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为痰中带血丝1周左右,家住新区的许先生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胸部CT检查发现,其肺部有斑片影,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后,患者咯血量明显增加,伴有胸闷、气喘,心电图提示房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关键教授查房时仔细阅读患者胸部CT片,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患者有肺栓塞可能,建议患者进一步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完善肺动脉CTA检查,果真在右下肺动脉分支发现栓塞。关键教授查看CTPA影像后,根据患者病情分级立即启动抗凝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关键教授说,急性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而深静脉血栓形成又是引起肺血栓栓塞的主要血栓来源,因此在临床上将上述两种疾病视为同一种疾病病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遂将其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急性肺栓塞人群中发病率并不罕见,典型的症状为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晕厥,不典型的可仅表现为咯血或者呼吸困难,因为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误诊、漏诊及诊断不及时,从而耽误治疗,有时可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关教授提醒,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重大创伤、外科手术、下肢骨折、关节置换、脊髓损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房颤、房扑、制动、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的情况,需高度重视有无急性肺栓塞的可能,需重点排查,及早发现——临床确诊后根据危险分层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溶栓或者抗凝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进行药物治疗,切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治疗过程中还需观察有无鼻腔、牙龈等出血情况)。
关于如何预防肺栓塞,不同人群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正常人群:避免长时间肢体不活动,乘坐飞机、火车等,时间隔1小时要注意活动下肢,防止外伤等;第二种,高危人群:对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需及时治疗,手术后尽量早下床活动,骨科关节术后常规药物抗凝;第三种,发生肺栓塞人群:特别是高危肺栓塞,需要及时就诊,予以溶栓治疗,肺栓塞复发者要长期抗凝,并且定期复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