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雪窝:积雪超50厘米!大范围升温即将来袭,冷空气拦不住

2023-12-21   环球科学猫

原标题:山东半岛雪窝:积雪超50厘米!大范围升温即将来袭,冷空气拦不住

山东半岛又变成“雪窝”,降雪量真的太强了,积雪超过半米(50厘米),小朋友在雪堆里面怕是看不到身影了。

没错,根据我国气候中心发布的雪量数据显示,在12.20时段,山东半岛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威海文登降雪量26.3毫米,烟台23.7毫米。

截至12.21晨8时,文登和烟台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所以,这的确是相当强悍,希望山东半岛的朋友多多注意下,降雪实力强。那山东为什么这么强的雪?

其实这是属于一种“特殊性”的降雪,大家经常将其称之为“冷流雪”,在每年冬季的时候,相比于山东其他地区,特别是烟台、威海的雪明显要多很多。

因为这两个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为主,占总降雪日数的比例高达80%以上。它是因为海上富含水汽,而且海水的水温在冬季相较内陆的地表温度更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

当冷空气南下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升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冷流降雪又被称作“大湖效应”。

说白了,其实就是条件太好了,所以构造出了降雪的基础。

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都可以清晰看到这种“潜意识”的状态。所以,每年山东半岛都有这样的情况,对当地的朋友来说,也不是什么异常的事情了。

而除了山东的降雪之外,我国大范围地区都是“无雨雪”,还有一小部分的雨雪是分布在贵州,四川等地,按照趋势来看,预计要持续到12月下旬后期,“范围小”倒不是什么大影响,大家不用担心,这就是雨雪的基本情况。

而接下来就是我国“冷暖大波动”的时候了,先冷后暖,表现有多强?

没错,在我国持续大范围保持低温之下,同样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不少地区依然是处于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局部偏低7度以上之后,新一轮冷空气还会来加一把劲,但是新冷空气的影响只能说一般化,而且时间也不长,预计在12月26、27日,有一波快速进入我国的冷空气活动。

而强度我国气候中心也是下调了,从较强冷空气调整到了一半的“冷空气”状态,初步预计影响我国中东部,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其中气温大部下降4~6℃,部分地区下降8℃以上。

而从数值图像来看,其实主要就是在东北,华北等地波动一下,不算强。南方的朋友不用担心又会出现“更强”的冷空气活动,趋势没有看到更强烈的南下,而是缓慢低温持续后,进入升温的状态。

就是我一直给大家说的“气温大反弹”。从12月25日起,大规模的暖流不断进入,我国进入全面的升温。

而且这一波升温趋势强,率先波动较强的就是在河北,河南等地,还有西北方向,虽然中间也会有少了的冷空气干扰,但整体趋势没有变化,其次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较强的转变。

而过后再进一步的推动之下,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可能在12月31日时段,出现“红锅底”现象,并且红得发黑,这趋势看来升温有可能创造“短期升温的历史”。

我国气候中心在中期数据之中也说明了,在12月24日前,中东部气温持续显著偏低4℃以上,之后逐步回温,北方地区气温将回升至接近常年或偏高。看到没?有可能又要偏高了,这也说明了升温势头强,冷空气很无力,拦不住了。

其实从12月下旬的全国气温距平预报数据图都可以看到,我国大范围的升温反弹还是较强了,只有华南等地还没有彻底转变过程,但这也并不是说华南不会升温,这两个没有绝对性的关系,大家要分开看,依然是具有升温趋势。

所以,南北地区不会继续保持多久寒冷,升温将会出现。注意中间的“冷暖大波动”就行。

除此之外,台风胚胎活动依然在继续,会出现18号台风艾云尼吗?

92W台风胚胎还是在西北太平洋之中继续发展,但是在“意外增强”之后,92W已经出现了减弱,风速已经只有15KT,相当于7.5m/s,中心气压值为1005hpa。而从GFS的模拟数据显示,预计也会不增强了,EC更加是不看好。

所以,今年的18号台风艾云尼大概率是不会生成了。

但是这里可以提一点,那就是今年第17号台风“杰拉华”的残余,有可能在后续出现增强。

按照GFS的数据显示,低压环流在持续偏西移动之后,可能孟加拉湾发展出气旋,如果后面真出现了再来看看,因为孟加拉湾气旋生成之后,有概率给我国输送水汽,这就是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