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与国米:联赛防守对比

2024-05-05   善者克终

原标题:阿森纳与国米:联赛防守对比

在联赛阶段,阿森纳和国米或许是五大联赛中最出色的防守球队。这两支球队分别是各自联赛中失球最少的球队之一。阿森纳在35场比赛中只丢了28个球,而国际米兰表现更胜一筹,在34场比赛中仅失18球,达到了五大联赛最佳的防守水平。受益于出色的防守端表现,国际米兰成功超越众多强队,并提前锁定本赛季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头衔。

然而,根据Whoscored网站的统计数据,从纯粹的联赛比赛数据来看,实际上阿森纳是五大联赛中保护球门能力最佳的球队。阿森纳只被射正77次,为五大联赛之最,而紧随其后的是国际米兰,他们被射正的次数为94次。

从数据来看,阿森纳的主帅Arteta和国际米兰的主教练Conte各有所长,已成为欧洲调教防守最擅长的教练之一,两位教练的风格截然不同。经历了上赛季被曼城反超的痛苦教训后,本赛季的阿森纳在防守端投入了更多精力。他们引进了Partey和Havertz加强中场,引进了Tapsoba取代未能成功引进的Koulibaly,同时在门将位置引进了Raya以提高控球能力。

随着赛季的深入,阿森纳的防守策略也作出了一些调整:赛季初,Partey负责单兵作战,Havertz主攻中场,导致阿森纳中场的硬度在英超一度无人能及;再加上Saliba和Gabriel这对顶尖的低位防守组合,阿森纳将压迫中场作为防守的重心。

然而,随着赛季推移,Partey在后场单干显然无法保持枪手的攻守平衡。因此,在赛季下半程,Partey和Eder组成双后腰,Havertz则被放到前锋位置,已进化过的Odegaard在中场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Partey的推进和Havertz在前锋位置上的逼抢能力的开发,阿森纳开始更多地投入高位逼抢和中场壁垒,在禁区外就消灭对手策动进攻的可能性。

相比较阿森纳,国际米兰的防守策略显得更加稳健。在上赛季带领球队杀入欧冠决赛后,Conte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守战术,并在本赛季延续了这种方式:球队采用5-3-2阵型,当展开高位逼抢时,国际米兰的三名中场会向前推进,配合Bastoni的高位防守,使得球队在中场获得人数优势。

无论对手采用三后卫阵型还是四后卫体系,国际米兰都有应对之策。Barrella会占据较前位置并与双前锋合作进行全场紧逼。如果对手采用四后卫,国际米兰的边后卫将压上到前线,协助双前锋围堵对方组织。面对有三个后腰的对手(类似上赛季的曼城),国际米兰将通过双前锋破坏对方的传球路线,中场实施全员盯人,有效地封堵了对手后腰的传球线路。

凭借强大的中前场逼抢,国际米兰轻松封死对手的前场空间,迫使对手快速将球传向前场,然后让由Achraf率领的后防线进行剿杀。然而在实际执行战术时,由于这套体系过于固化,球队难以有效对付对手的自由人战术。一旦对手在两条线之间安排一个自由球员接球并推进,国际米兰的防线就会变得被动。对阵擅长运用自由人战术的西甲球队时,国际米兰的战绩为1胜2平1负,这表明国际米兰的防守虽然强悍,但并非难以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