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30+吃遍古早味,被陈晓卿高赞的闽南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2022-05-19     爱旅游的哆啦

原标题:人均30+吃遍古早味,被陈晓卿高赞的闽南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闽南的古早味,如今已经成为快餐时代下的稀缺,它将慢的生活态度,还有饮食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

但真正传统的古早味,它不在厦门、也并非属于福州和漳州。

古早味的源头之地,藏在网红与流量的背后,它的名气远不如厦门,却拥有一股厚积薄发的实力。

这就是在2021年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泉州,这座城市,看似低调,实则一鸣惊人。

泉州,是海上丝路的起点,被马可波罗写为“光明之城”,也曾是郑和下西洋的见证之地。

泉州,是世界的宗教圣地,多元的文化在此交织,它能容天下,也能纳百川。

泉州,拥有上千座的寺庙,香火常年旺盛,勾勒出神灵与人为邻的灵气。

泉州,更有着万种风情的美食文化,从沙茶到古早味,延展出一幅活色生香的美食画卷。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细说一下泉州的美食,春暖花开的时节已到,是时候去大快朵颐一顿了。

泉州风味

深入灵魂的酱料

提及泉州味道,那就得从酱料开始追根溯源。

曾经,《风味人间》就以“酱料四海谈”来揭开了泉州酱料的独特魅力。

/闽南之王:沙茶酱/

泉州美味,因沙茶而出圈全国,说它之闽南之王,也并不算虚夸。

一代老福建人,很多都是远赴他乡,下南洋等地奋斗拼搏。

当他们回归故里时,也将各地的饮食文化带回了泉州,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佐料C味:沙茶酱。

最早它又叫沙嗲酱,正式“入驻”泉州后,才拥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沙茶。

沙茶酱以花生酱来打底,然后加入多种香料炒制,制作工序繁琐,尤其是炒制过程,极为讲究火锅和翻炒的力度。

制作好后的沙茶酱色入口有一种甜、香的复合型咸鲜味。

这种酱料不像辣酱那般刺激,但却无比香醇,可以直击味蕾。

在泉州纷繁的美食里,沙茶总是不可或缺的一味,它是饮食文化的最好融合,更是无法抹去的泉州之魂。

泉州沙茶面,更堪称“沙茶界中的王者”,可以在沙茶面里面加龙虾、炸豆皮、螺肉片等,分量足,而且汤汁超鲜。

舌尖上的泉州

留存至今的古早味

泉州很慢,它有一种经过时间浸润后自然而然形成的悠哉气质。而这种悠哉,与清晨便开始的古早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闽南地区古早味的担当,老旧的味道总让人念念不忘。

对于闽南人来说,纵然走遍万川山河,历尽千帆归来的第一口,就是这独居风味的“古早味”。

/萝卜饭/

这道听名字就很亲民的美食,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它是当地人宴请宾客时非常重要的主食,更是泉州古早味的代表之一。

萝卜饭又被叫为咸饭,看起平庸,但却将肉和蔬菜,还有米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丰富的口感。

一份萝卜饭里有沙土萝卜、肥瘦相宜的猪肉,还有牡蛎、虾干、香菇等,一入口,就有一股海味和肉香味冲进味蕾,让人很难忘掉。

/面线糊/

泉州美食界扛把子,面线糊实至名归。

它起源于泉州,传至整个闽南,虽然如今各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但要论一碗老资格的面线糊,还得是泉州的最为正宗。

