效,推动项目早建设、早投产。

政务服务深度优化,推行首问首责制,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绿色通道办”“帮办代办”,38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30家中介机构入驻网上中介超市。“新湘乡”App入选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政务商务服务典型事例。

想方设法助企纾困。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全覆盖帮扶“四上”企业,解决企业诉求347件。兑现工信、科技等领域的政策项目资金近2亿元。净增各类经营主体6639户,其中企业4358户。湘乡经开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经验全省推介。

这一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湘乡市民生支出3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8%。

45项省、市、县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东风、壶天巷农贸市场完成提质改造,东山新城首家加油站建成使用。有力推进醴娄高速建设,开通湘乡至韶山首条跨县(市)城际公交线路,群众翘首以盼的G320绕城线城区段、湘韶城际快车道即将建成通车,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新增城镇就业615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4.5%的要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063元、26831元,增长5%、7%。

社保改革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标准稳步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10人。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99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65户,建成村级养老服务互助示范点100个。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30套,园艺场安居小区和长桥、金塘、桑枣安置区即将建成。

出台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抚内容99项。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测评排名湘潭第二,信访工作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这一年,消费动能明显复苏

成功举办湘潭市第二届旅发大会湘乡分会场活动,承办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省青少年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东山一师毅行”红色研学“走心、走红”。水府旅游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云门寺庙会、月山米粉节、龙舟表演赛等30场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棋梓镇水府村跻身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连云生态农庄获评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出台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措施20条。限额以上批发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38.6%、40.1%、42.8%;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达876.03万人次、93.05亿元。

这一年,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设立人居环境整治日、创文创卫联点共建日。创新推行路(街)长、楼(栋)长、点位长等网格化管理机制。38个老旧小区和48条临街立面焕发新颜,加装既有多层住宅电梯30台。新湘路、大正街美好社区实现蝶变。

东风北路、大将南路等6条主次干道“白改黑”。文塔通景公路通车。改造背街小巷8.6公里,修补城区道路1万余平方米、人行道板7070平方米。城区10处零碎空地、边角空间“变身”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新增绿地6万平方米、停车位260个、隔离护栏6600米。“静态交通执法”经验全省推介。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将有力提升湘乡作为大城市周边县城功能品质。

这一年,生态治理取得突破

扛牢生态环境政治责任,省生态环保督察54个反馈问题整改37个,27个信访件办结23个。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90.1%,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Ⅲ类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河长制、林长制推深做实,水府庙水库整治经验获国家水利部推介,17个全省首批红色河长制主题公园建成开放,完成18条样板河的打造建设,推出湖南首个县级河长制工作品牌。

飞灰填埋场率先在湘潭市建成投用。原湖铁及周边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一期通过验收、冶炼废渣综合整治任务完成,金石锰矿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主体完工,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全面铺开。城区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全覆盖。17家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松材线虫病防控扎实有效。建成分布式光伏19.4万平方米。

湘乡市举行红色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展演活动。

这一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135” 教育强市工程。东山学校“徐特立项目”、市一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启动建设,市四中综合楼、塔子幼儿园改(扩)建进展顺利,芙蓉学校综合楼、3所乡镇寄宿学校、泉塘镇三龙湾幼儿园投入使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经验全省推介。“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落户东山学校。

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棋梓中心卫生院列入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试点示范项目,翻江、白田卫生院提质改造,普通门诊异地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完成157个行政村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村(社区)和单位105个,湘潭市级5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医馆和中医馆信息平台,建成35家村卫生室中医阁。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省健康县。

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王松灵院士湘乡市人民医院工作室(湘乡口腔医院)正式揭牌,是湘乡市首家与院士合作建立的平台,为推动医教融合、产教融合提供了借鉴、打造了样板,将助力湘乡市口腔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免费开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完成“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65场、“周末剧场”演出35场,“送书下乡”1.1万余册。湘乡市图书馆复评国家一级图书馆,虞唐高跷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上述成绩是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风险挑战多重叠加情况下取得的,是湘乡干部群众硬碰硬拼出来的,实打实干出来的。这一年,湘乡市坚持严管厚爱,出台干部激励约束十条措施和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该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迎难而上的信心更加坚定,攻坚克难的能力更加突出,正更加主动地担当起推动湘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更加自信地书写湘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