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听 | 怎么激励被宠坏的孩子?

2021-03-22   中国网教育频道

原标题:阅听 | 怎么激励被宠坏的孩子?

来源 · 中国网小记者

作者 · [美国] 简·尼尔森

朗读者 · 中国网小记者刘千寻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群学生似乎能将每个老师都逼得发疯。当这些学生上二年级时,他们的老师一心盼望着退休。他们升入三年级时,他们的老师迫不及待地等着放暑假。

终于,四年级的老师对这些孩子做了一次出生顺序调查, 才知道这些孩子中85%是家里的老小。他们很多人,花大量精力来表现自己的“无助”,并寻求老师的特别关注。

四年级的老师利用班会取得了重大的改善: 通过提高这些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并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朱蒂穆尔是一位五年级老师。她发现,在阅读能力最强的几个小组中,老大和独生子占很大比例; 而在阅读能力最低的初级小组中,老小占很大比例。

她用录音机录下了她在每个读书小组里提问时学生反应的状况。在阅读能力强的小组里,所有的孩子都会举手,抢着第一个回答问题。而在阅读能力最低的小组里,孩子位则往往会表示他们没搞懂,需要更多的帮助。

穆尔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约翰,是她的读书小组中阅读能力最差的孩子。她有些担心约翰是否智商偏低,所以她帮助约翰的第一步是带他去接受心理测试。

随后,她和约翰做了一次生活上的面谈,得知他是家中的老小。更有趣的是,他有三个姐姐。老师还得知家里的每个人都称约翰为“约翰王”。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穆尔老师就可以对他可能受到的极度娇宠做出有依据的猜测了。

如果他从来没有体验过责任感,他怎么会想为自己做什么事呢?穆尔老师的预感得到了证实,她接到心理测试报告说约翰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穆尔老师和善地跟约翰谈了一次,告诉他说, 老师现在己经知道他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相信他在阅读能力最强的小组里也会做得很好。老师把他换到了一个阅读能力最强的小组,他果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当告诉约翰他的娇宠已经该结束时,穆尔老师的态度非常重要。 她没有以一种说教的口吻说“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她说的是“你有能力在那里做得很好。”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最恨父母对我们说“你只要努力就会做得更好”? 这句话背后的态度常常是说教或者失望。这种态度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丧失信心。

对绝大多数老大来说,老大做得可能不太尽人意的原因,在于因过于追求完美而造成他们过于紧张,以至于表现的没那么好。

另外,告诉排行中间的孩子说,只要他们努力就会做得更好,也可能会让他们丧失信心,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可能像已经在某一方面独占整头的哥哥姐姐做得那样好。

老小也不喜欢别人来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观念是惟有别人照顾他们时,他们才会得到更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穆尔老师对待约翰的方法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穆尔老师的做法很恰当—— 是一种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失望的态度。

《正面管教》

作者:[美国] 简·尼尔森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1月

-作者-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冶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朗读者-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中国网小记者 | 刘千寻

座右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天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跟着我们参加“21天打卡”活动,活动期间坚持打卡21天者,都会收到我们送出的小礼物噢!点击链接了解参与方式~#21天打卡活动#

赵羽涵(实习生) | 编辑

中国网小记者 | 出品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