泉州面线糊,根根细如丝,煮的时候再加上番薯粉以及浓稠的高汤,入口就能瞬间化在嘴里。

因为面线很容易吸收汤汁,所以汤与面线融为一体,造就了浓郁的口感。

当然,要是加上马蹄酥或者油条,就更加完美,这样一顿吃下来,才算开启了新的一天。

/烧肉粽/

泉州烧肉粽,妥妥的中华名小吃,直接火到国外。

拥有悠久历史的它,不仅制作工艺精湛,口感更是油而不腻,回味香甜。

泉州肉粽,是要配着花生酱一起吃的,这样甜蜜就会加倍。

当然,馅料也是有很多,一般会加海蛎干、鱿鱼须、虾仁等,毕竟“海味”也是这座城市的“经典之味”了。

/姜母鸭/

姜母鸭起源于泉州,同样是泉州美食的一张王派代表。

它被称之为美食中的“药膳”,味道鲜美,温而不燥,同时还很滋补,尤其适合春季来吃。

制作姜母鸭时,在砂锅里倒入麻油,铺上一层老姜,然后将整只鸭子放进去,加适量的米酒,以文火焖熟后,出锅时已香气四溢。

/土笋冻/

这看上去像虫子一样的美食,有的人是深爱,有的人则难以接受。

但这都抵挡不了土笋冻成为泉州多元美食的代表。

土笋冻的原料的确是一种蠕虫,经过熬煮之后,虫体中含有的胶质融于水中,待冷却后凝结成块状。

然后再放入酱油、辣酱、蒜蓉等,口感Q弹,吃起比较清爽。

/醋肉/

醋肉跟小酥肉有些像,但又不同于小酥肉。

在将猪肉片放入的糖、醋、盐、蛋清等调料后腌制,再放入高温油锅里炸至色泽金黄。

刚出锅的醋肉外酥里嫩,一咬开就有一股浓浓的醋香味逐渐散发开来。

/烧牛排、牛肉羹/

泉州人特别爱吃牛肉,主食里缺不了它的身影,以至于大街小巷中有数不胜数的牛肉店。

而且牛的各种部位都被本地人烹饪为不同的美食,烧牛排和牛肉羹算是其中的经典。

牛排有着曾经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子,将咖喱粉、辣椒一同放入锅里烧煮,渗进牛肉的每一寸肌理中,相当入味,而且肉质很是细嫩。

而牛肉羹则是泉州的专属,一般有硬羹和软羹两种,泉州本地的大多是“硬羹”。

大块的牛肉剁碎,与地瓜粉混合揉打,再捏成条状下锅,最后搭配醇厚的高汤,这一碗下肚,鲜美直接入魂。

/海蛎煎/

海蛎煎又称蚝仔煎,在泉州吃有一个好处就是,超新鲜!

每天新鲜打捞的小蚝现剥,然后加入鸡蛋、韭菜、薯粉和葱的面糊里,下锅煎到金黄即可。

食材简单、过程也简单,但口感就很惊艳,海鲜之味,回味悠长,拌着店家秘制的甜辣酱一起吃,那种鲜味与酱料相融后,口感很是美妙。

/肉夹包/

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泉州肉夹包,是当地的传统面点之一,被老一辈的人称为“虎咬包”。

馅料全部选用的是五花肉,然后经过了多味香料的卤制,变得鲜香四溢,一口咬下去,肉香就在嘴里炸裂开来,整体吃起来是咸香适口。

/四果汤/

四果汤虽不是古早味的经典,但却是兴于泉州的夏季限定款。

每到夏天,大街小巷里都能见到很多四果汤小摊,就跟海南的清补凉一样。

四果汤的食材是口感Q弹的细条状石花膏,然后加入红豆沙、芋泥、西瓜粒等多种配料,最后配一勺蜂蜜水,清爽消暑又香甜。

泉州逛吃好去处

开启“从早吃到晚”模式

寻觅泉州古早味,品味泉州美食,是从老街开始的。

走在阡陌纵横的巷子里,关于泉州的美好已经慢慢延展开来。

/西街/

泉州古街很多,聚宝街、青龙巷、中山街,但最有“古早味”气息的一条就要属西街了。

浓郁的历史底蕴,加上繁华的人间烟火,还有那从未消逝的古早味,西街的一切都是古老而又充满了致命诱惑。

白岩松就曾在“小西埕”留下过那句“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而且这里还有吴氏手工麻薯、候阿婆烧肉粽、曾记老记面线糊、润饼、满煎糕等一众传统闽南古早味。

这里是泉州老城的腹地,高耸的钟楼和闻名遐迩的开元寺就在此地,同时它也是能让人吃到撑的美食圣地。

毋庸置疑,想要解锁泉州风味,西街就是最好的第一站。

/华大小吃街/

泉州大学生的深夜食堂,一到晚上就呈现出一派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学生们扎堆的地方最能体现一种活力和亲民感,这条街上,不仅小吃种类多,而且性价比也是超高。

福鼎肉片、美美果汁、外婆家、旺角肠粉,三番寿司、梨花水韩国料理......多到让你瞠目结舌,而且每家都很经典。

泉州美食大赏

水门国仔面线糊(水门巷店)

水门巷19号

2021必吃榜餐厅,面线糊是必点。

爱啊石花膏

庄府巷人民政府南行50米

当地排长队的糖水铺,有芋泥、四果汤被泉州人封神。

斯丹姜母鸭(涂门街总店)

涂门街100号

福建必吃榜,本地老资格姜母鸭餐厅。

候阿婆·烧肉粽

东街59号

收录15年的老店,干贝烧肉粽、牛肉羹等都可以在店内吃到。

金记沙茶面(总店)

池峰路19辉雁大厦一楼12号

沙茶面里的调料可以自己任意搭配,龙虾沙茶面YYDS。

临家闽南菜(宝洲路店)

东海大酒店一楼二楼

闽南菜热门榜TOP1,传统闽菜,萝卜饭、海蛎煎、炸醋肉通通有。

好成财牛排馆(涂门街店)

涂门街221号

泉州有名的牛排店之一,牛排、牛肉羹、牛杂汤,不会踩雷。

燕支巷灌汤包

胭脂巷祖闾苏12号

上榜必吃榜的灌汤包老店,馅料很足。

泉州

这座宗教文化杂糅的众神之城

这座充满了闽南的古早气息的城市

这被遗忘的烟火极盛之地啊

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

我在泉州等你

▏ END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dbb629d9e639977dea2beeb42fd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