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医药外包服务领域政策落实

2024-10-17     搜狐网地方资讯

天津北方网讯:10月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和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滨海新区副区长张桂华介绍在生物制造产业、医药外包服务领域推动政策落实、促进产业集聚的下一步举措。

张桂华表示,滨海新区持续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有关工作部署,将生物制造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打造生物经济新引擎。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基础。创新源头效应突出,拥有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科技大学等优质科创资源,建有国际先进的智能生物制造基础设施平台与技术体系,聚集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储备了一批非常有前景的自主创新产品,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制造创新源头;产业应用拓展加速,新区已形成“孵化-小试-中试”一体化产业平台优势,在生物基材料、酶制剂、绿色制药、人工合成淀粉、化妆品原料、保健品原料、分离纯化材料和装备等细分领域,建成了一批专业化中试放大平台,支撑产业规模发展,不断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化工、食品、材料、农业等领域转化应用,已经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凸现。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持续加力,围绕提升创新策源、培育产业集群、塑造生态环境、优化空间载体、实施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焕新,按照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抓好三方面工作。建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创新源头,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与共性服务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打造生物制造领域新动能引育示范区,强化场景供给,引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布局高附加值标志性创新产品,促成一批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造生物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完善“研发孵化-中试验证-规模生产-审批监管-应用推广”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充分释放生物制造的产业赋能效应,在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生物基材料、未来食品等领域打造若干特色主题园区,整合平台、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形成产业集聚。

在医药外包服务领域,张桂华表示,滨海新区聚集了一批研发和生产外包服务企业,2023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外包服务(CXO)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构建新药研发全产业服务链条,围绕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临床前研究-概念验证-临床试验-小试中试-销售流通”全环节服务体系;拥有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泰心医院、空港肿瘤医院等一批优质的三级医疗机构;同时,依托自贸区和综保区优势,形成了医药批发零售、贸易代理等企业高度聚集的态势;服务能力覆盖各产业细分领域,在小分子化药、细胞和基因治疗、病毒载体、核酸药物、医疗器械、中药、AI智能、设备耗材等各产业细分领域形成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滨海新区搭建数字化“科技创新券”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临床试验等相关服务和政策补贴支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重点从3个方面加快推动滨海新区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创新能级,加快临床研究型病房建设,整合集聚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等优势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创新药械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加强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强化生物药、人工智能、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细分赛道的概念验证、中试放大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快速集聚发展,搭建产学研医供需对接平台,营造良好区域发展环境,依托本土和引进龙头企业,支持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扩展新业务板块和新的研发管线,做大研发服务行业规模,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和配套企业在新区进行新的投资和新的布局,带动医药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摄影 蒲永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d1b614047ca937c26214ff5d16edc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