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孩勤,爱死人”,勤快的小孩,确实更招父母喜欢。
每次听到孩子说“等一下”“我不想”或者“我做不了”的时候,父母就会特别生气。
父母把这一切,归结到孩子的懒惰上。用父母的话说:你就是太懒,所以才不愿意去做!
可实际上,真的是孩子懒惰呢?其实未必。“有心无力”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有听过吧?大人都经常出现这样的时刻,何况是孩子呢?
尊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想告诉父母的是:孩子偶尔疲倦、懒惰、拖延,都是正常情况。
可能,在有些父母的眼中,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他们缺乏自律,或者不够用心的表现。可实际上,这是孩子的身体到了极限,并不是他们有意想要逃避。
这么说吧,孩子的身体,也如同电池一般,定期需要充电!一直想让孩子保持最佳状态,却不给他定期充电,那肯定会出现疲倦和无力感。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身体,以及他们的表现。当然,要区分开孩子是借故偷懒,还是真的能量不足。
允许孩子休息和放松,让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适量的休息、玩耍,可以补充能量,让孩子重新活力满满。
身为父母,除了尊重之外,还要理解和支持孩子。毕竟,何时恢复能量,并不是父母或孩子可以决定的事情。
造成孩子有心无力的元凶,偏偏是父母
大家一定想知道,孩子为何会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呢?
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他们这个年龄段,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和担忧,还有什么好发愁的呢?
殊不知,孩子之所以出现疲倦、懒惰的表现,都跟父母有着直接关系。要么是教育原因,要么是家庭环境原因,希望父母都能重视起来。
首先:过度的批评和指责。想让孩子变得优秀,这应该是父母毕生的追求,可问题是通过批评和指责,就能让娃变优秀吗?批评多了、指责多了,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失落,从而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不恰当的期望。身为父母,对子女都有“成龙成凤”的心理,可问题是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不一样。如果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或要求,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反而无法变得优秀。
最后:过度的保护。不想让孩子受伤,不想让他经历太多挫折。于是,便用自己的方式把孩子保护起来,结果却弄巧成拙。过度保护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无趣和无聊,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探索和学习新事物。
如何帮助孩子恢复精力?来自父母的分享
@悠悠妈妈分享:多陪伴
发现孩子状态不佳的时候,就要收起坏脾气和抱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陪在他们身边就好。
要是孩子喜欢阅读,那就陪着他一起看书;要是孩子喜欢玩玩具,那就陪着他一起玩耍;要是孩子喜欢安静,那就静静的陪在他的的身边。
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在父母这里,他们会生出更多力量和安全感,就算不能瞬间满血复活,也能恢复到“七成功力”。
@琪琪妈妈:均衡饮食
都说这个世界上,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
每次觉得孩子情绪不佳,或者做事情不太专注的时候,就会变着花样为他做一些好吃的。
刚开始,只是想着让孩子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毕竟他还处在长身体阶段。可后来发现,每次吃完美食,他的都会变得很开心。
也是那一刻相信:原来美食,真的可以抚慰人心!哪怕是孩子,他们也会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希望吃到喜欢的食物。
@钢镚妈妈:多鼓励和肯定
之前,只要孩子偷懒,或者做事情不认真时,就会忍不住大声吆喝、责罚,说一些伤人的话。
后来发现,每次说完这些话之后,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反而比上一次做的更差劲。
突然意识到,孩子不能总是批评,要不然就应了老人那句话“越骂越笨”。之后,不论孩子做的好与不好,都会用稳定的情绪跟他沟通。
只要他认真做,都会给与肯定。每次都是先表扬,然后再说出不足的地方,不过不会像之前那样直接。
成长路上,想要做个合格的父母,就要不断学习!
成长,不仅仅是孩子在进步,父母也需要进步!
就算孩子走得慢一些,也没有关系!无非就是父母多等等他们、多鼓励鼓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