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末,最后一任张天师撒手人寰后继无人,接班乱象频出

2023-12-23     郝杰

原标题:60年代末,最后一任张天师撒手人寰后继无人,接班乱象频出

在现代社会,中国不推崇任何宗教,但也尊重国民的宗教信仰,提倡宗教自由,道教、儒教和佛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活跃的三个宗教。

东汉末年,国内战乱频发,百姓们流离失所,就在这样的混乱时期,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出现了,不少百姓在这时候将道教奉为自己的信仰,于是张道陵的弟子也多了起来,正一道也开始繁荣。

张道陵画像

正一道采取世袭制的方式,进行权力的延续,只有张天师的嫡子,拿着正一道的信物,才能够成为下一代的天师。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代天师都叫做张天师,这也成为了一个固定称呼。

时至今日,道教在我国依旧存在,不过正一道在传承至第63代之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当时正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末。

正一道第63代天师名为张恩溥,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坊间就有一句童谣:“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这似乎预示着,正一道在第63代的时候,将会面临劫数。

果然,张恩溥成为了最后一任张天师,在他撒手人寰之后发现,正一道竟然后继无人,而张天师的位置,对很多人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毕竟道教的产业收益还是极为丰厚的。

张恩溥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一道陷入了数十年的接班乱象,不少人投机取巧,想要拿到张天师的权利。那么张恩溥这一代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又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张道陵成立道教

东汉末年时期,很多流亡的百姓逃往了巴蜀地区。张道陵这时候就自称张天师,并收下了一些难民做自己的弟子。

这些人的生活本就十分困苦,宗教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是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也心甘情愿地跟随张道陵。

那时候的巴蜀地区还有很多的邪教人士,他们对老百姓的迫害可谓是罄竹难书。张道陵就带领自己的弟子一起,对这些邪教人士进行了严厉的打压,成功镇压住了这些邪教的发展,让当地老百姓过上更加安稳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道陵所带领的正一道,立即在民间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到道教当中。

张道陵曾这样说:“若是想要加入道教,不需要你们交付任何学费,只要给五斗米就可以了。”

这个“学费”其实更像是一个形式,张道陵也并未从中获取太多利益,反而做了不少施粥的善事,实际上是在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让他们能够获得希望。

这样做法在民间也得到了极高的赞扬,“张天师”的名号,也在江湖上越发的响亮了。

据历史记载,在张道陵年轻时候,他喜欢四处游历,在云锦山遇见了黄帝,并且获得了“九鼎丹法”。

此后,他便在这里潜心修炼,并得到了极大成果,甚至在这里看到了龙虎之象。于是,云锦山也就此更名为“龙虎山”,张道陵的天师府也落于此地。

张道陵虽然之后并没有继续留在龙虎山,但是这里始终是道教信徒们心驰神往的地方,正一道是按照世袭制的方式传承的,每一任新的张天师都是上一代天师的嫡子。

就这样,正一道传承了1900年的时间。当然,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险境,但是每次都化险为夷了。

比如在第三代天师张鲁在位期间,就面临着三国争霸的紧张氛围,道教又是当时老百姓心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宗教,所以各国也希望能够得到道教的认可,从而获得天下百姓的心。

这时候,曹操率先站出来说:“张天师,我可以给你官职。”若是得到官方的认可的话,道教的影响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面对曹操给出的诱惑,张鲁也是欣然接受了,并从此迁回龙虎山。也是从张鲁开始,龙虎山成为了道教的祖庭,之后每一任张天师都是在这里继位的。

张恩溥前往台湾

直到第63代张天师张恩溥继位,道教在国内的影响力依旧是不容小觑的,即便相比于鼎盛时期,还是有些差距。

主要是因为,民国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后来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张恩溥为了能够保全正一道,一直都十分的低调。

可这不影响国民党将他视为重要人物,即便是在国民党无法继续在大陆立足的紧张时刻,依旧选择将张恩溥带回台湾。

当时解放军和国民党之间战况激烈,国民党着急的撤向台湾,需要被带走的人,也得尽快收拾好东西。

张恩溥在国民党的催促下,连天师府的重要信物都没有带全,仅仅带走了阳平治都功印。

他在抵达台湾之后,并没有放弃对道教的宣传,先后建立了台湾道教协会和中华道教总会,他本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他的大力宣传一下,道教在台湾也确实增强了影响力。甚至他还会向海外宣传道教,也确实收割了一大批海外的信徒。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相信道教的怪力乱神,甚至很多人宁愿去信佛教,也不愿意相信道教。慢慢的,道教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这让当时年迈的张恩溥分外无奈。

一直以来,张恩溥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宣传道教,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一直推动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发展,想要为两岸的和平交流做出贡献。

所以他需要一个人,来继承自己张天师的位置,在继续将道教发扬光大的同时,还要继续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心愿。

然而他自己也无奈表示:“我连一个继承人都找不到,实在可悲!”

上述也说明了,正一道的天师都是传给嫡子的,难道张恩溥没有儿子吗?当然不是。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允贤在来到台湾没几年的时候,就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他还有一个二儿子张允康,此人曾经留学德国,那时候德国的自然科学是远先进于中国的,所以张允康对科学发展很感兴趣。

张恩溥不止一次劝说张允康:“为父已经年近暮年,这天师府的大业只有你能接手,你赶紧回来接我的班吧!”

