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健 咸阳报道
近日,随着多地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件,新一轮国企“冲锋号”正式吹响。
新一轮国企改革主要围绕“提升”这一关键词做文章。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城投平台公司来说,未来3年是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楚序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投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关政策的外部性支持,还需要内部因素的支持,即提升城投的核心竞争力,将自身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创投平台公司,继而成为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城投公司。
壮大核心功能
今年4月,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了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定位和功能,提出新时代国有企业定位就是服务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而后,多个省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印发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城投公司如何举旗定向值得关注。一直以来,负债率、风险控制等问题是城投平台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楚序平在第16届城市建设投融资论坛暨2023城投产业合作组织年会上提出,城投的热点问题还需从自身的体制机制入手分析。楚序平说:“比如政体如何分离?政资如何分离?绩效评价如何确立?只有这些问题加以明确,才能从根本上培育城投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央企还是省属企业,都在进行优化战略。城投公司同样也需要进行战略优化。”
在楚序平看来,未来3年,城投应该从增强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和服务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两个方向下功夫。“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其实就是城投公司优化布局结构的过程,城投公司应该强化国有经济在国防、军工、能源、粮食、食品供给、医疗卫生、健康养老、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在服务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面,城投公司要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并取得明显成效,要努力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专精特新的冠军企业上下功夫。”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城投公司亦开始围绕架构现代产业体系上做足文章。楚序平认为,新的机会稍纵即逝,只有把握机会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市场中形成竞争地位。城投公司应该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方面加大投入。
近年来,城投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转型升级。
楚序平表示,城投公司应该围绕提升活力和效率深化改革,完善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对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现在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未来还需继续推进市场机制的改革。一是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在用人方面要推进任期制契约化改革,推进职业经理人改革,推进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二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大力开展高管持股、项目跟投、虚拟股权、对赌协议、投融资公司分开等模式。现在,不少投资公司都在探索合伙人制度,成效好的就可以激发投资团队的内生活力。”
谈及市场化改革,咸阳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小平对记者说:“咸阳市级层面牵头聘请了安永、毕马威、德勤三大咨询机构,统一编制了平台公司战略规划,大力推行了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着力构建一级公司管资本、二级公司管资产、三级公司管运营的管控模式,同步推进了国资监管机制改革,厘清了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权责边界,从机制上保障了平台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化的经营主体企业。在短短的1年里,公司有效地提升了经营能力,融资能力达到了效能集聚的初步成果。”
培育新型投资公司
今年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要求国有资本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城投公司的工作重点在“建”,关键在“投”。如何做好投融资问题是业内普遍关心的话题。对此,楚序平认为,城投公司应该着力打造“培育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型投资公司,着力通过企业重组整合打造一批行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的骨干企业,通过市场化的重组、企业孵化,着力培育独角兽企业、隐性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
此外,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认为,除了健全投资机制之外,盘活存量公共资源亦是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赵全厚说:“需要解决财务资产向金融资产的转换,将部分外溢性收益转化为‘沉淀资产’,这样可以更好利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
培育新型投资公司,离不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楚序平建议,城投公司应该完善董事会的决策制度,配齐现场董事会,同时对城投的管理层依法给予授权,构建有效的集团公司发展架构。以上内容应该成为城投公司率先进行公司治理所探索的内容。
采访中,有城投公司负责人提出,目前公司正对标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正着力加强“行权能力”建设。对于“行权能力”的理解,楚序平认为,“行权能力”即打造卓越的董事会,落实董事会职权;打造卓越的集团,通过管控建设打造价值创造型总部。城投应该探索制定完善授权放宽管理清单,探索建立协同联动的合规管理体系,探索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督体系,这样才能打造最具有创新活力、最具有经营能力的投资平台。
在谈及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与城投公司的关系时,楚序平说:“国资管理的制度要不断深化改革,亦需结合投资平台公司特点。我认为,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明确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使命,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出资人赋予的功能使命定位来制定战略,要深化分类考核、分类核算。目前,央企已经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机制,地方国有企业也要实施‘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考核机制。”
对于未来城投公司的定位转向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原副主任,国家发改委研究员、中国城市中心副理事长,住建部专家乔润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投公司应该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从开发模式向运营模式转变,因为运营模式才能解决城市更新项目如何赚钱的问题。具体来看,一是通过运营前置,解决城市更新如何招商、招什么商、如何建设、赋予传统建筑哪些价值,开发什么产品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在项目前期确定产业组合与可变现的盈利项目,怎么盈利等问题。同时,城市不同片区的更新改造,是一个价值提升过程。功能价值的再赋能才是城市更新。在低效的资产上融入文化创意、价值观与时尚,创造出倍增价值,而这个倍增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核心手段就是运营。”
(编辑:何莎莎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