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有机质本身就是养分的储藏库,同时深刻地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假设某一土壤表土有机质含量4%,有机质氮含量5%,一季作物中有机质分解率2%,则土壤有机质供应之氮可达80kg/公顷,此供应量几乎可满足大部分作物之需求量,据估算,1%的土壤有机质相当于含有18公斤养分/亩。
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从2%降低到1.5%,土壤的保肥能力将下降14%。
此外,土壤有机质深刻影响水分的存储。一英亩大、一英寸厚、含2%有机质的土壤储水量可达12.1万升,含量5%和8%的土壤分别可储水30.3万和48.5万升。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从1%升到3%,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6倍。
最主要的是,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大大小小生物的碳源和能源。丰富的有机质下,土壤中自然形成庞大的食物网,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是土壤活力的来源,从养分转化直到病虫害控制,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深度解析土壤有机质
一、有机质的作用
(一)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 直接提供: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
- 间接作用: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一些与有机酸和富里酸络合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于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
2、改善土壤性质
(1)物理性质
-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过程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以及根系的生长环境有所改善。
- 腐殖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吸水量是粘土矿物的5倍,能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使得更多的水能为作物所利用。
- 颜色与热性质:由于腐殖质是一种深色的物质,深色土壤吸热快,在同样日照条件下,其土温相对较高。
(2)化学性质
土壤中养料含量与保肥能力
- 在酸性土壤中,有机质通过与单体铝的复合,降低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从而减轻铝的毒害。
- 养分的有效性:如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 提高土壤腐殖物质含量,就增强土壤对酸碱度变化的缓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