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华为开发者大会,没有了往年那种悲壮的宏大叙事,终于回归到对产品体验细节的打磨上,所以站在消费者视角,今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明显要比往年几届更加有趣,更加实用。
有些媒体朋友在会后闲聊,不约而同认为,这次华为从广告视频、发布会风格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度怀疑,华为是不是换了市场部门?
但在笔者看来,鸿蒙1、鸿蒙2、鸿蒙3所肩负的夯实华为基本盘的使命已经完成,华为手机如今已重回国内前五、国内高端市场第二的行业地位。
正因如此,鸿蒙系统4.0就不用背负攸关华为生死存亡的沉重包袱,开始转为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升级,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也变得更加大胆、自信,极富进取心。
在本届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有几个技术点极其富有前瞻性。
首先亮相的,是华为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nearlink星闪,是鸿蒙生态的技术底座之一,对比传统无线连接,nearlink星闪在功耗、速率、抗干扰、连接数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根据余承东的口述内容分析,nearlink星闪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车机互联和智能家居。
以新能源车为例,星闪技术的应用,可以用无线连接来替代车辆内部一些线束连接。这也是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演进方向,用更好的无线连接技术来减少线束在新能源车当中的使用,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星闪会如何改变汽车制造,今年年底有望发布的问界M9,可能会回答这个问题。
早在2020年,华为就带头成立了星闪联盟,计划针对Wi-Fi、蓝牙、NFC等传统近距离通信的弊端,推出一个更先进的一揽子替代方案,包括星闪标准的制定、测试仪器、星闪芯片以及支持星闪的终端产品,按照计划,支持星闪的终端设备将会在今明两年大量问世。
只不过,为了维持用户的使用习惯,根据华为开发者大会的内容,华为手机在支持星闪之外,仍将支持蓝牙和Wi-Fi。
在华为发布星闪之后,紧接着亮相的就是由盘古大模型赋能的小艺助手。
华为盘古大模型正式立项的时间应该是在2020年的11月份,发布于2021年4月。其实这个时间实已经稍晚于国外的谷歌、OpenAI,虽然AI技术在当时的行业渗透率只有4%,但像是GPT-3、谷歌BERT模型都已经发布或正处在研发中。
但小艺是全球第一个由AI大语言模型赋能的智能助手!妥妥的遥遥领先!
而且与很多国外大模型不同,华为盘古一上来,就瞄准了多模态交互和具体行业的数据训练。
这一次,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我们能看到华为对生成式AI技术、AI大模型的应用思考,使得小艺具备模糊语义理解、复杂语义理解、多模态交互等能力。作为首个千亿参量中文语言预训练模型,在中文理解上,小艺自然要比国外大模型赋能的AI助手要更出色。
有两个功能,需要重点说一下。
首先,AI小艺具备长文分析能力,小艺可以通过学习手机中的文章,快速总结和整理文章要点。
这个功能对投行分析师、专业领域工作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比如说某某公司发了财报、招股书之类复杂又冗长的文字资料,你就可以使用小艺来帮你分析、整理、总结这些报告当中的要点,快速获取信息。
如果你是网络小说爱好者,小艺可以帮你看小说,快速总结、归纳剧情,帮你略过那些水字数的垃圾内容,各位要知道,长文分析能力不仅是ChatGPT、claude等AI工具主要功能,同时也是比较此类AI工具的重要参考指数。
目前尚不清楚小艺长文分析能力的上限是多少个Token,有知道的,可以在评论区告诉大家。
以上无论是星闪,还是盘古大模型加持的AI小艺,都只是华为开发者大会的开胃菜,真正的重磅内容是harmonyOS NEXT。
有些网友经常吐槽鸿蒙系统是安卓套壳,而根据已知消息,harmonyOS NEXT的终极目标就是替换掉所有AOSP(安卓开源代码项目),实现纯正的鸿蒙软件生态。
为了降低harmonyOS NEXT应用的开发难度,华为相继介绍了鸿蒙内核、方舟图形引擎的开发架构,要知道,苹果、微软都有自己的图形引擎,用来强化自身系统的技术领先,harmonyOS NEXT的发布意味着华为已经具备了与微软、苹果一样的系统开发能力。
发布会上,华为联合了网易,以《倩女幽魂》手游为例,展示了harmonyOS NEXT的图形引擎在游戏上的技术优势。
当然,这些只是非常初级的技术展示,harmonyOS NEXT的发展仍需要时间。
截止目前,目前鸿蒙底座已经有1亿多行代码,2万多个API。根据介绍,harmonyOS NEXT的目标,是在2025年适配top100应用,2027年,新的harmonyOS NEXT会与新麒麟旗舰平台一同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