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经济危机,因为资料缺失的原因,没有人能够真实统计。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给人类带来的都是巨大损失,特别是那些身处危机“震中”的国家和地区。
作为人为的灾难,经济危机和很多自然灾害一样,它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在它发生的那个时间段内,还会留下不少后遗症,对经济产生持续性打击。
这些后遗症产生的副作用也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各项主要的经济指标中。
本文通过综合人类最近发生的9次大型财经危机主要“受灾”国家/地区的后续经济表现,给大家展现危机后遗症的破坏程度。
这9次经济危机分别是:1899年挪威金融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1977年西班牙金融危机、1987年挪威银行危机、1991年北欧金融危机、1992年日本经济泡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后遗症之一:房价暴跌
经济危机对房价的影响幅度和周期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9次经济危机平均持续影响的周期为6年,在周期中房价平均下跌的幅度为35.5%。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影响时间还是下跌幅度,排在前列都都不是由房价泡沫破裂作为直接导火索的2007年次贷危机。影响周期最长的是1992年日本经济泡沫,为18年,那次经济泡沫主要导因之一也是房价泡沫。对房价影响最大的是亚洲金融危机,那一次中国香港和菲律宾的房价都下跌了50%以上。
后遗症之二:熊市肆虐
经济危机对股价的影响幅度及周期
这9次经济危机对股票市场平均影响的周期为3.4年,合计导致的股价下跌幅度平均数为55.9%。影响周期最长的为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该次金融危机由于有做空机构的持续施压,加剧了救市的复杂性,也削弱了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
打击最大的是2007年次贷危机中的冰岛,他们不仅有债务危机,股票市场还蒸发了90%的财富,这就是为什么冰岛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宣布破产的国家。
后遗症之三:失业率上涨
经济危机对失业率的影响和周期
失业人口增加是经济患疾的先兆和表现,反过来,金融危机重创后的经济又会进一步拉升失业率。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只是增幅大小不同罢了。像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谷底到峰值年平均增幅就达到了20%以上,远远高于平均数的7%。日本失业率受1992年经济泡沫影响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周期却长达12年,是平均数4.8年的2.5倍。
后遗症之四:人均GDP减少
经济危机对人均GDP的影响幅度和周期
剔除掉1899年的挪威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次贷危机,,其他7次经济危机发生后,平均会导致人均GDP下降9.3%,影响的周期为1.9年。影响最为严重和周期最长的都是1929年的美国。有趣的是,西班牙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人均GDP不仅没降,反而上升了,也算是经济奇迹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后遗症之五:财政赤字增加
经济危机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经济危机导致的政府负债增加
发生经济危机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这是非常正常的市场逻辑。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花钱去救助企业和个人;另一方面,需要减少税收去刺激生产。另外,经济危机导致企业倒闭人员失业的增加,也大大削减了财政收入的来源。
受影响最大的要数1991年北欧金融危机的两个主力受灾国:芬兰和瑞典,这两个国家在危机发生钱国库都是有盈余的,危机后两三年财政赤字一下子都飙到了10%。西班牙再次上演了神奇的一幕,他们财政赤字竟然缩小了。
在政府负债增加上,6次经济危机主力受害国平均增加的政府负债为186.3亿美元,平均增幅为86%。西班牙的财政赤字虽然缩小了,但是他们的政府债务却增加了不少。
后遗症之六:政府信用等级下调
经济危机对政府信用评级的影响
这种属于非直接影响,但是起到的副作用却完全不亚于那些直接影响,因为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用评价下降,会引起国际资金的谨慎流入甚至外逃,非常容易导致债务崩溃和恶性循环。
智利、阿根廷和印尼都在各自经历的经济危机中出现了被机构投资者判定为需要重组和违约的范畴,指数也都低于-30%,为平均数15.1%的两倍。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评级方面的影响持续的周期都不短,最短的1994年墨西哥经济危机都有2年,而最长的1992年日本经济泡沫则达到12年以上,平均影响周期都有5.1年。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