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拍!这样的电影看一部少一部

2019-09-09     场库
真敢拍!这样的电影看一部少一部

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213 部 每 日 一 片

“你不是在控制你的恐惧,你要努力摆脱恐惧。”

这是Alex Honnold在电影《徒手攀岩》里说的一句话。

Alex Honnold(亚历克斯·霍诺德),

美国攀岩大师,一名85后的加州大男孩,

他是第一个单人无保护攻克攀岩界“宇宙中心”——

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3000英尺高(约914米)的酋长岩的人。

有一部电影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创举的全过程,

并在第91届奥斯卡中,众望所归地捧走最佳记录长片的小金人。

盼星星盼月亮,今天它终于在国内上映了——

《徒手攀岩》

FREE SOLO



影片在获得奥斯卡奖之后,获得影迷们的巨大关注,

目前豆瓣已有超4万人标记看过,评分依然在9分以上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



许多人看完说,这是他们今年看过最惊险刺激、最“疯狂”的一部电影!

观影过程中一度肾上腺素飙升、心脏狂跳。

01

勇敢者的游戏


电影的预告片就让所有人倒抽一口冷气——

巨大的岩壁上悬挂着一个小小的人,正在艰难地向上攀爬。


电影《徒手攀岩》终极预告

说是悬挂一点也不夸张,从镜头角度往下俯看,岩石近乎垂直于地面,

他几乎在靠上肢的力量支撑整个身体。

岩石整体的凹陷与凸起,相对于人类的渺小身躯来说,是庞大而让人畏惧的。

而他是free solo(徒手攀岩),身上既没有绑绳索和安全带等防护设施,也没有任何机械类辅助攀登装备,

能帮助他的只有一双攀登鞋,和腰上一罐防滑镁粉,

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力。

他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专注,一旦打滑脱手,就会坠入脚下看不见底的深渊。

这位攀登者就是亚历克斯·霍诺德,攀岩界精英中的精英。

在2010年时,有一部时长24分钟的纪录片《孤胆绝壁》,

记录了他攀登两处地狱难度险壁“月光拱壁”“半穹顶”的全过程。

别人眼里的亚历克斯总是极尽所能,优雅灵动,精打细算,好像感受不到恐惧,

总之是一个碉到爆的家伙。

而徒手攀登酋长岩(El Capitan),是他的“终极梦想”。

他已经觊觎这块巨型岩石10年了,直到2017年纪录片拍摄时才终于攻克它。

这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体岩壁:

地势险峻,直上直下,有“最不可能被攀登的巨石”“攀岩界的珠穆朗玛”等令人闻风丧胆的称号。在整块高900米的花岗岩上,集合了数不清的经典大岩壁线路,它的表面经过河水洗刷,变得十分光滑,几乎没有着力点;攀爬时,整个身体只能靠两个小点支撑,最小的着力点只有2毫米,如果脚滑了,手支撑不了你……



在他之前,还尚未有人徒手攀登成功。

而死亡率高达50%的徒手攀岩,作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极限运动之一,

时刻游走在成功和毁灭之间。

它对挑战者要求极高,不仅身体素质和专业技巧要过硬,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也是决定成败的因素,

一旦决定踏上这条路,便无法回头,前方等待的不是登顶,就是死亡。

因此,它只是勇敢者们的游戏。

02

登顶的背后

世界上许多热爱这项极限运动的人,都已经为它付出了生命,

比如片子里致敬的那些徒手攀岩的大师——

而极其残忍的是,在拍摄《徒手攀岩》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意外发生,

那镜头就将完整记录他死去的全过程。

这给亚历克斯施加了许多心理压力,也给了制作团队难以言喻的压力。

这里要介绍一下《徒手攀岩》的幕后功臣,两位华裔导演——

《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金国威,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精英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他们是夫妻档,也是最完美的搭档。

两人合作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2015年的《攀登梅鲁峰》,

电影记录了3个登山伙伴一起前往环境恶劣的梅鲁峰的一次冒险,豆瓣评分9.1分。

因为金国威也是一位专业的攀登者,十分热爱极限运动,在大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full-time climbing dirtbag(全职岩棍),

所以能看到他对摄影独到的理解和把控,以及镜头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他将极限运动和摄影同时做到了极致,仿佛本就为此而生。

《徒手攀岩》则是金国威和妻子共同执导的第二部影片,

其实他们已经跟拍了亚历克斯10年,本想做成一部人物传记式的纪录片,结果中间得知了他要徒手攀登酋长岩的消息,

电影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长片,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观众选择奖 纪录片单元……

