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属于啮齿目豚鼠科。全身都有短毛,其体型似猪,短粗、身圆、颈部和四肢短小,显得矮胖,体长大约为22。535。5厘米,体重大致在400700克之间。豚鼠不能登高,其牙齿能不断地生长,前肢四趾,后脚三趾,趾上的爪短而锐利,两眼明亮,耳壳较薄,且血管鲜红明显,上唇分裂,无尾。野生种类分布于南美洲北部,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向南到巴西和阿根廷北部。它们的栖息范围广,从多岩石的地区到大草原,并遍及沼泽地带和森林边缘。三五成群的豚鼠野外掘洞穴居。豚鼠胆小温顺但机警,多在黄昏出洞觅食,以各种植物为食。现已成为实验饲养动物和家庭宠物。幼小豚鼠和雄豚鼠均追逐雌豚鼠。饥饿时,它们经常发出“吱吱”尖叫声,喜群居和安静环境,对刺激反应非常敏感,包括出现异形物体,温度、声音和颜色的变化等。它能听到的音域较人类要广得多,能识别11种不同的声音。
豚鼠较温顺,既不咬人,也不会用爪抓人;对于人类,它没有什么抗拒的本领,唯一的手段是逃跑。豚鼠的耳朵和四肢短小,它不能跳跃,也不能攀爬,但生性喜欢活动。除了饥饿能发出叫声外,公豚在求偶时,边追逐母豚,边发出“嘟噜嘟噜”的低鸣声;公豚之间的打架,双方都表示出“咬牙切齿”状,牙齿相碰,发出“格格”的响声;个别成年雄豚尚能发出“秋秋”的鸟鸣声,是一种愉快满足的表示,当听到异常声音时,它们还会集体发出“咕噜”的警戒声。豚鼠的寿命一般为45年,或有67年,也有记录可以存活8年。其怀孕时间较长,胎儿发育完好。仔鼠出生即已全身披毛,耳竖起,门齿齐备、眼睛睁开,即刻能跑,几小时后能吃柔软的饲料,豚鼠的生长发育速度也比较快,五个月就能达成熟期。豚鼠的品种较多,可以分为英国种、荷兰种、喜马拉雅种、南美洲种、阿比西尼亚种和秘鲁种等;根据毛的特性不同,又分为短毛、硬毛和长毛三种。
荷兰种琢鼠被毛紧披有光泽,它的部分毛色为白色,部分为褐色、蓝色或灰色,这一种豚鼠的白色具有一定的特征:豚鼠躯干的前部、前肢、头部和后腿脚掌为白色,所以又称之为白裤脚。这种豚鼠的。特点主要有:繁殖力强,带仔好,抗病力强,性情活泼而温柔。喜马拉琢鼠嘴脸为黑色或黑褐色,嘴脸的上部为深黑色,耳朵、前后肢以及豚鼠的阴囊为黑色,除此之外,其他各处均为白色。第四个月,在上述部位长出这种豚鼠特有的毛色。雌鼠平均每胎产仔34只,而且带子好。南美洲种豚鼠这种豚鼠有两种毛色——黄褐色(金色南美洲种)和灰色(灰色南美洲种)。黑毛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身体上,可是没有形成黑色的斑点,这是一种最鲜艳的色泽。金色南美洲种豚鼠的腹部毛色为棕黄色。
它有三种毛色斑:黑色、棕黄色和白色。不同的色斑整齐而对称地分布在身体的两侧。这种豚鼠具有早熟和繁殖力强的特征。斑点种豚鼠它的毛色全为白色,耳朵和爪甲也为白色,但眼睛为红色,而且比较大。长毛种的豚鼠有秘色种和安哥拉种豚鼠。但是安哥拉种虽然繁殖力低,母鼠带子不好,但可以作为玩赏动物。硬毛种豚鼠有阿比西尼亚种、日本种、蔷薇花种和多额发种。这些豚鼠的原始种披盖着长而硬的被毛,被毛像蔷薇的花朵一样,分布在全身,不相混合,被毛从圆心敞开,好象花蕊(卷须),毛色为黑色、棕黄色或白色。
豚鼠饲养分为笼养和池养两种。一般情况下,池养比笼养生产率高。但是,人们作为玩赏动物饲养,还是采取笼养的多。在饲喂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食物新鲜,质量要好,绝对不能喂腐烂变质的饲料;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配制状况。各种营养成分是否能满足它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要求,防止因为营养缺乏而引起的营养缺乏症或生长发育缓慢的现象。青饲料有青菜、胡萝卜等。饲养豚鼠的房舍温度应保持在1822度左右,相对湿为4555%左右、空气要新鲜,夏天要搞好防暑降温工作,而在冬天则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也要保证饲养环境的安静。豚鼠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要求为:蛋白质16%,脂肪23%,淀粉类食物4050%,纤维1015%、钙1.5%和磷0.75%,再加上其他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
