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富集团高利贷疑云 用户频投诉 孙雷是在赶鸭上架?

2019-08-15     首条财经

导 读

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频频雷声中,打碎了一干互金企业的光鲜外衣。

裁员不断、倒闭潮起、暴力催收、砍头息,一个个乱象问题,摩擦着市场忍耐线,更刷新着各界认知。内忧外患下,该如何突围呢?

这是一场时间赛跑。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救赎之战。拍拍贷、和信贷等已先期上岸,如今,玖富集团也要来“闯关”,且信心满满。它会成功吗?

作者:南衡

来源:首条财经——首条研究院

不消停的互金业,又有搅局者。近日,玖富集团抛出了大瓜。

美东时间2019年 7月25日,玖富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玖富集团拟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申请ADS上市,最高募资金额为1.5亿美元。此次IPO的承销商分别为瑞士信贷、海通国际与玖富证券(9F Primasia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玖富集团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前期主营业务是向传统金融机构销售IT系统,2014年推出悟空理财,开始涉足P2P业务,通过首创的社交营销、送体验金等方式在业内迅速崛起,平台累计用户超4600万。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玖富集团旗下拥有玖富普惠、悟空理财、玖富钱包、玖富万卡、玖富证券(香港)等多个品牌及产品,是一个行业领军级企业。

不过,严监管下,这家领军企业也不断露出问题底裤。选择此时赴美上市,是一种明智之举吗?

图片来自网络

股东结构不详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玖富能够拥有目前的规模和行业地位,离不开其持续且强有力的融资能力。

据玖富集团招股书显示,公司成立至今已获5轮融资。

2015年获得IDG、SIG、唯品会创始董事长徐宇、光捷基金等1.1亿美元A轮投资;

2017年7月19日,获得Cin大9F投资基金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7年11月7日获得江南春旗下JAS投资基金的5350万美元的C轮融资;

2018年2月23日获得FAMOUS GROUP和Plentiful International两大产业基金的6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2018年9月20日获得SBI香港集团2000万美元的E轮融资。

后四次融资,以优先股融资1.69亿美元,普通股融资2.34亿美元,共计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A轮融资,招股书中未出现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和顶级VC IDG资本。

并且,在 IDG资本和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的官网投资组合列表中,也均未发现玖富集团。

另一方面,玖富集团显示的股东结构也比较复杂。

目前,玖富集团的股份主要由创始团队掌控。

招股书资料显示,IPO前,玖富集团创始人兼CEO孙雷为最大股东,通过Nine F Capital Limited持有77,526,8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9.1%;任一帆通过Nine Fortune Limited持有43,583,4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23.3%。

据招股书披露,Nine F Capital Limited的受益人为孙雷及其家人,可并未披露任一帆控制的Nine Fortune Limited受益人是谁。

此外,唯猎资本创始合伙人肖常兴,通过DFM Capital Ltd.持股比例为7.4%,为第三大个人股东。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通过JAS基金持有股份5.7%,后者为江南春全资拥有,同时也是玖富集团的第四大股东。

除此之外,集团高级副总裁、集团首席财务官、玖富国际首席执行官林彦军持股比例1.3%;联合创始人、集团行政总裁、集团首席风控官刘磊持股比例为2.3%;集团总裁杨晓军持股比例为1.6%;集团高级副总裁、集团首席市场增长官李治军持股比例为1.1%。

不难发现,对于估值及机构股东具体占股比例等关键信息,玖富集团在招股书中并未详细披露。这也引发外界暗藏猫腻的质疑。

变相“砍头息 ”

大量融资背景下,玖富集团获得了迅速发展,其财务数据也表现尚佳。

招股书显示,2016至2018年,玖富集团营收分别为22.61亿元、67.42亿元、55.57亿元,其中2017年营收发展迅速,同比增长198%,而2018年同比下降17.58%;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7.24亿元、19.75亿元,2017年和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347%和173%。

2019年第一季度,玖富集团实现净收入1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1%;净利润为5.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玖富集团业绩表现良好,增速却逐渐放缓。一方面受国内市场环境影响,另一方面表明玖富发展逐渐接近顶峰,短期难有所突破。

招股书显示,玖富集团的收入由促成贷款服务费、贷后服务费与其他收入三部分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8年,来自“贷款服务费”(包括贷款便利服务费和贷后服务费)的净收入分别为22亿元、65.3亿元、53.2亿元,占总净收入比例分别为97.3%、96.9%和95.9%。

2019年第一季度,玖富集团的贷款服务费达到10.42亿元,占总营收的86.6%;贷后服务费和其他收入分别达到8125万元和7993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7%和6.6%。

不难发现,贷款服务费是其营收主力。只是,这样的亮眼业绩,有多少是侵害用户利益、粗放甚至违规经营的结果呢?

