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的“仁德”吗?长坂坡为了自己活命,选择丢掉全家性命

2020-07-09   煮酒君

原标题:刘备真的“仁德”吗?长坂坡为了自己活命,选择丢掉全家性命

有句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之所以搬不走庙,无外乎其与人相比不灵活,难移动。而若按照这个逻辑,那在刘备的逃亡队伍里,也有不少难搬走的"庙"——毫无战斗力的女性亲属和年幼的儿子。

建安十三年(208),如今的湖北省荆州市当阳,紧张的气氛逐渐弥漫到各个角落。刘备率一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和一些刚来投靠的平民匆匆撤离。许多荆州人还在观望,思考要不要跟随刘备离开。而曹操派出的精锐正向刘备步步逼近。

刚刚经历了刘表辞世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动,刘备此时是毫无轻松可言的。他想趁乱从没能力的刘琮手里夺过荆州,可又担心自己这点人马之后守不住这胜利果实。诸葛亮建议他先离开这是非之地,以保存势力,可刘备又着实眼馋荆州这块要地。于是犹犹豫豫的刘备,甚至在撤离期间绕道去荆州向刘琮喊话,希望对方支持自己。

刘琮当然是不愿给刘备当手下的。刘备的喊话便没了作用。不过于刘琮试图拉拢的曹操而言,刘备的这个举动就是把自己夺取荆州的念头放上了台面。为了不让这个对手获得荆州这块宝地,曹操当机立断,派亲信曹纯率虎豹骑追击人马不足还有大量平民"拖后腿"的刘备。

曹纯所率的虎豹骑,可谓是三国时期的一支"特种部队"。如此一支精锐要"悄无声息"地追上刘备的大部队,实在是太容易。是故当刘备与虎豹骑在长坂相遇时,刘备几乎毫无准备。

一支散乱,人员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且缺少甲胄的军队,与一支装备精炼,人员精简,还主动出击的部队,谁胜谁败一目了然。在一片混乱之中,刘备只来得及带着张飞、诸葛亮等数十亲信逃出包围。而他的家眷,在此刻就成了难以搬走的"庙"。

被刘备丢下的,有他后来的皇后甘夫人,有他后来的继承人刘禅,还有几个女儿和妾室。而因为赵云此时已是刘备的亲卫军,负责保护刘备及其家眷的安危,所以作为家族传人的刘禅和他的母亲甘夫人被赵云奋力救出。可刘备的两个女儿,却在父亲的遗忘中成了虎豹骑的俘虏。

"女性不重要",这在战争无休无止的三国时期几乎是男人们的共识。所以曹操尽管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却并没有得到什么可以用来威胁刘备的"筹码"。于是这两个女儿,被曹操随意地赏赐给了捉住她们的曹纯。

曹纯是曹操的亲族,也是他的心腹,是曹操极其欣赏的一个武将。所以好像把刘备的两个女儿送给曹纯,而不是简单地送去军营做营妓,已经是刘家姑娘的幸运。可此时的曹操,已经年近四十了啊。

刘备的女儿会跟随父亲一同撤离,自然是因为她们尚且待字闺中。那么她们的年龄应当也就十几岁。于是曹操让十几岁的黄花大闺女去服侍近四十的曹纯,这就成了在羞辱刘备。恐怕也是因为想到了这层原因,刘备在经历了长坂坡一役后对丢了两个女儿只字不提。

而刘备没动静,曹操就又觉得把刘家姑娘赏给曹纯还是太"含蓄"了。建安十五年(210),曹纯辞世,曹操便把两个刘家姑娘接到了自己身边。这下,无论曹操对两个姑娘做没做什么,刘备的颜面都是被"踩"在了曹操脚下的。

女儿虽不是刘备的继承人,但也顶着刘备的名号,可如今她们却被曹操玩弄于鼓掌。刘备当时就是心疼女儿,也实在是丢不起脸。

其实除了刘备为了逃亡而抛弃子女,他的先祖刘邦也干过。在彭城之战后,刘邦曾被项羽打了个措手不及,以至于最后只带着嫡长子刘盈和嫡长女鲁元公主,在夏侯婴等人的保护下乘一辆车逃出。

因为人多马疲,刘邦的撤离速度并不快,项羽的追兵在身后时隐时现。所以刘邦觉得一定是两个孩子拖了后腿,想把他们丢下车以提高车速。他也真的这么干了,如同往后的刘备一样。可忠诚于刘家的夏侯婴却觉得孩子是无辜的,且是刘家的未来,所以刘邦数次抛弃两个孩子,他就数次把他们"捡"回来,最后直接挡在刘邦和孩子们之间。而刘邦最终也接受了夏侯婴的劝说,以自己的安危为代价保护了刘盈和鲁元公主。

要说刘备在撤退时没人劝说他带走家眷吗?恐怕不是。刘备先前之所以得到许多荆州百姓的追随,就是因为人们认为他德行高尚而确有实力。如果刘备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命就愿意丢掉全家的性命,那他的"高尚"从何说起?

可就是在这样考验人性的危急关头,刘备不仅放弃了两个女儿,更放弃了刘禅这个儿子。此举如此自私,甚至都违背了古代重视家族传人的社会观念,也怪不得刘备后来不愿提起了。不然,他"弘雅有信义"的"人设"还怎么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