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也是战斗力,保障就是谋打赢!长治消防“蓝色之光—2020”地震救援演练后勤保障侧记

2020-04-16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4月1日至10日,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全省70%执勤力量,开展了为期10天的“蓝色之光—2020”地震救援大型综合实战演练。此次演练长治市消防救援支队也是演练分队之一,演练期间,支队后勤保障组克服雨夹雪与天气骤变恶劣天气影响的保障难题,坚持“闻令即动、实时保障、全程护航”原则,圆满完成长治战区“蓝色之光—2020”地震救援大型综合实战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

闻令即动,科学谋划

接到支队“蓝色之光—2020”地震救援演练后勤保障命令后,后勤保障组闻令即动,第一时间组织财务、装备、卫生及战勤保障大队,并会同应急救援指挥部,科学研判演练需求、实地摸排保障要点,科学拟定实战演练后勤保障方案。副支队长陈康红多次组织开展现场研讨、实地调研,确保后勤保障方案切实可行、实用有效。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蔡武军多次强调:“要着眼于最不利的情况,把后勤保障工作问题想全、想前,工作做到前,确保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为后勤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既是一句古训,更是后勤保障工作的精髓。后勤保障组按照“演练需要什么,我们保障什么”的工作思路,由财务装备科负责集中采购,提前采购纯净水、运动饮料、演练物资以及应急药品,确保演练随时开始、保障提前到位;提前预订牛奶、面包、生鲜水果及蔬菜,确保参加演练人员随时吃得上新鲜食材、吃得了热食,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能量,真正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演练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资保障。

实时保障,一路随行

本次演练保障共分2个固定补给站,由一台炊事车、一台物资运输车负责保障供给,面对保障点多、保障对象分散的现实难题,保障组创新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保障思路,即一台炊事车负责第1补给站、一台物资运输车负责第2补给站,实现了补给站的无缝衔接。同时安排一台行政车作为流动补给点,对沿途需要物资补给或应急药品的指战员及时提供保障供应和应急救援,以固移结合的保障模式有效确保了每一名指战员的保障需求。

专业医师,全程护航

面对雨夹雪暴、天气骤变的恶劣境况和疫情期间的预防,为避免参加演练人员出现滑倒受伤、身体透支等不良状况,保障组一边抽调3名现场消毒员进行不间断的消毒,一边专程邀请市医院2名专业医师,全程跟随救护车辆做好医疗救护保障工作。受恶劣天气影响,卫生队负责人王楠多次与市医院保持沟通,确保演练随时开始、医师准时到位,即确保了演练的卫勤保障,也凸显了市医院对消防工作的支持。

美味佳肴,完美收官

此次演练预演天数较长,保障饭菜顿数多。如何解决预演结束后216名指战员的饮食保障问题,是摆在保障组面前的又一个现实难题。后勤保障组裴力东率战勤保障大队全体指战员成立膳食保障组,及时搭建、标注清洁区、休息区、用餐区、宿营区,合理分区以确保疲惫的指战员及时清洁、休息、补充体力;科学准备膳食,六菜一汤、荤素搭配,既补充了热量、也补充了能量,为圆满完成此次地震救援演练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应急救援必须要保证队员们的体力,我们必须做好后勤保障。”一位后勤补给队员说,这些大锅菜做好后,会分装到快餐盒中,方便救援队员随时领用。演练结束后,200多名救援队员现场用餐。“饭、菜和汤都是热的,味道比外面的快餐要好吃,不但荤素搭配,榨菜炒毛豆也特别下饭,方便我们补充体力。”一名参加演练的救援人员如此评价;宿营车内摆放了12张上下铺的简易床,可供24名消防员宿营休息。

此次地震救援演练不仅是对指战员的一次磨炼,也是对市消防支队后勤保障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市消防支队后勤保障人员以实际行动、扎实的保障向组织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支队领导和参加演练指战员的一致好评。(武爱红 李前锋)

(责任编辑:张文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rWMh3EBrZ4kL1Vi1H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