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这就是我的故事,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是他给我的礼物。
——《美丽人生》
早在几年前,我看过《美丽人生》,我永远忘不了上面这句在片尾的旁白。如今这部经典作品4k修复版在全国上映,再次让我感触颇多。
《美丽人生》是一部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并主演的电影,在1997年意大利一经上映后好评如潮,在欧洲获得许多奥斯卡等奖项。23年的经典电影在中国上映后获得豆瓣评分9.5分的高分,位居榜单第六位。
这部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圭多与家人的故事。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幽默、乐观、善良的犹太青年,与教师多拉相遇相爱成家生下儿子约叔华。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纳粹的到来进入了犹太人集中营。在这个悲惨、恐怖的集中营中,圭多告诉约叔华这是一个积分嬴坦克的游戏。最终孩子生命和童年都得到了保护,妻子也逃了出来,但圭多惨死了。
当约叔华和妈妈多拉相遇的时候,他说"我们赢了。"那时候年少的他还不懂爸爸已经牺牲了。而当在片尾说出上文那句旁白的他已经长大甚至年老了,他深刻明白那是父亲给的礼物。
至于这个礼物是什么,约叔华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礼物对约叔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是十分珍贵的。而之所以圭多能给约叔华这个礼物,与其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我将以《美丽人生》为例,我将解读影片中家长心态的三个方面,以及这样的心态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影响。文章的每一部分我都会结合整部影片的相关内容,再谈谈我的一些感触和启发。
家长豁达的人生观,不仅自己从容面对,也使得孩子更从容面对困难
圭多一直都是个乐观、幽默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比如他因为犹太人和外乡人的身份,去申请书店营业的时候被歧视最终开不成书店。但他一点都不灰心,转身就热情地投入到服务业中。他凭着真诚、热情、幽默受到客人们的欢迎。再比如,在圭多叔叔马被涂上绿色并写上"小心,犹太马"之后,叔叔劝圭多要小心点的时候,圭多幽默地笑着说:"找我麻烦?怎么找?顶多把我剥光猪,涂上'小心,犹太侍应'"。
这样的圭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会热情地拥抱生活。他这样的生活态度,不仅仅使得自己快乐生活,也感染了身边人,包括荧屏之外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圭多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在孩子面对纳粹的歧视、集中营的残酷的时候,发挥了极致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圭多一直都是乐观豁达,所以在与孩子共同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表现得如此从容不迫。
当孩子一脸认真问为什么"犹太人和狗不能进内"时,他豁达、幽默地说:"他们不欢迎犹太人和狗,那处有五金铺不欢迎西班牙人和马进去,再前面点有间药房有个中国人向拖着袋鼠进去,不行,华人与袋鼠不准入内。我们也要贴个牌。"
当孩子进入集中营后,圭多为了让孩子相信这是一个游戏,就站在军官旁边做翻译为孩子解说游戏规则。在集中营过程中,圭多在干完劳累的苦力活后,回到集中营依旧告诉孩子"今天得了多少分"并奖励孩子自己唯一的面包。在纳粹逃跑前夜,被抓到且即将枪毙的圭多路过铁箱,为了让孩子继续相信游戏就滑稽地大踏步走起来……
影片中许许多多情节都表现了圭多作为一个人的乐观豁达,也表现了圭多作为一个父亲一位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乐观豁达。尤其是在进入集中营后,不难否定圭多心中是有一丝丝恐惧、悲伤的,但他依旧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如此云淡风轻,不得不说他心中的豁达乐观给了他巨大的勇气和帮助。所以在临死前,他还能如此从容不迫地表演给孩子看。
而孩子能从恐怖的集中营存活下来,没有父亲是办不到的。首先,父亲表现得从容不迫,孩子也便相信这真的是游戏,所以也能够从容且勇敢地熬到战争结束,在阴暗潮湿的集中营一个人待一整天,在硝烟弥漫的情况下在铁箱子里待到一个人都没有。接着,父亲在孩子不想玩游戏时告诉孩子坚持就会赢,这也便让孩子真的坚持到最后。
如果换做另外的家长,在如此动乱的时代下,可能已经自己慌了,或者哭哭啼啼又或者暴躁难耐。这样状态的家长很难有勇有谋解救不了孩子,所以最后不管自己怎么哭或者抢,孩子只能被送去洗澡最后被毒死。这样的状态与心态有着极大的关系。且不谈在那样的时代,就是现在的时代,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生活烦躁不已,告诉孩子自己的苦又或者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如此一来孩子又怎么会有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呢?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才能拥有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呢?
