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卵巢早衰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且越来越年轻化,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围绝经期症状。
最近在微博看到一位博主发了这样一条内容:
这种现象临床称为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不育、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40岁以前卵巢早衰发生率为1%,30岁以前发生率为1‰,原发性闭经患者中卵巢早衰(POF)患病率为10%~28%,继发性闭经患者中POF发生率为4%~18%。
如果说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皇后,那么卵巢就是太后。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中的老大,卵巢长得像一颗葡萄,扁平的椭圆形状。卵巢拥有生殖(排卵)和内分泌(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两大功能,是女性散发“女人味”的基础。卵巢的年龄,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经历发生、发展、活跃、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但近年来,卵巢早衰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且越来越年轻化,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围绝经期症状。雌激素特征为高促性腺激素水平,特别是FSH升高,伴雌激素水平下降。一起来看看,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
年龄<40岁。
闭经时间≥6个月。
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血FSH(促卵泡生成素)>40mIU/ml。
卵巢早衰诊断标准的普遍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卵巢早衰得以发现和治疗。
不少女性有这样的困扰:大姨妈没有规律,而且量越来越少,甚至两三天就结束了,一包姨妈巾都用不完。
为什么这么年轻卵巢就老化了?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很多:
1.遗传因素
部分有卵巢早衰,或早绝经的家族史的女性,有着较高的家族遗传倾向,姐妹数人或祖孙三代都有可能患上卵巢早衰。
2.免疫性因素
当免疫系统发生异常时,会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比如破坏卵巢、卵泡或相关腺体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卵泡无法发育、成熟。例如“稳当当的C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就是最常见的卵巢早衰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结核杆菌等坏家伙侵入卵巢,引起卵巢炎症或者免疫性卵巢炎,容易发展为卵巢早衰。
4.精神因素
划重点,心情抑郁是卵巢早衰的高危因素。具有明显精神创伤,精神脆弱、敏感,经常因争吵而生气的女性,如果长期在这种情绪不稳、心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困扰和刺激下,导致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异常分泌,出现排卵功能障碍、闭经,严重者可能会发生卵巢早衰。
5.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失眠是卵巢早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的女性相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卵巢早衰。
6.过度减肥
过度减肥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急剧降低,雌激素合成不足,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现象。非自然闭经又会反过来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造成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
如何降低患上卵巢早衰的风险?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保持正常体重,积极锻炼,舒缓精神压力,放松心情,戒烟戒酒。
参考资料:
1:《妇产科学》第八版第三十三章第354页
2: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4期《卵巢早衰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约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