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门村是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的重要水果产地之一,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水充足,物产丰富。那门村地处于热带亚热带区域,跟适合种植热带亚热带水果,只要是热带亚热带适合种植的水果,那门村几乎都能看到,并且在有经济价值高,市场发展潜力大的水果,都是规模化种植,水果在那门村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凭借着几十年的水果种植和销售渠道的不断成熟,更是培养成了那门村独有的水果推广市场,给当地的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那门村,绕不开水果这个热门的话题。
硕果累累的黄皮果
黄皮果,在那门村不是很热门的水果,现在也有专业种植户,但是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今年的黄皮果价格也跟其他果类一样,相较于去年,比较贵些。很多网友在本人的文章里评论最多的就是黄皮果没有见过,如果没有见过黄皮果的人,肯定是北方人,或者是东北人还有西北地区的人。确实,黄皮果对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热带亚热带植物,要是在北方或者西北都不和种植,没见过那是正常。哪怕是把黄皮果带到北方或者西北地区种植,黄皮果耐不住北方寒冷天气会冻死。西北地区种植黄皮果,会被西北干旱而又寒冷的天气给枯死。也许,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农业专家会培养出适合在北方和西北地区种植的黄皮果,到时候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能够看到产于热带炎热的的黄皮果,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朋友请耐心等待,没见过黄皮果的日子可能不会太久。
已经成熟的黄皮果
也有些网友在评论区下留言,当地的黄皮果很贵,根本就吃不起。评论区留言说太贵吃不起的朋友,一定是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朋友。或许吧,物以稀为贵,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市场上少有的东西肯定贵。黄皮果在出产地相对来说是很便宜的,大部分的批发价格都在2.5-4.5元之间,这样的价格对于广东广西等产地,是很便宜的,而且对于果农来说,也可以接受。可是到了北方和西北地区,市场上或者超市里,价格都在十几二十块钱一斤,当地人觉得太贵根本就吃不起,当然吃得起的都是有钱人。黄皮果在广东广西地区连销售有时候都是个大难题,到了北方和西北地区成了贵族果,很多人都是可望不可即,渴望却不可求。黄皮果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价格贵的原因就是运输成本高的问题。黄皮果是热带亚热带水果,水分含量高,在不做任何保鲜工作的前提下,放置一天就会变质,放置两天就会腐烂。从广东广西发车到北京,全程走高速,连夜行车最少也要两天两夜的时间,路途遥远给运输成本带来很大的挑战。黄皮果如果不做保鲜处理,两天两夜后到达北京,也会烂掉,这又多了保鲜成本。现在在北京能吃到新鲜黄皮果的都是空运,空运的成本更高。北方市场上的黄皮果贵,其实在原产地黄皮果本身不贵,只是在当中含有运输成本和保鲜成本,再加上销售商的市场成本,层层叠加起来,黄皮果在北方或者西北地区的市场价格就比较贵。运输成本这个避免不来,但是保鲜成本会随着现代保鲜技术的不断改善,或许在北方或者西北地区市场上出售的黄皮果价格会降低些。当然有机会的话,想吃黄皮果可以到原产地亲口尝尝原滋原味的黄皮果。
可以采摘的黄皮果
黄皮果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相信很多的新闻报道当中已经略提过,现在又仔细的描述感觉是多余,本文就不详细描述。黄皮果在当地有很多的吃法,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足够的条件做早餐和中餐的配菜,所以在黄皮果果皮还没有变成黄色,果实还很坚硬的时候就摘下来,放到坛罐子里,放盐或者放醋,腌制两三天后就是早餐和中餐的配菜。当黄皮果变成黄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把黄皮果用手捏裂开,放在碗里面,放点盐巴,放点辣椒就是一道美味的菜肴。黄皮果的果皮涨到暗黄,就是黄皮果已经熟透,可以采摘下来直接吃,在小的时候,黄皮果几乎都是自家消费,因为那时候黄皮果没有自家的市场,哪怕是拉到集市上去卖,也很难卖出去。知道今天随着交通的便利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黄皮果才有市场。黄皮果本性酸中带甜,酸性在黄皮果的成分里占有的比率相当高,建议由胃病的朋友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以免给自己的胃受到伤害。
半生半熟的黄皮果
黄皮果的种植不需要太高的种植技术,只要种植在水分充足,阳光充裕,气候在10到30摄氏度之间,都能茁壮成长。气温在0度一下会冻死,气温超过三十度会随着高温天气水分蒸发而停止生长。黄皮果的生存能力极强,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气候,种植的存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且在适合的环境里,生长速度极快,只要黄皮果树在生长期间,合适的时间里追肥,在长嫩叶的时候注意防虫害,两年的生长周期后,第三年即可投入生产。黄皮果的花期在3月初到四月底之前完成,从4月初结果到6月中下旬成熟,整个过程80天左右。黄皮果的挂果率相当的高,也不跟荔枝树那样分成大年小年。有些遗憾的是,黄皮果的采摘期跟热门水果荔枝相叠,黄皮果的毕竟没有荔枝那么有影响力,所以大部分的果农都会首先采摘完荔枝后,才采摘黄皮果。有些黄皮果过于熟透形成脱糖现象,使得黄皮果在脱糖的情况下,酸性占有的比例过高,吃起黄皮果来更加的酸。有些黄皮果酸性过大,采摘下来也卖不出去,果农也懒得采摘,不采摘的黄皮果就随其烂在果树上,看着确实可惜。这些年种植黄皮果树的的果农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的改进,已经掌握了黄皮果树生长习性。果农们依照黄皮果的生长习性能有利的控制住黄皮果推辞成熟,这样就避免了跟荔枝同时上市,给黄皮果带来的市场挤压和重叠上市造成的过度浪费和价格低廉问题。
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