首先,学会懂得处理自己情绪。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不是一下子就能塑造而成,但凡是都有第一步。对待人生的态度大多数是由个人经历和个人认识造成,消极的人生态度中充满了消极的情绪。所以我们先到懂得处理这些消极的情绪,最后对事情或者世界形式新的认识,进而慢慢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另外也为了给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也先应该学会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并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将对工作以及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
关于如何处理情绪,就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或者通过跑步、听音乐等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通过深呼吸冷静等方式认识自己的情绪,最后通过寻求帮助等方式解决情绪的根源即引起情绪的问题或者事件。
接着,多阅读多交益友提升认知。除了通过处理情绪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朋友提升认知。常常我们活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就容易形成狭隘的人生观。当我们一旦打开书本或者通过好的朋友打开新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就会受到冲击从而形成更高级的认知,又或者悟出生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等这样积极的想法。
最后,不要吝啬对自己的夸奖和鼓励,也不要吝啬对别人的温柔和宽厚。有时候人越是对自己鼓励,就越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提倡"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对自己微笑。"另外,我们对别人多些温柔和宽厚,心情也会多些舒畅,别人对我们也会多些温柔与宽厚,我们心情就更加美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家长积极地给伴侣带来惊喜,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心有快乐
圭多或许因为总是热情拥抱生活,所以总会积极地给伴侣带来惊喜。一句"早安,我的公主"就充满着浪漫,假扮督察混进学校逗多拉笑,牵着"犹太马"英雄救美地将多拉接走,以及婚后在集中营的时候冒险去播音室说了一句"早安,我的公主"并播放他们的定情歌曲等等事情,都在表明这位父亲对妻子浓浓的爱意,尤其在集中营广播的行为不仅是惊喜更是贴心地让妻子放心。
在这一旁的约叔华虽然还小不懂爱情,但是他能确切地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快乐和幸福,更能感受到自己身处在幸福的家庭的中。他虽然调皮,但是他在集中营中并不会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而大哭大闹,因为爸爸妈妈已经给足够他安全感和幸福感,他就一直认真地玩游戏,所以他才能顺利地待到最后。
如果夫妻不合、家庭不幸,他可能就不那么坚强勇敢,一个人玩一会游戏觉得不快乐觉得孤独,就会跑出集中营去找爸爸妈妈。这时候,他肯定会被军官发现而被杀害。所以,幸运的是,在圭多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妻子的和善的态度下营造出来的良好家庭氛围,使得约叔华心存快乐,不怕父母离开而勇敢地一个人长期待在集中营里。
家长积极维护孩子的童真世界,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心有净土
电影后半部分中,都是圭多在用自己的想象力为约叔华营造一个"游戏世界"。虽然是谎言,但真是这个善意的谎言让孩子免受伤害,包括心灵上的伤害。
首先,圭多以孩子世界为中心,积极维护孩子的童真。约叔华五六岁的年龄,心中还有对这个世界充满童真的认识。圭多没有以自我为中心告诉孩子这是集中营,而是以孩子的心中世界为中心,因为孩子喜欢玩游戏而且喜欢坦克,所以告诉孩子这是个游戏。一来很符合孩子的世界认知,二来也使得孩子不再这么恐惧周围的人与事,间接地给孩子勇气去面对陌生的环境。三来顺利帮助孩子幸存。
其次,圭多尊重孩子的决定,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不管孩子不喜欢洗澡还是孩子不想玩游戏,圭多都会尊重孩子的决定。尤其是约叔华不想玩游戏想离开集中营的时候,圭多一面表现出收拾东西走的样子一边告诉孩子"可惜了我们是第一名"。这样的尊重,近一点地来说就帮着了约叔华躲避了"洗澡被毒死",远一点来说就使得他形成独立人格,
无论是积极维护孩子童真还是尊重孩子决定,都让孩子心中存有净土。前者让孩子依旧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至少不会带着仇恨、悲伤活着下去,后者让孩子不害怕被权威、势力压迫,其实也是间接地帮助孩子形成乐观豁达的价值观,有可能约叔华以后就像圭多生前一样不畏权势地说"谁会找我麻烦?"
结语
《美丽人生》中,圭多给约叔华编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但这个童话不像其它童话那样简单,而是确确实实地给约叔华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总教孩子生活要积极乐观,却忘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是参与进去了的。所以只有我们心态积极乐观,孩子在成长路上才能更勇敢甚至更有智慧。总之,家长的心态对孩子成长有着必然的联系,不仅仅是对人生、工作的态度,还有对待家人、伴侣以及孩子的态度。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GomfW8BMH2_cNUgKB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