然而父亲的劝说,并不能够打动张允康,他每次都拒绝的很彻底,他表示:“我们现在应该相信科学,道教那些封建迷信的思想,是时候被蒂除了。”

除了张恩溥时常劝他之外,正一道内一些有地位的长老,也同样会轮番劝说他,这也使得张允康烦不胜烦。

在多次让这些长老相信科学无果之后,张允康也没有办法了,只能选择默不作声,继续搞自己的科学研究。

所以直到张恩溥去世,天师府新一任继承人的事情,都没有能够尘埃落定。张恩溥也是抱着遗憾去世的,他死前都在想:“难道正一道真的要葬在我的手里了吗?”

接班乱象频出

上一任天师已经去世,他的嫡子又不愿意继承这个位置,到底由谁来出任新一任天师,成为了道教内部的一个巨大争议。

很多守旧派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劝说张允康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血统纯正,只是问及他们应该如何劝服张允康的时候,大家便都默不作声了。

而还有一些信徒,这时候将目光转向了张恩溥的侄子张源先,认为他是接任天师之位的合适的人选。

张源先确实不符合继承人的条件,但他毕竟与张恩溥也有一些血缘关系,并且他从小就是养在张恩溥身边的,对道教也很感兴趣。

张源先

从小耳濡目染下,他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不少信徒都认为,若是他能够继位的话,一定能够继续带领大家走向辉煌。

当然,张源先自己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得到这次机会的,即便正一道影响力已经不复以往,可若是获得天师的位置,其能够获得的经济收益始终是相当可观的。

面对这样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抵得住呢?所以张源先也主动提出:“我如今是接任天师位置的不二之选!”

在吵吵闹闹下,张源先终究还是接手了天师的工作,也在道教得到了一批忠实的信徒。由于始终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张源先并没有被正式承认为张天师,而是被定义为“代理天师”。

张源先自己对此肯定是心存不满的,却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不过张天师只是一个名号而已,他手中已经真正掌握了实权,道教内的大小事宜都是由他做主,他也能够享受很多优渥的待遇。

他在任的那段时间,确实也将道教内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包括张恩溥之前一直在做的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事情,他也从来没有松懈,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

本以为一切就此尘埃落定,没想到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名自称是张恩溥亲生儿子的人跳了出来,甚至他手中还持有阳平治都功印,此人名为“张美良”。

他出现在张源先主持的一场会议上,他大声宣布:“我才是张恩溥的亲生儿子,是唯一有资格继承天师的人。”这句话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守旧派来说,若是张美良真的是张恩溥的儿子,那么天师之位必须要交到他的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服所有的信徒。而也存在的一个争议就是,张美良说的究竟是不是实话呢?

张恩溥在来到台湾之后,确实娶了一个妻子,张美良就是这个妻子的儿子。并且他拿出了信物之后,大部分信徒都选择了相信他,越来越多人支持张美良继位。

而道教内想要做天师的人也不少,好不容易熬到张源先结束,必然是不甘心将天师位置让给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的,于是张恩溥的一个叔叔张道祯开始默默调查张美良的身世。

没想到还真被他查出来点什么,张美良是张恩溥在台湾娶的那个妻子的儿子没错,可他妻子实际上是二婚,儿子也是和前夫生的,和已去世的张恩溥压根就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也就是说,张美良是张恩溥的继子,为了抢夺天师的位置,才给自己改姓为张,并联合自己的母亲一起,拿到了张恩溥重要的信物。

名声日趋恶化

在查到这样的重要证据之后,张道祯立马跳出来大喊:“他根本不是张恩溥天师的儿子,他本名实际上叫胡美良,此人根本就是不安好心!”

这一下,道教内的长老和信徒们,又纷纷傻眼了,没想到还是没有等到血统归正。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又来继承张天师的位置,又成为了一个重点难题。

张道祯的私心也就此暴露了,他表示:“我与张恩溥之间也有血缘关系,如今我来做这个天师,是再合适不过的。”

他的话一说出口,就遭到了大量长老和信徒们的反对,且不说他是第63代天师的长辈,在天一道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奈何张道祯已经等了许久,他已经不愿意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强行继承了天师的位置,宣称自己是正式的第64代天师。

只不过,他的身份和地位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一切只是他自以为罢了。

可尽管如此,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他确实凭借着这样的身份,享受了奢靡的生活,这或许也是一开始,他想要争取天师位置的原因。

毕竟他并没有对道教的宣传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在他的带领下走向了衰落。

在那几年时间里,有不少人都冒称自己是张天师,仗着道教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招摇撞骗,很多老百姓都上过当。于是道教的名声也越来越差了,走向末路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只能说,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是可以一直繁荣下去的,若是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改变,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衰落,甚至是走向灭亡。

所有人也不应该只是站在权力的顶端,若是不苦心经营,也没有办法真正守住根本。

当然,道教至今还依旧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宗教,仍有一些民众是崇尚道教的,宗教自由应该是所有人的共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cad96d110c2fce46b3876f3da7a46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