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成功摘牌成交。图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普选,副市长李建强,现场分别为交易双方颁发交易鉴证书和不动产权证书。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网讯(记者 杨大君 党思雨 通讯员 李东武 )9月22日,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时韩华村六组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由陕西省华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18万元的价格摘牌成交。这是2023年全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首宗入市成功交易地块,标志着我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成功摘牌后,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普选,副市长李建强,现场分别为交易双方颁发交易鉴证书和不动产权证书, 真正实现了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活动现场,临渭区政府还汇报介绍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进展和经验。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投集团、临渭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和镇村、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据悉,该建设用地于今年9月1日发布挂牌出让公告,经过临渭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认后,由陕西省华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摘牌成交,用地性质为仓储用地,出让年限50年。这是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渭南市临渭区成功入市交易,这标志着全省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国有、集体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精心指导下,临渭区作为全省9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县之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和全省推进会议精神,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实施方案,详细摸底调查,征集群众意愿,从入市管理机制、交易规则、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不动产权能和登记原则、收益分配与使用、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规范,为入市试点工作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确保集体土地有序进入市场,公开公正、规范有序交易,为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支撑。
此次入市成功交易是渭南市临渭区探索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标志性成果,必将为有力盘活全省农村低效闲置用地,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提供方法指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摘牌成交活动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摘牌成交活动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摘牌成交活动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薛建军主持活动。记者 杨大君 摄
渭南市临渭区政府区长菊峰致辞。记者 杨大君 摄
渭南市临渭区政府副区长李云鹏汇报宗地入市情况。记者 杨大君 摄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摘牌成交活动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在场人员观看临渭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专题片。记者 杨大君 摄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摘牌成交活动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入市在渭南市临渭区摘牌成交活动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