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翻车现场《我是余欢水》,编剧最不该碰的就是“女权”了

2023-03-08     旅行囧记噢

原标题:大型翻车现场《我是余欢水》,编剧最不该碰的就是“女权”了

还记得4月6号《我是余欢水》刚上映的场景吗?从首映的8.4分到两天时间抬到8.5分,这部剧可以说该拿的好评都拿了,甚至被定义为今年最火的网剧之一。但是谁又能想到,仅仅几天的时间,《我是余欢水》这部剧直接上演了一次大型翻车现场。从最开始的8.5分直接一路降分到了7.4分,这样的惊人速度在整个影视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啊。在一开始的“正午出品,必属精品”再到现在的满屏叫骂声,《我是余欢水》这部网剧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原因只因为他涉及了“女权”。

《我是余欢水》虽然才播几集,但是信息量非常大,把家庭、夫妻、朋友、职场、学校、媒体……全都黑了个遍。针砭时弊,褒善贬恶,尺度非常之大,尺度大得不像是一部国产剧。其实抛开演员不谈,这部剧的故事从一开始就称不上有多好,每次刚要把观众带入佳境,节奏马上就垮下来。里边的三位领导也没有什么威胁感,剧情的基调脱离了“爽”,就慢慢变得无聊起来。编剧用了大量废笔,硬生生拖了三集,最后在坏人拿枪威胁下,几位主演轮番自白至于结局,美其名曰“开放式”,其实就是特别潦草,怎么看都不像结局。

再来说说“女权”问题,这个问题是整部剧最大的败笔了,编剧千不该万不该碰的就是“女权”了。女性权利不是什么可以拿来调侃、嘲讽、搞笑的东西。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愿意走近去听一听,如果你舍得抛开既得利益者的傲慢和无知,本着人类的良心去听一听,那是无数凄厉的悲鸣。女权不是不允许批判讨论,女权甚至欢迎批判那些假女权。但是女权是反对被《我是余欢水》的编剧低劣地定义为“以弱势博同情,即为女权”,这让很多人从五星改为了一星的原因,而最后一集出来,微博已经炸了。

“田园女权”这个词,就挺中国特色的,贴上这个标签的女性,基本上丧失了平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即使支持性别平等,也不好意思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好像一旦和“女权主义”沾上关系,就会有些不受欢迎,令人敬而远之。这个词可能是反女权主义者制造出来的一个筐,什么不对,就可以往里面装,完全合理化了一些人对于女权的不满。这剧里给人一种感觉,编剧想要讽刺社会深挖热点,但碍于阅历和能力都浮于表面,脱离现实逻辑的拼凑感,什么都想讲点,很多都没讲请,新闻事件没下文,要儿子没下文,又突然跟一个瘦弱姑娘去荒郊野岭避难导致剧情渐渐走向无厘头网大。

《我是余欢水》开了个好头,但看现在的剧情走向,有点走偏。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曾几何时,“不悬浮”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成了国产剧难以逾越的高峰了呢?为什么再也看不到讲述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剧了呢?事实上,也不仅仅是这部剧,近年来的国产现代剧中经常出现嫌贫爱富、拜金、浮夸、绿茶的女性角色,这些特质经过荧幕被放大、被议论,固然是对大众品味的迎合。但是,借由影视不断强化这种女性形象,以致很多人加深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希望这部剧的高开低走能让男性编剧明白,如何尊重女性,丑化女性角色可能还是受文化氛围影响,嘲笑女权运动就是无知以及愚蠢了。也希望各种嘲笑嘲讽男性明白,无论是女权还是女拳还是田园女权,本质上都是女性意识觉醒要求更多尊重和对等权利,这过程不可能和风细雨,所有平权运动都伴随着污名化和对立。嘲笑平权运动,并不能使你显得特高贵,只会暴露你的无知。现实生活中本来女性就比男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骚扰多得多,余欢水要搞大男主我们不反对,别有事没事cue女权。

整个剧情和女权搭边吗?编剧干嘛非得吐槽这一句,女性在社会上本来就已经属于弱势了,有职业歧视,性别歧视,现在看个电视剧也歧视?不要把娱乐的东西对立化,如果非要掺杂私货,就别怪别人给你打低分。编剧女权定义界定错误,在那样的一个情境下,任何人都会求饶示弱,剧情与女权没有任何关系,却硬生生地讽刺,属不属于夹带私货,污名化女权?如果说讽刺所谓田园女权,那么表达出的效果为什么是扫射整个女权团体?中国男女平等任重道远,女权还没大规模发展就被压抑,讽刺,这样真的正确吗?我国女性的地位还远没有高到应该成为影视剧中被讽刺的对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f9ff7beaed284d85916ef82091cd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