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退市第一股:九成利润都是假的,王思聪投资公司曾是前十大股东

2023-09-22     时间财经

原标题:科创板退市第一股:九成利润都是假的,王思聪投资公司曾是前十大股东

9月20日退市紫晶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晶存储”)因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理由是涉嫌未按时披露年报。

三年前,紫晶存储登陆资本市场时,头顶着“光存储第一股”的光环,上市首日股价曾一度大涨近300%。

但在后来,这个头衔被“首批科创板退市公司”所代替,它也成为科创板欺诈发行“第一案”的当事公司。今年6月8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后,公司的股价已经跌至只有几毛钱,市值不到1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紫晶存储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光存储科技企业,面向大数据时代冷热数据分层存储背景下的光磁电混合存储的应用需求,以及政府对数据存储安全提升的需求,开展光存储介质、光存储设备,以及基于光存储技术的数据智能分层存储及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光存储第一股:王思聪曾是前十大股东

紫晶存储曾是一家新三板企业,2016年登陆新三板。2018年7月,公司从新三板摘牌时,其交易价格仅为7.54元,总市值不到9亿元。

到了2020年2月26日,紫晶存储在科创板上市,发行4759.6万股,发行价格21.49元/股,发行市盈率39.80倍,发行后总股本19038.2万股,市值约41亿元。中信建投证券为独家承销商,保荐代表人是刘能清、邱荣辉。

在上市之际,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李波曾为其致辞中表示,紫晶存储作为国内领先的光存储高科技企业,以振兴中国民族品牌为己任,以赋能中国存储作为发展使命,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持续完善和深化蓝光数据存储系统技术体系,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大数据智能分层存储,在行业内具备明显的核心竞争优势。希望紫晶存储以此次上市为契机,提高业务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IPO前,王思聪旗下公司还曾是紫晶存储前十大股东。2019年4月3日晚,上交所网站披露了紫晶存储拟科创板IPO。招股书显示,王思聪通过普思资产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彼时,普思资产管理持股比例为4.93%,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除此之外,东方证券、电广传媒、金雷股份、京投发展等上市公司已经间接投资了紫晶存储。

其实,早在紫晶存储上市前的2017年,前十大股东就闪现了达晨系以及“国民老公”王思聪的身影。2017年6月,紫晶存储向达晨创投、普思资本、基石资本等定向增发1.64亿元,认购价为7.1 元/股。其中王思聪旗下天津普思一号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天津普思”)认购了704.23万股,总投资约5000万元,以5.92%的股权份额位列第四大股东。

紫晶存储上市首日,股价收报78.24元,大涨264.08%,总市值达148.95亿元。作为创始人的郑穆,身家也接近30亿元。

上市发行后,天津普思持股3.7%。若据此收盘价计算,达晨系持股市值超过12亿元,投资收益超10亿元;天津普思的投资收益将近五个“小目标”。

年报暴雷:股东纷纷“抢跑”

不过,好景不长,紫晶存储刚上市一年就被曝出“非标财报”。

2021年4月29日晚间,紫晶存储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年报显示,紫晶存储实现营收5.63亿元,同比增长8.97%,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少24.71%。这份年报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成为科创板首单非标年报。

年报显示,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事项分别涉及预付技术开发费及预付设备款、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彼时,上交所对此立即向公司发出问询函,就保留意见涉及事项予以重点问询。除了要求公司说清楚、讲明白之外,上交所还要求会计师说明就相关保留意见事项履行的审计程序、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尚需获取哪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要求上市公司切实配合审计机构获取相关审计证据。此外,上交所还要求保荐机构就年报问询所涉及事项核查并发表意见。

“变脸”的不仅仅是经营业绩,还有二级市场股价。自2020年7月中旬开始,紫晶存储股价震荡下跌,2021年4月30日年报发布日公司股价跌停。到2021年“五一”节后首个交易日,紫晶存储已跌破21.49元/股的发行价。

此外,Wind数据显示,紫晶存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六名在2021年前三季度减持了股份。

2021年3月,持股5.5425%的达晨创联宣布拟减持不超过2%。9月27日,减持完成,达晨系减持了约1.93%,减持价格区间为19.88-28.29元,套现8150.5万元。

王思聪旗下的天津普思也在2021年两度减持了紫晶存储的股份2021年一季度,从704.23万股减持至498.85万股,三季度再度减持至308.47万股。由于天津普思并非5%以上股东,其减持价格和金额并未披露。

彼时,若根据区间成交均价估算,王思聪两次减持共套现1.15亿元。

2022年1月4日,东方证券下两大创投机构也宣布了减持计划。海宁东证汉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东证汉德”)、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东证夏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东证夏德”)拟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欺诈上市:超九成利润不存在

2022年2月,紫晶存储突然发布公告称,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随着证监会2022年2月对紫晶存储正式启动立案调查,审计机构对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对公司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公司董事温华生、独立董事王铁林、独立董事王煌等人均表示无法保证2021年年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月13日,紫晶存储发布《关于公司自查涉及违规担保事项》公告表示,已在监管要求下进行自查,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公司发生多笔违规担保,截至3月10日,共涉及13张存单质押,为第三方担保金额3.73亿元。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紫晶存储在招股书和多份年报中,接连利用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物流单据和验收单据入账、安排资金回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

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南京叠嘉、江西叠嘉、菲利斯通等20多家紫晶存储的核心客户,虚构业务,参与了造假;其中多家企业系紫晶存储前外部董事曹强、姚杰参股及兼职的同一控制下企业。

从2017年-2019年,紫晶存储三年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4.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过2.1亿元。而根据招股书上的数据,这三年的净利润合计也不过才2.96亿元。去除虚增部分之后,以紫晶存储的营收和复合增长率,只怕难以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为了上市,紫晶存储虚构业务“注水”了自己的业绩。尤其是在紫晶存储提交IPO申请的2019年,公司虚增营收2.71亿元,虚增利润1.45亿元,占当期记载的利润比例为94.55%,其中有超过九成的利润都是“不存在”的。

这一注册制下首例涉欺诈IPO案件,一度震动了科创板。

在今年4月正式发布的《处罚决定书》中,证监会对公司和一众高管13人,总计罚款9071万元。紫晶存储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668.52万元罚款;实控人郑穆、罗铁威分别被处以2164.26万元、1803.55万元罚款。此外,郑穆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罗铁威被处10年市场禁入措施。

今年4月21日,紫晶存储停牌时,股价已下跌至2.4元/股,总市值仅4.61亿元;并在7月7日公司正式宣布终止上市。

中信建投等中介机构:10亿资金先行赔付

中信建投是作为紫晶存储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此付出了代价。今年5月,其牵头出资并设立了10亿元资金规模的先行赔付基金,用于赔付适格投资者遭受的投资损失。

据介绍,中信建投等中介机构决定主动承担责任,对紫晶存储事件适格投资者进行先行赔付,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因素:

一是积极维护适格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先行赔付是一种便利投资者获得经济赔偿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高效、快捷地解决投资者赔偿问题,能够避免投资者与诸多连带责任方通过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获得赔偿的繁琐程序,及时赔付投资者因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违法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二是积极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稳定。紫晶存储及其实际控制人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责任方如果不能及时承担起依法应当履行的赔偿责任,拖延甚至是推卸法定责任,将导致投资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很有可能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调查紫晶存储案中,证监会也对中信建投、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启动了相关调查工作。它们后续是否面临继续追责问题,仍然是业界关注的对象。

(来源:市界、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d6c92f159120a991abbd77f447689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