一些迹象表现,玖富集团在扣取及计息方式上,似乎存在多处“灰色地带”。

来看看客户的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玖富万卡的投诉有2754条,投诉内容主要是阴阳合同、高利贷、砍头息等嫌疑问题。

如2019年7月12日,消费者“waajfje8724“在黑猫投诉称,本人于2017年11月24日在玖富万卡借款18000元,而且强制分为24期还款。当时有优惠券实际到账18060元,但是借款合同显示借款金额为30330元,至今已还款26919.39元,且平台变相收取参保费2068.65元,贷后服务费2881.35元,撮合服务费2915.6元,合计收取服务费7865.5元。

2019年7月27日,消费者“仨仨三三“在黑猫投诉称,我在玖富万卡app里贷款,显示可贷6000元,于是就贷了6000元,结果放款7800元,同一时间就划走1800元,实际放款6000元,但在app里显示我一共12期欠款8千多。咨询客服后,客服却说1800是保险费。

2019年7月28日,田先生也投诉称:“玖富,通过假贷款合同虚增贷款金额,将高息变相为各种费用诱使客户进行费用分期,将费用分期签署贷款合同。我在平台贷款被套路贷,当时借款15300元,然后被签订2份合同,一份15300元,一份借款协议3118.91元,其中3118.91元我本人根本没有借也没有收到。现在已还款2期3362.38元,提前结清仍需还款15556.1元,其贷款利率远超国家规定。”

玖富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的部分贷款便利服务费和贷后服务费是支付给第三方机构或仲裁服务机构的。因此,借款本金发放至借款人时,借款人须同时缴付各项服务费。如果我们的上述行为被监管机构视为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等费用的行为,我们可能需要修改现有运营模式并面临高额罚款,并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玖富集团的上述行为,疑似变相收取“砍头息”。

相关资料显示,砍头息是指金融机构在向借款人放款同时,在本金中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

这种违规操作,一直是监管重点。

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禁止各类机构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

高利贷疑云

玖富集团超高年利率,也让不少用户叫苦不迭。

据媒体报道,玖富万卡在借款协议中的年利率基本处于8%至12%间,但该利率值是按包含各项附加费用后总金额为本金核算的。并未按相关规定,将上述费用计入借款人的综合资金成本统一折算。因此,上述利率值远低借款人还款的实际年利率。

由此,玖富频遭消费者投诉。

2019年7月22,消费者“去野1yL”在黑猫投诉称,本人于2017年5月25日在玖富万卡上借款两笔,一笔为:人民币金额47000元,分36期,每期还款金额为2715.56元,至今已还25期,共还款额67889元,剩余还要还29871.16元。另一笔于2016年12月03日发起结款人民币金额20000元,分36期,每期还款金额为1155.56元,至今已还31期,共还款额35822.36元,剩余要还5777.8元。显然,这两笔贷款已超国家规定利率,比高利贷还狠。

2019年8月1日,一匿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称,我在玖富万卡平台借款9500元,最终要还款13908元,年利率远高国家规定36%以内,达到41%以上,属于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高利贷,我在该平台一共有3笔借款,分别为470.55元18期、192.65元12期、129元24期,一共借款9500元,需偿还连同服务费在内的本金加利息一共13908元,平均单笔借款年利率超41%。

上述超高利率,已有高利贷的嫌疑,不断摩擦市场底线,更挑战法律红线。

不过,这在玖富的招股书中却是另一番描述:2016年底至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循环贷款产品年利率在7.0%至16.0%,加权平均年化利率分别为11.3%,10.4%,11.5%和11.5%。与此同时,非循环贷款产品(不超过48个月)贷款年利率在6.0%至19.0%,加权平均年化利率分别为11.4%,9.0%,9.3%和10.5%。

其在招股书中还表示,截至公布招股说明书之日(7月25日),公司不存在继上述《通知》公布以来发生的,综合年利率高于36%的贷款。

一方面,是用户的频频实锤投诉,一方面,是玖富集团财报里言之凿凿的合规数据,究竟谁在说谎呢?

事实上,《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已经指出,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各项贷款条件以及逾期处理等信息,应在事前全面、公开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关风险。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在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肖飒说,按照《民法》逻辑无法保护受害人权利,必须通过《刑法》来对相关平台或人员进行制裁。也就是说,该类案件属于公诉案件,老百姓需到公安机关报案解决,如果在催收过程中遭受暴力等情况,也可报警。

魏天贵律师也表示,无论金融机构以何种费用形式呈现借款人的资金成本,借款综合年利率高于24%的都属违法。按照以上最高法相关规定,玖富现金贷综合年利率已破24%的司法保护区间,甚至超法律规定的36%红线。

