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咬指甲,家长千万别暴力制止,这些方法更有效

2019-06-05     蕾妈育儿经

文|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孩子小时候都有可能有很多坏习惯、坏毛病,咬指甲一定是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的一个,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是不是身体里缺某种营养元素才会咬指甲,所以不断给孩子补充营养,但是却没有任何改观,无奈之下,家长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强制孩子改掉咬指甲的习惯。其实咬指甲可能是一种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虽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帮助,但是如果不纠正,孩子很有可能会让手指受伤。

小慧的儿子今年5岁,从3岁开始,孩子就有咬指甲的习惯,刚开始小慧还没在意,觉得孩子大了这个习惯就会改掉,可是最近孩子咬指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手指变得很难看,而且有几次还咬出血了,指甲边缘变得层次不齐。为了纠正儿子的习惯,小慧用了很多方法可是都不管用。

有一次和其他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吃饭的间隙,有关小朋友指着小慧的儿子说,“这么大还啃指甲,都啃坏了。”小慧一看,儿子果然正在咬指甲,儿子看到小慧的眼神,赶紧把手从嘴里拿出来,小慧生气的打了儿子几下,“说多少次了不能咬指甲,你怎么一点记性都没有。”听到妈妈的斥责,儿子哭了很久。

从那以后儿子从没有在小慧面前咬过指甲,但是小慧发现儿子一个人呆着的时候还是会咬指甲,而且孩子变得不爱和别人沟通了。其实孩子咬指甲可能是因为内心焦虑、紧张,不少成年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会咬指甲,家长如果想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

家长的暴力制止只会吓到孩子,想要让孩子真的改掉习惯,下面这些方法或许更有效。

1、和孩子谈心。

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情绪上存在的问题,让孩子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每周都应该有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互动,提高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2、培养孩子的爱好。

孩子觉得无聊、焦虑、紧张的时候才会做出很多习惯性的动作,所以家长可以尝试培养孩子的爱好,让孩子的注意力从咬指甲转移到其它爱好上,比如可以让孩子学习弹琴、下棋、画画。

3、制定激励制度。

孩子都喜欢得到奖励,所以如果想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制定激励制度,比如每天咬指甲的次数不超过3次,就可以吃冰激凌等。这样的激励制度可以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改正坏习惯,所以更为直接有效。每隔一段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更改激励制度的内容,让激励制度可以长期发挥作用。

如果孩子出现了坏习惯,家长一定要耐心了解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然后对孩子进行引导,不要用训斥、打骂等方式来对待孩子,家长的耐心才是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最好工具。

你觉得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蕾妈留言,蕾妈将根据用户留言做出最专业的解答,用专业的知识为大家解决育儿过程中烦恼与纠结!

关注、转发、分享【蕾妈育儿经】文章,蕾妈擅长婴幼儿护理知识、儿童营养搭配、幼儿衣食住行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我是蕾妈育儿经,专业高级育婴师。专注于解决亲子成长中的问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OAaQWwB8g2yegND_0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