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叔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好消息是一个接一个。
其中,除了影视圈之外,体育圈也传来了重磅消息,众所周知,昨天中国女排十连冠,提前卫冕世界杯冠军,这样的消息足以让每一个人心潮澎湃。
激动之余,今天女排又传来十一连胜,正所谓“女排十一连胜庆十一”,她们在用自己的实力证明。
这样的成绩,放在国庆必定会成为一个焦点,毫无悬念。
回想起来,中国女排自1981年开始,这已经是第五次夺得了世界杯的冠军。在三大赛场上(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没有一个球类运动能像女排这样耀眼。
如今这次十一连胜,更是将曾经的女排,精神再一次展现在众人面前,她们这群中国女孩值得全世界为其喝彩。
在这振奋人心,激动万分的时刻,我必须安利这部电影《中国女排》,没看错就是中国女排。
档期预定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尽管早,但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必须安排满满。
中国女排,对于90后可能记忆并不是深刻,但对于80年代的人来说,绝对是一场举国盛事,万人空巷为其高呼也不意外。因为当年的故事,实在是太励志,太热泪盈眶了。
真正的抛头颅,洒热血。
比如,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片段《夺冠》中就有女排的影子,那是一个辉煌的时刻。而导演徐峥,谈起女排更是一种“想哭”,为什么想哭,不是因为悲伤,而是一种喜极而泣。徐峥作为那个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人,太懂什么叫隐忍,什么叫大智,什么叫肝肠寸断。
在片段之中,讲述的是中国女排在1984年的三连冠故事,尽管之后,又在85年世界杯,86年世锦赛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女子排球运动第一个“五连冠”,但仅仅三连冠就足以将人们的情绪点燃到高潮。
回想起来,如今依旧激动。
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不仅是经济上,一片低迷,在体育赛场上,也是别国踩在脚下。而当时稳坐排坛第一把交椅的是日本队。人称“东洋魔女”。
这背后,是一个常胜不败的奇迹,世界女子排球史上175场不败的佳绩。当然这一切都在于他,主教练大松博文,为此还曾邀请其来国内指导,交流。这次的交流也可以说是意义深远。
对于中国女排,第一次最真切的体会到了日本女排背后的彪悍。
对于女排,完全没有将她们中的一个当作女孩特殊对待。一上场就是魔鬼训练,高强度,高密度早就习以为常。比如《排球女将》之中的小鹿纯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一度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有优点肯定要借鉴,被引到国内,中国女排对于训练的程度又近了一步。
于是,在1979年,湖南郴州的体育中心就成为女排的训练中心。尽管如此,但依旧难面艰苦的环境,虽说名义上是体育基地,实际上没有一点体育馆的样子。
四周树木丛生,布满杂草。甚至,起初都是在泥地上训练。
条件艰苦可想而知。为此,还常常一身是泥,浑身带伤,即便是铺上木板,但在训练完依旧是渣满小木刺。
环境差也仅仅只是表面,真正内核的还要属于训练强度。
如果条件差能够克服,那么训练强度就是一个挑战,而是必须完成的挑战。比如,短短一个上午,就要发100个球,扣200个球,垫300个球,简简单单的数字背后,是完不成任务,没有饭吃。
如今听来,依旧是心酸,还有感动。
最能生动形容训练强度的,要属于受伤。干得越多,受的伤越重,但这并没有影响进度。因为手受伤,就练腿,腿受伤,就腰继续上。前前后后,每天除了吃饭,就是泡在训练馆的时间。即便是去美国洛杉矶参加比赛,也丝毫不浪费在飞机上的时间。
那年冬天的训练,也在后来成为了所有人默而不语的珍贵。
在郎平的记忆中,是不敢想,因为每次回忆,都如同昨天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最让他难忘的要属于,刻在身体上的记忆。左腿四次手术,右腿两次手术,小拇指完全伸不直。同样的曹慧英,也是如此,拇指因为长时间的训练被卡在里面,不能弯曲,严重的骨头断裂。
这一切都是超乎体能训练造成的结果。也正是如此,成就了女排不服输的韧劲,直到今天也依旧如此。也有了1981年之后五年里的绝地反击,一举创下五连冠的佳绩。
当然在这自豪感的背后,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是一种扬眉吐气,不让其他国家低看中国女排。
这样的一种精神,也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如《攀登者》面对国际上的质问,面对领土问题的非议,依旧是凭借一条命去拼。这是一代代传承的精神。
直到今天的女排十一连冠,依旧让人难忘曾经的辉煌的冠军巅峰。
如果说日本队的连冠在于大松博文,那个中国队的连冠就在于她郎平。
从26岁退役的她,到如今依旧是一副不服输,一种开拓者的气质。
在1981年到1986年,作为选手第一次带领全队成为首个世界女排五连冠。
之后,因伤退居幕后,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费去美国学习,这之间生活上艰苦的她,一边忙于教练,一边上学。也可以说,这次经历让她从一个运动员蜕变成为了一个教练。为此,还曾教过美国国家队,欧洲俱乐部也干过。
但这并没有成为阻止她回国带队的理由。从她86年退役,到95年这段时间之内,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了二流球队。直到95年,首次担任教练,再次回到了世界前三。
但之后她离开,又再次下滑。直到2014年,再次复出担任教练,一举拿下了两个世界冠军。
这一切的背后,也凸显了郎平就是中国女排的教父级别人物。从作为选手夺冠到身为教练夺冠,中国女排的赛场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郎平的身影。尤其是训练场上,每天都要站7,8个小时。可以说,她将自己的青春,岁月都给了中国女排。
而这次的电影《中国女排》就是以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故事之下,展现了三十多年女排的成长经历。导演陈可辛,作为继《你好,之华》之后的一部电影,让人倍感期待。
特别是巩俐将扮演,女排中的教父级人物郎平。
在昨天的中国女排十连冠之后,电影终于悄悄上映了一个预告片。依旧是那种绝处逢生的魄力和年代的质感,这样的电影让我们一块在期待之中慢慢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