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近日召开全市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暨开学复课筹备工作会,要求若不能保证学校绝对安全,就绝不贸然开学复课。
省上要求,开学后,加强教职员工及学生每天的“晨午晚检”和全日健康巡察。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教师学生都要戴口罩……全省这样规定,宜宾肯定照章执行。
开学前如何办
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近日召开全市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暨开学复课筹备工作会要求,要切实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研判审慎决定开学复课时间,综合研判科学精准制定开学复课方案,有力有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符合开学条件的前提下,实现如期规范、安全、有序返校开学。若不能保证学校绝对安全,就绝不贸然开学复课。
会议指出,各区县教育体育局一定要注意把握开学工作“三不”“三错”“四一”原则。“三不”指疫情响应不解除不返校、物资保障不充分不开学、措施落实不到位不开课;“三错”指错区域、错层次、错峰开学;“四一”指一县一策、一校一案、一班一案、一人一档。
会议要求: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要细化工作举措,提前做好开学前的各项教育教学准备工作。
要全面精准摸排师生情况,精准掌握师生假期去向和健康状况,完善师生“一人一档”工作台账,做到全覆盖、无遗漏、零差错。
要严格管控六类重点人员,加强对确诊人员、疑似人员、发热人员、涉武汉人员、密切接触人员(指与确诊人员、疑似人员和涉武汉人员有密切接触)和外出人员共六类重点师生的排查管理。
要加强防控物资储备工作,提前备足备齐防控所必需的口罩、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等防疫物资。
要全面设立隔离观察场所,按要求设置独立的临时隔离观察场所等。
开学后如何办
据四川省卫健委官网消息,为指导中小学校做好新冠肺炎分区分级防控工作,保护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四川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中小学校新冠肺炎分区分级防控技术方案(简称“方案”)来进行指导要求。
开学后,加强教职员工及学生每天的“晨午晚检”和全日健康巡察。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在图书馆、食堂、会议室、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置体温监测岗,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口罩佩戴管理。做好因病缺课(勤)人员登记、病因追踪上报工作,因病缺课(勤)人员返校返岗应由校医(保健教师)查验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后确定。
方案强调,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校园实行划区划片管理,图书馆、食堂等实行人流限制,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叉接触。学生宿舍要封闭管理,进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
另外,除了做好保持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的持续通风换气外,还要求做好加强重点场所地面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实施垃圾分类管理,食堂、饮用水的安全保障等工作。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要求学校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学校食堂应根据就餐师生人数、年级、班级分布,合理安排错时用餐、分散就餐。实行分时段接送,错峰安排不同学段的学生分时段入校和离校。
在疫情应对方面,该方案也分别对教职工、学生出现可疑症状做了应对指导。
最后方案要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具体要求参照本方案执行。
分区分级防控
根据分区分级防控的要求,方案明确:
(一)低风险地区。中小学校开学复课均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开学前做好预案和监测设备准备、隔离空间预备、环境卫生改善等工作。开学后开展“晨午晚检”,落实报告制度;禁止校外人员进入,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实行错峰就餐。对外地返校师生员工进行全面排查,对来自中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一律严格实行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禁止返岗返校;对有发热、干咳、气促、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员工,及时上报并配合核查排查。
(二)中风险地区。推迟中小学校开学复课时间,开展在线教育、网上学习和居家教育;做好开学前人员排查,严格落实报告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安排开学复课,开学后禁止校外人员进入校园,限制聚集性活动,实行错峰就餐、错峰放学。
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禁止返岗返校。对有发热、干咳、气促、呼吸道症状的职工和学生,及时上报并配合核查排查。
(三)高风险地区。中小学校严格采取停课措施,加大在线教育、网上学校和居家教育力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追踪随访和登记报告,严格落实报告制度。(宜宾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