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024-06-18   北青网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在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改善、“五一”假期等因素带动下,5月份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都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物价形势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

生产供给稳步增加。从粮食生产看,全国夏收进展顺利,今年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比较好,灾害发生偏轻,夏粮有望再获丰收。从工业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7.5%,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从服务业看,服务业增速回升,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从消费看,受“五一”假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618”提前开卖等因素影响,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9%。从投资看,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作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加快、拉动效应大,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从外贸看,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前5个月,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就业看,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环比、同比都有所下降。从消费价格看,5月份CPI同比涨幅与4月份持平,环比呈现季节性微降,降幅小于近10年同期平均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从生产价格看,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反映国内工业品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转型升级态势向好。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7%,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1-4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低碳化持续加力。1-5月份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32.9%。

刘爱华分析认为,从下一阶段看,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生产、需求、政策支撑等因素分析,经济有望继续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一些政策的出台实施时间还比较短,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地落细,相关政策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关注市场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数据显示,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4.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3%,销售额下降27.9%。

刘爱华表示,5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政策效应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些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下一阶段将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

5月份大城市就业形势持续向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外来户籍的劳动力就业也继续改善。5月份,外来户籍劳动力失业率是4.7%,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4.5%,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总的看,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就业基本盘不断夯实。5月份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当前我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下阶段,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创造更多新行业和新岗位,就业空间持续拓展。

CPI将继续温和回升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总体稳定。CPI同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7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4.6%,淡水鱼价格上涨3.3%,鲜菜价格上涨2.3%,涨幅有所扩大。鸡蛋、鲜果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8.5%、6.7%和5.1%。

刘爱华表示,从目前掌握的食品、工业消费品、服务等价格走势看,下阶段CPI将继续呈现温和回升态势。从食品看,随着应季果蔬大量上市,食品价格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从工业消费品看,总体供给充足,有利于价格保持稳定。从服务看,随着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恢复,服务价格有望继续回升。

本组文/本报记者董鑫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