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回顾2020年,武汉那时情况十分特殊,举国上下都纷纷伸出援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武汉早起摆脱苦海。
此时有一个人走进大众视野,她就是天津荣钢的老板张荣华。
列出的名单中,她捐赠的大额资金让人们感到很吃惊,她为武汉捐助了1亿,她在用自己的自己的行动传递一种精神。
夫妻二人坎坷的个人经历
其实天津荣钢集团最初的老板是张荣华的丈夫张晓青,二人一起创办了天津荣钢。在外人看来二人十分光鲜亮丽,拥有巨资家产,可是背后的辛苦又有多少人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不无道理。
张晓青在7岁的时候遇上唐山大地震,失去了父母,从此和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不管生活多难,总得想办法生存下去。
失去收入来源的他们只能靠捡垃圾维持生活,虽辛苦,却也能勉强填满温饱。日子是清贫的,可却是磨炼人意志的,张晓青在此环境下学会了坚强,有毅力,不气馁。
上天是眷顾努力的人的,在张晓青10几岁的时候,他获得了第一份工作,在钢铁厂上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珍惜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因为工作态度十分端正,他被老板注意到了,认为是个值得相信的人。
这个钢铁厂也正是他命运的转折点,在这里他收获了爱情和工作。妻子张荣华便是这个钢铁厂老板的女儿。
比起张晓青,张荣华的生活环境要优越一点,父亲是生产队队长,家里家具一应俱全。嫁给张晓青后,二人共同为未来努力,一起去学习做豆腐。
张晓青先去学习经验,回来经营了一家自己的豆腐店。每日起早贪黑,却也乐此不疲。夫妻二人手里渐渐也积攒了一些资金,便商量着要过更好的日子的。
有人建议二人去倒卖废钢铁,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二人细心钻研,获得了第一个一百万。生意起起伏伏是正常的,有赚有赔,二人也从失败中总结了不少经验。
张晓青不甘于眼前的小规模,他思前想后,直接收购了一个钢铁厂,苦心经营,经过不断的发展融合,形成了最后的集团,也就是后来的荣钢集团。
丈夫为汶川地震捐赠1亿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恶劣影响众所周知,全国人民都担心汶川,自发的向灾区捐款捐物,一时间掀起热潮。
丈夫张晓青知晓后,更是毫不吝啬,起初捐赠3千万,后又追加7千万,加起来高达捐款1亿。
在当时,1亿的实际价值比现在要多得多。这个企业家的做法引起一众好评。毕竟当时捐款超过1亿的并没有几个人。
张晓青的慈善心是有渊源的,他本人就是地震的受害者。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他失去了双亲,从此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尽管以后成了家,有了经济基础,他还是很难忘记当时无家可归的经历。
他深知灾难是无情的,给人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因而他在得知有类似事件时总会伸出援助之手。他想借助自己的一点力量能让灾难中的人们减轻点痛苦。
大难无情人有情,张晓青的壮举实实在在地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不光汶川地震中夫妻二人为其捐助。在早年二人还没有创立荣钢集团的时候,夫妻二人救助困难群众也是家常便饭。
尽管那时的经济状况并没有这时充裕,他们依然竭尽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二人真是实实在在的慈善家,这是如今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东西。
丈夫去世后妻子接力其精神
本以为二人会一起携手同行到老,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张晓青却突然因病去世,享年45岁。
这对张荣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丈夫正值壮年,却突然离世,她需要时间去释怀这个伤痛。
离开的人已经离开了,活着的人依然要继续活着。张荣华必须振作起来,她要好好守护她和丈夫的心血——荣钢集团。
丈夫去世后留下55亿家产,她深知这些钱来之不易,她必须好好利用好,重振旗鼓,才能不负丈夫的努力。
她承接了丈夫的职位,继续管理公司,凭借多年的经验,加上她额外的学习,她将荣钢集团管理
的
更加出色。
丈夫的那55亿,在张荣华的努力下,已经变成了100多亿。这些数字看似惊人又美丽,其中的艰难又有谁知?在她看来,她总算没有辜负丈夫的心血。
随着武汉疫情爆发,张荣华做出了和丈夫当年一样的决定。她毅然决然为武汉捐赠1亿资金,她想如果丈夫在世的话,按照丈夫的热心肠,一定会赞同她的做法。
在一定程度上,张荣华的做法也是继承了丈夫的精神,就像是一种爱的传递。就像当年丈夫先后加起来为汶川捐赠1亿一样,都是为了救助人民。
二人的女儿也深受父母的慈善影响,张君婷也热衷于慈善事业。在她8岁的时候,她就明白要帮助有需要的人,她那时将自己的压岁钱捐助给无家可归的人。大学时期,她还组织过扶贫活动,积极去山区帮助贫困儿童。
张晓青和张荣华真的是以身作则,用爱传递。如今的张君婷俨然已经长大成人,是妈妈张荣华的好帮手,现任荣钢集团副总裁。
总之,张晓青和张荣华这对热心夫妇同心一体,都为慈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张荣华在丈夫张晓青去世后,能够挑起重担,将荣钢做得更强,更是让人钦佩不已。灾难无情人有情,人间有真情,说的也正是她们这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