图片来自网络

业务受阻

看来,玖富集团的高利贷疑云,仍有待时间做答。真相如何,也是其一大不确定性看点。

姑且先抛开上述问题,聚焦其业绩,持续性也存在不确定性。

鉴于监管日趋严格,各平台活跃度大幅下降,玖富集团的业务也呈下滑趋势。

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玖富集团贷款余额分别为154亿元、457亿元、520亿元,2017年和2018年,同比增长幅度分别196.75%、13.79%,2019年第一季度,玖富集团贷款余额增加到553亿元。

一方面,贷款余额增加,加大了公司流动性风险,如果无法如期回款,将会增加平台压力,甚至导致崩盘。

另一方面,行业洗牌之下,2017年后,玖富集团贷款余额增速放缓,平台放贷规模受到约束。

相关数据显示,在贷款人数量方面,2016年人数为130万人,2017年暴增至360万人,2018年活跃借款人数为230万人,下降36.3%,2019年一季度减至60万人,减少40%。

在投资人方面,2016年人数为70万人,2017年增至120万人,2018年为90万人,减少28.6%,2019年一季度为30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31.1%。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活跃用户大幅下降,玖富的获客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玖富新增单个出借人的成本分别为33元、132元、204元和324元;新增单个投资人的成本为163元、353元、655元和312元。

并且,玖富营销成本占总运营成本比重持续走高。

2016年至 2019年一季度,其营销成本分别为11.68亿元、22.44亿元、17.46亿元、3.49亿元,共计超过52亿元,占当期运营成本的比重分别达62.7%、38.5%、52.2%、48.7%。

另外,招股书中,玖富还指出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

例如,目前没有明确定义的计算年利率和费率方法,如果公司目前收取利息和相关费用的做法,被确定违反了上述通知,那么公司声誉、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将受到不利影响。

竞争激烈

从行业来看,利空因素也在增加。

据苏宁金融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已上市的互金平台中,2019年第一季度,趣店收入21.4亿元,净利润9.98亿;宜人贷净收入19.83亿元,净利润3.72亿元。

据拍拍贷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7.03亿元,同比增长60.16%。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54.52%。

显然,对于上述竞争对手,玖富集团似乎并不占优势。

玖富面临的对手并不只是拍拍贷,宜人贷等同类型企业。其他流量巨头也正在布局金融贷款投资业务。

比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京东白条,微信微粒贷、百度金融等,虽然这些巨头并未全力发展,但是通过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挂钩,还是分走许多客户,侵占玖富集团等互金机构的业务版图。

并且,相关资料显示,蚂蚁金服已获得香港金管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并计划新成立一家公司以申请金融控股牌照。

而且,度小满也用4.5亿参股哈银消费金融,持股30%,在2019年5月,率先拿下消费金融牌照。

可以预见,新老竞争日益严峻,行业已处红海。本已显出问题颓势的玖富集团,日子会更加艰难,何去何从呢?

纵观行业,自2018年众多p2p平台爆雷后,国家就加大了对互金平台的管理,包括玖富集团在内的诸多互金机构,发展逐渐放缓,公司业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

更值关注的是,出海上市后,就一定能有好日子吗?

从其他平台的现实表现看,并不乐观:一些企业股价大面积跌破发行价。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除了宜人贷外,另外18只互金中概股均处于破发状态。其中,上市时间较早的敦信金融、中国贷款、信而富累计跌幅已超90%。

而且,在上市热潮中,折戟的企业也不是少数。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4月和12月,P2P平台爱钱进的母公司凡普金科,以及联想控股旗下的正奇金融,分别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但两者都在6个月后,与资本市场失之交臂;泰然金融和合众e贷,随着更多财务信息披露,净利下滑、投诉增多等消息不断被曝出,上市之路也是风云飘摇。

另一方面,平台业务端也是压力不小。流动资金和用户活跃度正受到影响。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止 2019 年 6 月,累计 P2P网贷平台 6618 家,正常运营的仅844 家,近90%的P2P网贷平台退出或转型。

种种利空之下,考验着玖富集团的风险驾驭能力、更拷问着其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面对种种内外不确定性,玖富集团的上市之举受到质疑,能有多少投资者买单呢?

图片来自网络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表示,站在互金机构经营角度,风险和不确定性一直都在,且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这种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所以企业永远等不到所谓的最佳上市时点。另一方面,上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阶段性验收和变现,到了一定经营阶段,股东、管理层、员工甚至市场会从各个方面施加影响,促使企业走上IPO之路。

敬畏心缺失

上述专家的言论,有一定道理。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频频爆出的投诉问题,暴露出玖富粗放收割市场、野蛮发展的严重问题。背后显示出核心竞争力的薄弱、基本责任感、敬畏心的缺失。

这样的企业上市,看来创始人孙雷实在有些赶鸭子上架。由此带来的种种野蛮、不合规打法,摩擦着消费者、监管层忍耐线。更与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调性不符。投资者,能容忍这样吃相难看的企业吗?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GOGlmwBvvf6VcSZy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