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又名为1,1-二甲基双胍,是一种治疗二型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可以与胰岛素、磺酰脲类药物合用,达到更好的降血糖功能。
但是,二甲双胍是有一定副作用的,例如:恶心、呕吐、流感样症状、乳酸性酸中毒等等,除此之外,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还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种二甲双胍的服用方法。
第一:由于二甲双胍具有很强的降低血糖的功能,以及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相关反应。
因此,饭后服用二甲双胍是最好的,既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也可以更好地保障胃肠道。
二甲双胍普通片比二甲双胍缓释片作用时间更短,所以需要服用的次数也更多。
除此之外,一些二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空腹血糖过高的情况,如果在睡前能够服用适量的二甲双胍的话,就可以很好地减少肝糖原的分解,控制第二天的空腹血糖水平。
第二:二甲双胍的摄入量是可以随时调节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二甲双胍后的血糖水平来及时的调整用药量,如果服用半片二甲双胍就能够让血糖正常,那么就不用变换药量,如果服用一片二甲双胍还是不能够控制血糖,那么患者就可以尝试着给自己增加药量,但是一定能够要注意,二甲双胍的日摄入量尽量不要超过两克。
第三:有一部分人群是会对二甲双胍产生过敏反应的,医生在开具相应的处方时需要认真地询问患者对于二甲双胍反应情况,如果过敏的话,一定不能服用这种药物。在服用二甲双胍时,患者要尽可能地多喝水。
就肝脏而言,二甲双胍的代谢是不会通过肝脏的,二甲双胍没有明显的肝脏毒性,但是如果患者本身已经出现了肝功能受损的情况,那么一定要控制二甲双胍的摄入。
对于肾脏来说,也是如此,二甲双胍本身不会给患者带来肾脏的损害,但是如果肾功能出现衰竭,二甲双胍不能很好地经过肾排出体外的话,就会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这个时候如果患者再去按时的服用新的二甲双胍到体内,就会进一步加重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在逐渐的上升。
含糖饮料的盛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及不定时的作息习惯,都会在无形之中扰乱我们体内正常的糖类代谢。
如果肝糖原的转化和消耗如果超出了正常的限度,我们的血糖水平就会忽高忽低,难以稳定。随着糖尿病的发展,其他并发症也会逐步出现,例如白内障,病足,神经病变等等一系列疾病。
因此,我们要时刻重视起自身血糖水平的变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