因此,为满足豚鼠对上述营养成分的需求,其食物配方为:玉米面15%、高粱面10%、豆饼面15%、麸皮30%、大麦25%、鱼粉2%、骨粉2%和食盐1%。在豚鼠的饲料中,特别要注意青饲料或维生素度的补充,防止豚鼠发病,以保动物健康。每只成年鼠每日需要维生素度10毫克,繁殖用的种鼠每口需要维生素度'30舍克。豚鼠对于粗纤维的消化率较高(豚鼠是38.2%,家兔为18.1%)。对于其他草中粗纤维的消化率高达33%。雌豚鼠在出生后3545天左右,雄豚鼠在出生后70天左右均能达到性成熟阶段。雌鼠性周期为1218天,一般平均为16天。
豚鼠发情持续118小时,平均为9小时;一般在5点到早晨5点之间,雌鼠发情并完成交配。416月龄的豚鼠繁殖能力最强,平均生产年限为5年。配种时,应该选择那些有较高生殖能力,雄性个体性欲:旺盛,历次4雌神交配时,都有较高的受孕率;而雌性则要求其产仔率高,泌乳童多,适应能力强的个体。最奸在选种时选择那些为母体第24胎所产的个体。选种应在豚鼠的幼年时期,是在幼仔离乳的时候进行,而配种是在豚鼠的成年时期,中间有一个育成过程。在这个阶段内,要给予良好的饲养和细心的护理。要淘汰衰老的个体,其表现为:被毛长、色泽暗淡、常沾有粪污,眼睛无神、不喜活动,门齿有黄斑,爪过度伸长,腹部松弛、腹下部脱毛,后驱常不洁,行动迟缓和食欲差、体重下降等。配种可以采用长期同居交配法,即利用豚鼠生产后立即发情排卵的特点,采用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方式共同饲养。
6070天后将受孕的雌体移开;或采用定期同居交配法,亦即雄一雌同居一个月后将雌体移走,怀孕的雌体等待分娩。怀孕的雌体受孕20天后活动时,其腹部两侧有明显的隆起。豚鼠妊娠期为6072天,大多为68天;在此段时间内,要保持饲养环境的绝对安静和饲料的充足等,豚鼠产仔量一般是18只,大多为35只,每只雌鼠哺乳4只比较合适。只有一对乳头,但是能带活其所产幼仔。仔鼠经过三周左右的哺乳,体重达200克左右即可离乳独立生活;在饲养幼体过程中,力争不要延长哺乳期。动物感染该种病毒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衰竭被毛蓬乱,震面,然后由于侵犯神经系统而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为四肢及枕部肌肉发生阵挛——强直性痉挛,且柽挛愈来愈频。
麻癀该病是由存在于脑髓和脊髓中的滤过性病毒,经过消化道感染而发生的一种散发性疾病。全部内脏器官充血,以脑髓和脊髓为最显著。其临床症状表现为:临死前动物拒食,萎靡不振,可见身体各部震颤,小便失禁。患病动物不能用足站立,四肢和背部肌肉有强直性枝挛。病程长达数天,常以死亡告终。对其防治方法是对全部豚鼠进行有系统的临床观察,立即隔离病鼠并进行消毒。传染性肺炎这在豚鼠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呈急性或慢性发作。它可以在豚鼠中广泛流行,引起豚鼠的大量死亡并在症状中伴随特有的肺组织炎症变化。在最急性型中,常常看不到特殊症状,豚鼠却已死亡。大部分在急性型时非常明显地很快出现症状,可见到患病豚鼠食欲减退或完全丧失,活动减少,被毛蓬乱,外表粘膜呈淡蓝色,呼吸困难而急促。患病鼠经常咳嗽,在肺部听诊时可闻及捻发音、响亮的干湿性啰音;在多数情况下,鼻孔流出浆液状粘性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