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嫉妒“毁”了孩子的幸福,化解孩子的嫉妒心,这四步很重要

2019-05-29     叮麻育儿

《海蒂和爷爷》中,有这么一段:克拉拉去阿尔卑斯山找海蒂,她们俩在美丽的山上开心的玩耍,海蒂的另一位朋友皮特在一旁偷偷的看着,非常的生气,把克拉拉的轮椅扔到了山下…为什么要生气的把轮椅扔掉呢?这都是皮特的嫉妒心在作祟,他认为海蒂是自己的朋友,现在却被克拉拉给抢走了,非常嫉妒克拉拉,所以才会把轮椅扔掉的。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已经有了嫉妒心的存在,只是强弱程度不同,形成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孩子的嫉妒心。

01什么是嫉妒心?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个人在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

刚上幼儿园的豆豆是个霸道的孩子,每次跟小朋友玩耍必须得赢,一旦达不到目标就哭闹不止。这不,周末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妈妈准备了跳棋,刚走了没几步,发现小朋友走在他前面了,就要重新玩。刚玩了一会儿,又被小朋友跑到前面了又要重新走,小朋友不愿意,豆豆直接把跳棋全扔了,然后大喊着:“你不许在我的前面”!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这就是典型的嫉妒心理,不止是大人有嫉妒心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让孩子长期处于嫉妒中,那么孩子不仅会对被嫉妒者持有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自己也会特别的压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长大后也容易变得心胸狭窄。

02为什么会出现嫉妒心?

嫉妒是人类心理本能的表现,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始情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嫉妒心的存在。

当了父母的朋友都清楚,在孩子婴儿期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霸道了,如果妈妈当着他们的面抱别的孩子,他们会“啊啊啊”的吼叫,非得让妈妈放下别人抱自己才行,当妈妈把自己抱在怀里时,他们还会把妈妈搂的特别紧,“啊啊啊”的就像在说“这是我的妈妈”一样。

等孩子再大一些,他们这种嫉妒的表现越发严重,跟小朋友一起玩积木,本来玩的好好的,但是看到小朋友堆得比自己好,立马把积木都推倒;在幼儿园很优秀,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但是不允许老师夸奖别的孩子,否则自己会很生气…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嫉妒心的表现。

嫉妒心每个孩子都有,但是他们嫉妒心的表现并不一样,有的特别强烈,有的很轻微,有的持续时间很久,有的只是一个阶段,具体因为什么呢?

1.不正确的教育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用结果来评价孩子。比如孩子跑步,如果跑的特别快,冲在最前面,父母们会说:“宝贝,你跑的真快,太棒了!”“宝贝你又跑了第一,真棒,太让妈妈骄傲了!”;如果孩子跑慢了,可能会爱答不理的,去夸奖别的跑的快的孩子。每次的夸奖总是和“优秀”联系在一起,孩子会将自我价值建立在成功之上,他会误以为只有“优秀”才会得到大家的关爱与肯定。所以当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别人“优秀”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觉自己不再优秀,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进而让自己产生一系列不服气、不愉快、甚至是怨恨的嫉妒情绪。

2.不正确的对比

有些父母,特别喜欢拿孩子跟别家孩子做对比,经常在孩子的面前,说别家孩子如何如何优秀,在别人的面前,贬低自家孩子,说自己孩子这里差那里不好,远不如谁谁谁优秀之类的。等孩子入学了,有些老师特别喜欢用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否优秀,让孩子进行不正确的比较,这些不正常的比较,会让孩子因为自己的地位、荣誉受到威胁,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3.不良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如果父母嫉妒心理强,经常互相猜忌、看不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贬低别人,这些不当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让孩子的嫉妒心加重。

如果父母爱慕虚荣,那孩子的虚荣心也会比较强,会时刻想着得到别人的关注,事事都想获得别人的夸奖,走到哪都想成为焦点。一旦发现自己的这些期望无法达到,就会嫉妒得到的人。

03嫉妒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每个孩子都有嫉妒心,但是嫉妒心的轻重不同,轻微的嫉妒心,及时得到缓解,是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但是如果嫉妒心不能及时缓解,让孩子长时间处于嫉妒中,嫉妒心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伤害到别人。

1.身心受伤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 “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心强的孩子,长大后嫉妒心也会特别强,他们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每天都会处于自我怀疑、抑郁、忧愁的情绪中,有些还会通过伤害自己来缓解这种痛苦,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2.伤害自己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名为“妈妈争夺战”。

新闻中,11岁的女孩晴晴,在弟弟出生以后,因为母亲关注弟弟忽视自己,故而出现一些列的行为退化:用奶瓶喝奶,让父母喂饭...当这些行为遭到妈妈的训斥后,她有开始呕吐,厌食。晴晴说,当我想把自己饿死的时候,看到她那么着急,我心里特别开心。

