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为什么会疯狂的爱上一个二婚歌女?

2020-02-25   黄猛铜仁报道

宋真宗赵恒身边的女人并不少,可他偏偏最爱的是二婚的刘娥,甚至在他还是襄王时,一度爱得死去活来,并设法金屋藏娇秘密幽会,生怕被他老爹知道。当上皇帝后,又克服了重重阻力把刘娥立为皇后。这就非常奇怪,刘娥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够让赵恒如此着迷呢?



一、辗转流离,经历曲折。刘娥的父亲曾经做过嘉州刺史,早年随宋太宗伐北汉,死在路上。当时刘娥才9岁,幼时也受过一些初级教育。她的母亲死得更早,作为孤儿无依无靠,辗转做了银匠龚美的童养媳。

刘娥14岁的时候,龚美因生计艰难,就带着他的这个小媳妇到京城做了一名“京漂”。由于她至小经历过许多事,使她能够明白世理,尤其善于察言观色,讨人欢心。?

二、天生丽质,精通才艺。刘娥很有艺术细胞,尤其特别擅长击鼗,又有天生一副好歌喉,善于演唱一些词曲,加之面容俊美,身材婀娜,龚美就让她在京城卖艺。当时汴梁城经济、商业、艺术都非常繁荣,刘娥年轻漂亮,才艺出众,很快就远近闻名,吸了不少粉。可以说,放到现代,就是一个刚走红的美少女歌星。试想:一个不满15岁的小萝莉,美貌加才艺出众,就算是在宋朝,也是稀缺资源。

三、初恋情人,秘密幽会。这一年,赵恒14岁,年纪比刘娥还小了几个月,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一天他和王府的一帮人在外面玩,偶然见到了刘娥,一下子就被她迷上了,这就是初恋,而且是一见钟情。并且深深惋惜,这么好的一个女孩竟然是别人的童养媳,从此,那个在街头卖艺的少女,就成了他的梦中女孩。

王府指挥使张耆看出了小王爷的心思,主动跑去劝说龚美把小媳妇让出来。龚美当时生活很困难,他更看重的是钱。听说王爷看上了他的小媳妇,趁机狮子大张口,要了一大笔钱,把刘娥送进了王府。这就叫一拍即合,一个要钱,一个要人。



赵恒得到了他梦中的初恋女孩,每天二人都如胶似漆的缠绵在一起。有一天,他的父亲宋太宗发现儿子最近明显消瘦,一调查,原来是因为一个银匠的媳妇,而且居然还是个卖艺的,顿时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怕他再惹事,又为赵恒赐婚,把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赐了给他。这对少年赵恒来说,让他硬生生和初恋分开,简直是生离死别!

他只好将刘娥秘密安置在张耆家中。张耆为避嫌,不敢回家住,在外面另找了一处房子安身。赵恒虽然有了正妻,可还是日夜思念刘娥,经常偷偷的到张耆家与之幽会,时间一晃就是十五年。

四,为立皇后,找人代孕。公元997年,29岁的赵恒登基为帝,很快就把刘娥接进了宫。此时,太宗赐婚的潘氏已去世。刘娥已经30岁,却越发有魅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关键的是,终于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

赵恒想立刘娥为后。可是刘娥出生又低微,又没有子嗣。应该说,这不是真宗的责任,真宗一生有6个儿子,还有几个女儿。所以他的生育能力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刘娥身上。



真宗和刘娥一商量,就找宫中的侍女李氏代孕,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由刘娥领养。这就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

后来,由于刘娥的关系,她原来的老公龚美也到了朝廷当官,刘皇后认他为兄长。

五,聪明伶俐,熟知政务。在张耆家中的这十五年,刘娥有大量的闲暇时光,这期间,她读了很多的书,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对有关国家政事的书籍十分感兴趣,琴棋书画更是学得样样精通,知识储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皇后期间,真宗经常为朝政而烦恼,刘娥就帮助他批阅奏章,处理朝政。

这就有点类似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跟金王孙离婚后就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刘启,并得到了刘启的恩宠。

真宗去世后,刘娥成了太后,因仁宗年幼,太后临朝称制,执掌朝政。因此,后人常把她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并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就是说,她和吕后、武则天一样有才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吕、武二人做了不少恶事,她没有。



后来,仁宗的亲生母亲李氏去世,根据丞相吕夷简建议,以一品夫人的规格,着皇后衣装下葬,棺内盛水银,保持不腐。刘娥死后,仁宗才知道真相,想到自己一天都没能认自己的亲生母亲,就对刘娥极度痛恨。即追封李氏李宸妃为皇太后,并准备按照太后的规格重新安葬。但打开棺木一看,看见其母着皇后衣装,面目栩栩如生。他才深感:差点儿错怪了刘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