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贵州人的寻根故事:我们的祖先到底来自何方

2019-12-01     宜丰会长大叔

现实生活当中,他们并无交集,但却在做着同一件事,寻找自己同宗的族人。

  袁仲斌今年41岁,他是贵州习水县人,在云南昆明读完大学之后,便留在当地成为一名律师。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影响,袁仲斌成为西南袁氏族谱编撰委员会执行副总编。这个过程中,他知道自己的先祖是袁世明,但却不清楚袁世明之前的情况,于是决定去调查了解。

  唐仲义是贵阳中医学院大二学生,家住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的他也是村子里几个唐氏家族中唯一的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唐仲义就接到爷爷交给自己的一项特殊任务,弄清楚自己的先祖到底是谁。


  于是,袁仲斌亲赴江西吉安调查,那里是他们的祖籍。而唐仲义则根据仅有的线索,通过网络查找是否还有同宗同族的人。

  本报通过这两人的故事,了解在日渐兴起的宗亲会和宗祠祭祀的活动背后,还有这么一群人,坚持不懈,用仅有的蛛丝马迹来寻根问祖。

 从贵州到江西寻根


袁仲斌是袁世明第26世孙。

  他所在的习水县共有74万人,袁姓有6万多人,是这个县的第一大姓。这里大部分的袁姓人,先祖都是袁世明。

  南宋年间,袁世明奉命派兵从江西出发,到达播州,攻打叛军,是为平南战役。袁世明在打赢这场战役两个月后逝世,葬于习水县罗汉寺。

  袁世明的子孙后代,在平南战役后便留下来镇守仁怀。

  从2009年开始,习水袁氏就开始启动族谱的编撰工作。经过三年,从先祖袁世明开始的家族脉络已经梳理得非常清晰。

  “但袁世明之前的先辈情况,却很多都不清楚。”袁仲斌说,鉴于此,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江西吉安。这里是习水袁氏先祖袁世明祖籍所在地,为了让族谱更加完整,必须要去调查了解。


  袁仲斌只要有空,就会从云南昆明赶到贵州习水,参加修谱工作和袁氏宗祠的修建工作。

  如此关心宗族事务,袁仲斌说这是受到三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他们都曾深入研究袁氏的家族文化。“父亲后来去昆明帮我带孩子”袁仲斌说,现在算是我接他的班。

  在袁仲斌看来,对先祖袁世明之前的谱系考查,必须慎重,而且要证据确凿。

  第一次到江西吉安,袁仲斌的进展并不顺利。

  当时是2012年8月31日,他在这里见到了中华袁氏文史研究会秘书长袁荣程,袁荣程手里的《乌石岗袁氏族谱》有2到18卷,但恰好缺少了先祖袁世明这一支系的第一卷。

  这意味着,袁仲斌这一趟白跑了。

“你上大学了,弄清楚先祖的名字”


  2015年,唐仲义考上贵阳中医学院。

  这在他的家乡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几个唐氏家族来说,是一件大事。为数不多的唐氏族人中,唐仲义是第一个大学生。

  唐仲义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为何会到这里来。这些问题,即使是唐仲义的爷爷也无法回答,此前,倒是留有族谱解答,但因为历史原因,族谱被烧毁。

  “爷爷只是隐约记得,我们的先辈是从桐梓一个叫‘放牛坝’的地方搬过来的,但先祖的名字却说不上来。”唐仲义说。

  “你上大学了,消息灵通,给打听一下。”爷爷嘱咐唐仲义。

  刚开始,我找桐梓那边的同学打听,但都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叫“放牛坝”的地方。几番打听,都没有结果。

  除了有放牛坝这个地理信息之外,爷爷还告诉唐仲义唐氏的字辈,“大林应时选,文有正春启,世仕恩德仲”。唐仲义正好是这里最后一个“仲”字辈。

  这个字辈信息,在唐仲义之后的寻根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村子里找到清朝的族谱

  两个月后,袁仲斌再次来到江西吉安。

  这一次,袁荣程通过努力,终于在峡江县获得第一卷。

  “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努力。”袁仲斌说,只知道是从一个村子里的农户家里找到的,经过仔细辨认,这第一卷还是来自清朝。

  第一卷详细记载了袁世明这一系父辈的情况,“从袁滋到袁武仲再到袁添平,所有情况都有记录。”袁仲斌说。

  袁仲斌说,这里的袁添平正是先祖袁世明的爷爷。

  “这一次寻访,袁荣程全程陪同,他是袁氏宗族文化研究的专家。”袁仲斌能想起的一个细节是,他看到袁荣程的家里,用整整一间屋子来存放来自全国的族谱,一有时间就会去搜集,但相比之下他家里的饭桌都是比较破旧的。

  “他几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家族文化了。”袁仲斌说。

  就在寻根过程中,有一块袁武仲的墓碑,为清朝时期重立。一年前,这块碑还只是半块,当地袁氏族人并不清楚这半块碑文记载的内容。他们在附近一个小路边,发现了另外半块石碑。“这是平时村民用来休息的地方。”袁仲斌说,谁也没想到这是另外半块碑。

  袁氏族人把两块碑拼起来,严丝合缝。完整版的碑文也就清晰可见,上面写着“宋进士吉州刺史显祖考袁公讳武仲”,后面还有包括袁添平在内的10多个添字辈后裔的名字。

  “到此为止,袁世明以上的先祖就很清楚了。”袁仲斌说,他这一趟没有白跑。

来源:贵州都市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TGFxG4BMH2_cNUgp2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