蜚声国际。

不同于金国威的专业攀登者视角,

伊丽莎白作为一个攀岩领域的“局外人”,更懂得如何从大众的角度,去讲述亚历克斯登顶背后的故事,所以她主要负责生活与情感的部分——

亚历克斯在山下的小房车里起居,做饭,不用碗而是直接捧着小锅子、用饭铲做勺子大快朵颐;

日复一日的训练、写“攀登日记”,不是记录自己看到了什么树和风景,而是为自己攀爬的过程、步法、心境变化复盘;

他“奇迹般”地恋爱,与女友的感情在磕磕绊绊中一点点变亲密;

以及万圣节朋友聚会,童年的记忆,偶尔也会感受到的压力和恐惧……

都让这个“大神”离普通人的距离更近了一些。

所以在看到他成功登上酋长岩顶端时,观众席自发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为他祝福。

除了导演,《徒手攀岩》的每位摄影师,真的是用生命在拍摄。

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攀岩,比独自攀岩要克服更多障碍,

为了确保拍摄顺利,还要尽最大可能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不让无人机、绳索妨碍他前进,

更不能因摄影组的存在,改变他原本的路线和思维方式,

整个摄影团队也是煞费苦心。

不仅需要提前上山固定好机位,开会确定意外发生时的应对方式,

在正式挑战时,更是要用绳索挂在悬崖峭壁上,跟随亚历克斯移动,

有时贴在岩壁上,有时双脚腾空,做出危险系数极高的动作,专业和敬业程度令人敬佩。


导演金国威在拍摄

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是,担任此片摄影师之一的安德鲁·贝伦兹,在今年3月突然去世了。

死因没有公布,但这位优秀的电影人止步于46岁的年纪,着实令人遗憾。

导演伊丽莎白在ins上发表哀悼,怀念这位“美好的朋友”,并感谢他为电影做出的奉献。

可以说电影前面做的所有铺垫,都在为最后攀登时的惊心动魄做准备。

正如亚历克斯攀岩20年来对自己严格的要求,都带领他走向登顶的巅峰时刻一样。

0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酋长岩


虽然亚历克斯只有34岁,但他攀岩已经有20个年头了。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查理就开始培养他攀岩,

可惜父亲在和母亲离婚后不久就去世了,没能看到儿子征服巨岩的那一刻。

攀岩是体力和脑力运动的结合,而无保护攀岩,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手脚在岩石上的小小支点,

像一场压上了全部身家的赌博,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死亡。

真敢拍!这样的电影看一部少一部

没人能保证自己会赢,只能尽可能地提升赢的概率:

做倒挂、引体向上,提高身体素质;

做好周密计划,算好攀登时间、季节条件、阳光照射条件;

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一遍一遍控制自己的动作来扩大舒适区,克服紧张情绪;

还要将内心装上坚硬的铠甲,这是他一直以来对亲密关系感到顾虑的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跟着直觉走,当然这份感觉也来源于千百次的演习、锻炼和规划。

亚历克斯说:

“我一遍遍经历恐惧,直到不再恐惧。”

“无论我做得多好,都还不够好。”

“我不要做一个幸运的攀岩者,我要做一个优秀的攀岩者。”

电影中,他的女友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

而他认为是取得成就。

在别人眼中,他做了前无古人的事情,伟大而疯狂;

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专注于自己的追求,站在了恐惧之上。

只是太过专注,太过纯粹,反而显得疯狂。

尽管这在一些人眼中是自虐、是毫无意义的,尽管有许多人问:“你为什么做这个?”

但那又怎样?他甘之如饴。

就像乔治马洛里在1923年,被无数记者追问“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回答的那样:“因为山在那里。”

挑战极限,游走在成功和毁灭之间,享受征服世界之巅的快感,需要理由吗?

最终,亚历克斯征服了他的酋长岩。

尽管在他自己的回忆中,那天完全没有感到恐惧,反而很舒服自在……

但看的人却止不住地手心冒汗。

攀爬过程的惊心动魄,登顶那一刻的酣畅,你可以自己去影院体会。

哪怕他为攀岩放弃了很多普通人的快乐,无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但那是他真正热爱的事情。

因为是这样单纯而执着的人,所以他的眼睛里总是有星辰。

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酋长岩。

愿你早日找到它,然后倾注全部心力和热情征服它,

相信我,你也会收获自己的极致幸福,和只属于你的星辰大海。


请转发文章,

致敬每一位不服输的勇士




你有什么 想实现的梦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JKqFG0BJleJMoPM4y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