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赫尔的精心策划下,拜仁慕尼黑曾经一度掌握着比赛主动权,但一次关键的“换人”却出乎意料地改变了局势。
半场时,TNT的解说员达伦·弗莱彻面对着平淡的情景,内心颇感无奈。尽管如此,他依旧尽职尽责,试图将这场看似沉闷的比赛描绘得扣人心弦。他竭力歌颂:“今晚我们见证了托尼·克罗斯那近乎完美的传球技术。”
里奥·费迪南德也随声附和:“是的,我们对他爱不释手。”
然而,截至那个时刻,尽管克罗斯完成了高达49次传球,但并没有一次被视为“关键传球”,足以左右比赛走向。
虽然上一场比赛中,克罗斯送出惊艳的助攻给了维尼修斯,但这场比赛中他的表现并不像解说员们所描绘的那般耀眼。气氛低沉,球员谨慎小心,生怕犯错。
弗莱彻将上半场描述为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生动地描绘出比赛的乏味和沉闷。他叹道:“我们就着急地等待某位超级巨星打破这种窒息的僵局。”
这番言论体现了对中立观众的同情与理解,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目睹球员们不断地横传和犯错。
下半场,图赫尔的球队按部就班地推进,继续执行他的战术部署,使拜仁慕尼黑保持领先。穆西亚拉出色地摆脱防守,凯恩传球精准,戴维斯果断射门得手,为拜仁慕尼黑赢得宝贵领先。
从拜仁在第68分钟进球到皇马在第88分钟扳平比分,主队皇马创造的机会并不多。维尼修斯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他频繁冲击底线,为球队制造了数不清的机会。每当皇马掌控球权时,基米希都感受到维尼修斯带来的威胁。
皇马的策略看似简单却极其有效——他们快速转移球权至速度最快的区域,让维尼修斯发挥速度优势。
他屡次冲击底线,几乎每次都能轻松过人。他多次为罗德里戈送出精准传中,但后者未能抓住这些机会。
真正的高手之间的较量通常只需一次机会。第88分钟,维尼修斯成功晃过基米希的防守,变向直接冲入禁区。他的射门迫使诺伊尔做出扑救,但德国门将却犯下罕见失误。替补上场的何塞卢把握机会补射得手,将比分扳平。
这次逆转无疑是皇马在困境中夺胜的经典案例。一旦取得进球,胜利之门仿佛为他们张开。
何塞卢替补登场仅两次接触球就为皇马奉献进球。他首先巧妙地将维尼修斯的射门变为进球,然后在不到三分钟内把吕迪格的传球送入拜仁球网。这球经过VAR确认有效,尽管最初因越位被取消。
因此,皇家马德里总比分4比3淘汰对手,晋级本赛季欧冠决赛。这也是皇马第18次闯入欧冠决赛,成为该赛事进决赛次数最多的球队。
但对于图赫尔来说,这次失败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或许会反思自己在比赛中的每个决定,尤其是下半场的调整。在比赛最后几分钟失去凯恩、穆西亚拉和萨内等核心球员的情况下,这些换人选择的代价显得更加沉重。
凯恩的替换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即使何塞卢没射入制胜球,拜仁也将在凯恩缺阵的情况下进行延长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