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筑梦想|在家乡,圆了“农业梦”
(速新闻记者 周妮)连日的晴朗天气带来了浓浓的暖意,广袤的宿迁大地上,万物正向阳生长。2月20日一大早,罗凯就“钻”进了丹参地里,“这茬丹参长势不错,再过两天就能收了。”看着地里的“宝贝”,罗凯开始期待不久后收获的那一天。
沾满泥土的鞋、小麦色的皮肤、憨厚的笑容,如今41岁的罗凯笑着说:“我现在算得上‘职业农民’。”
罗凯是宿城区龙河镇人,1982年出生的他,在上初中时就有一个“农业梦”。罗凯说,那时,村里家家户户以种地为生,他家里也有几亩地。“我们农村孩子小时候干农活多,小学、初中时放学后要割完牛草才回家写做业,晚上点着柴油灯摘棉花。” 生长在农村的他,对土地、乡野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栽水稻时,看着乡亲们将水稻秧从小塑料棚移到小水田里,再从小水田里移到大田里,不免为乡亲们感到辛苦。“如果能引进科技让种地更高效,乡亲们就不会这么辛苦了。”从那时起,罗凯就开始琢磨现代农业的发展。
2004年,罗凯大学毕业后去了四川做服装生意,在外面工作几年后回到了家乡。“那是2008年,26岁的我上有老、下有小,不再是漂泊的一个人了。”回到宿迁后,罗凯先后开过服装店,做过商场招商,干过工程施工,最终选择做农业。“兜兜转转,我最后还是回到了这片土地。”罗凯说。
“选择农业创业之路,除了想照顾家庭,还想用自己所学反哺家乡,带动乡亲们致富。”2017年,罗凯在宿城区龙河镇流转1000余亩土地开办了江苏绿冠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丹参、太子参、薄荷、黄芩、菊花等中药材。罗凯坦言,相较许多行业,农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收益慢,但他十分看好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想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走”上百姓餐桌。
罗凯用1000亩的土地种植碧根果树,并在树下套种蒲公英、丹参、黄芪等中草药,剩下的230亩地种植瓜蒌。基地还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用于药材风干、切片和烘焙加工。罗凯告诉记者,前两年由于疫情的关系,中药材市场很热,他的企业收获了不错的效益。一年四季,企业的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有力带动了近百名本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20万元的稳定增收。
科技是提高农业效率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罗凯十分注重科技运用和智慧农业的投入,他的企业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家院校、科研机构成功建立合作共建关系,通过借鉴先进经验有力提升了企业的中药材研发种植实力。除此之外,企业还新注册了“苏小主”“裕龙绿冠”等多个品牌,逐步成长为本地市场的龙头企业。
2021年,罗凯迎来了“新身份”。经过对罗凯的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的综合考量,市乡土人才评委会认定授予他“乡村振兴技艺师”中级职称。“成为了‘职业农民’,我更要好好干!”罗凯踌躇满志地说。
在家乡,筑梦想。罗凯告诉记者,他不仅有自己的农业梦,还有带动家乡走向振兴的梦。未来,他将立足于高效农业项目,积极扩大产能,带领更多本地百姓就业、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