这种折磨妈妈,伤害自己的行为,就源于对弟弟的嫉妒。

3.社交障碍

嫉妒心太强的孩子,他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会因为别人的优秀去欺负别人,时间久了,别的孩子就不愿意跟他们玩,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交障碍,以后的工作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伤害他人

嫉妒到底有多可怕?网上有很多因为嫉妒而伤害他人的真实事件。

2012年哈市一中学初三的女学生张雪,因为嫉妒同班同学赵猛的成绩比自己优异,请校外人士将赵猛刺成了重伤;2018年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研二的学生小谢,被老同学周凯旋连捅4刀,刀刀穿心,原因也是嫉妒;还有之前震惊美国的“华裔灭门案”,只因为凶手嫉妒表哥一家过得好,就残忍的夺走了5个人的生命。

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

所以所,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未来的人生能够幸福,一定要帮助孩子走出嫉妒,远离嫉妒!

04面对孩子的嫉妒心,父母应该怎么做?

1.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爱孩子的本身,而不是孩子的优秀

想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除了陪伴外,还需要让孩子明确,我们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且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爱的是孩子这个人,而不是孩子的附属条件,不管孩子是否优秀,是否乖巧懂事儿,我们都爱他。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内心建立最安全的信任感,他们不会为了讨好父母而特别的重视结果,出现一些跟别人攀比,嫉妒别人的行为。

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而不是他人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多给孩子鼓励,鼓励孩子的努力与进步,而不是用孩子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去对比。比如这次害孩子考了70分,比上次的60分进步了10分,要夸奖孩子进步了,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再进步一点,而不是跟别的成绩好的同学比较,谁谁谁考了100分之类的。总把孩子跟别人比较,会让孩子一种感觉,只有超过别人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如果超不过他人,那就没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孩子的压力会特别大,很容易否定自己,没有安全感。

所以说,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如果孩子成功了,我们会陪他一起庆祝;如果孩子失败了,我们也会陪他一起查找原因,继续努力。

2.正确的夸奖孩子,鼓励孩子

夸奖孩子的参与

人人都说重在参与,但是很多人更注重的却是结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夸奖孩子的参与,即使比较得了最后一名,至少孩子有勇气去参与,这种勇气是不能扼杀的。

夸奖孩子的努力

不要总拿成功来说事儿,孩子的努力更重要,作为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让孩子充满自信,更有干劲儿,更愿意去前进。比如说,孩子正全身心投入的堆积木,我们要告诉他:“你堆积木堆的好认真哎,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堆一个与众不同的积木的,加油!”而不是在孩子堆积木的时候,嫌弃这里没堆好,或者堆完以后,不够偏亮不够高之类的。对于小孩子来说,能够花费很长时间,全身心的堆积木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夸奖孩子的细节

夸奖孩子的时候,要夸奖具体的细节,而不是只说“你好棒”就完事儿。比如孩子画了一幅小鸭子,妈妈可以说:“你画的这个小鸭子真漂亮,这个黄色涂的特别棒,颜色均匀,还没有弄到外面哎。”

只有正确的夸奖孩子,让孩子与自己做对比,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孩子才会做的更好,更有利于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同时,多跟自己多对比,孩子的关注点就会放在进步上,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

3.帮助孩子认清自己

指出孩子的优缺点

每个哈子都有自己的有缺点,有的歌唱的好,有的运动很棒,还有的学习很厉害,妈妈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跟朋友相处中,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度,避免自己的短处;而不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对比别人的长度。

好坏情绪都要接受

每个孩子都有负面的情绪,当这些情绪出现时,很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冷静下来,认清自己的心情。然后让孩子明白情绪的多方面,阳光的,狭隘的,大方的,小气的…告诉他们这些好的坏的情绪,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出现,当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先接纳它们,然后再冷静的面对。

一般来说,当孩子冷静下来以后,给他们一点提示,一个台阶,他们会感受到爱与支持,也会带着新的目光去看别人的优点。

耐心倾听孩子

孩子嫉妒的时候,表现会特别直观,小的时候可能会哭闹,再大点会打骂推搡,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妈妈不要盲目的批评孩子,而是需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哭闹,要理解他们嫉妒背后的痛苦,帮助他们把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4.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一般来说,嫉妒心强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也会特别的争强好胜。父母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才不会心生嫉妒,伤害他人。

父母要明确的告诉孩子,竞争应该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和他人,而不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都应该相互督促学习,正视与别人的差距,努力缩短差距。同时,还要鼓励孩子,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运用正当的竞争手段,不能做出伤害同学的事情。

最后,远离嫉妒要从小做起,作为父母一定要关心关爱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才能让孩子更开心更幸福!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c6yLWwB8g2yegNDX0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