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标的超千亿!湖南法院2023年执结各类执行案件39万多件

2024-01-05   华声在线

原标题:到位标的超千亿!湖南法院2023年执结各类执行案件39万多件

现场发放执行兑付款 张鼎峰 摄

华声在线1月5日讯(记者 张鼎峰)1月5日,记者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39.26万件,执行到位标的1124.17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6.18%和5.99%,实际执行到位率稳居全国法院前列。

湖南高院执行局长李波介绍,全省法院执行队伍严格按照讲政治的要求,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聚焦刑事涉财、涉小额民生、涉工程机械、涉知识产权、涉生态环境、涉党政机关、涉企业和长期未结等7类重点执行案件加强调度,上下同心、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确保全省法院执行攻坚工作均衡发展、整体提升。

据了解,全省法院大力开展“执行局长在执行 代表委员看执行”专项行动,集中攻坚涉小额民生、涉企业等重点案件,各级法院执行局长带头干在一线,各级代表委员现场见证监督执行。全省法院共执结小额民生案件到位金额21.38亿元;执结涉企案件到位金额579.61亿元。开展“执行案款集中兑现月”“涉农民工工资专项执行”活动,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5.8亿元。

全省法院依法推动经营主体出清,盘活资不抵债公司的被执行人资产,加大“执行转破产”工作力度,实现“腾笼换鸟”。2023年,全省法院裁定受理“执转破”案件数在全国法院排在前列。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指导各地法院组建财产处置专门团队,细化财产处置操作规则,实现确定起拍价、异议处理、拍卖变卖、解封过户等流程的无缝衔接。举办“双十一湘法网拍周”活动,7天时间网拍成交金额2.35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12.65万元。

不仅如此,全省法院依法采用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定期曝光老赖已成常态。2023年全省共司法拘留7759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8万人。开展集中惩治拒执罪“雷霆”专项行动,全省法院因拒执追究刑事责任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75%。开展“打击拒执犯罪集中宣判周”活动,对28件案件进行集中宣判,27名被执行人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实刑。

此外,全省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执行涉企案件,依法用好执行和解、府院联动、“活封活扣”等方法举措,审慎适用执行强制措施,保障被执行企业能够持续生产经营,助企纾困解难。做好“有信必复”工作,共化解执行信访积案509件。发布执行典型案例1687件,营造强大的执行声势,营造更加有利的执行环境。

典型案例

案例1

申请人徐某与被申请人湖南省某数据公司劳动争议两案

——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善用执前督促程序促被申请人主动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28万余元

典型意义

执行法院探索执行前立案督促程序,可以使得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未经强制执行程序便得到快速兑现;义务人也因及时履行法定义务而免去了被列入“限高”“失信”的尴尬,更不用负担执行费和迟延履行费用,既降低了执行成本,还能有效化解矛盾,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这两起案件既做到了高效快速结案,又节约了司法资源,体现了执行前督促程序的快速高效和法院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到了实处。

案例2

株洲市人社局申请苏州某工程公司行政非诉执行案

——株洲市天元区法院以惩促执助55名农民工拿到工资

典型意义

利用登记非实际控制人为法定代表人而恶意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破坏了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执行法院充分运用失信名单、限制消费等间接执行措施以及追究保证人责任的手段,促使该案成功执结,有力打击了规避执行行为,为农民工执行回工资款。

案例3

周某等70人与某机床厂劳动争议执行案

——岳阳市云溪区法院善意文明执行清偿70名职工工资

典型意义

本案执行既涉及企业又涉及民生,执行过程中,云溪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慎用强制措施,认真分析研判被执行企业当前困难所在,采取柔性执法措施,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积极与相关法院沟通协调,通过对企业设备采取“活查封”手段,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避免了社会资源浪费。该案的执行既让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得到了兑现,更让困难企业“绝处逢生”,实现了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双赢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优化了营商环境。

案例4

姚某云等136人追索劳动报酬执行系列案

——桃江县法院线下走访,多方联动,为136名农民工追回全部“血汗钱”

典型意义

虽然本案标的不大,但被执行人已停产关闭,案件涉及人数众多且为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执行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理念,集中办案力量,多方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积极发挥法院、检察院与公安联动机制作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助力民工工资执行。此外,法院为保障民工的生存发展权益而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执,仅用30天就将全部民工工资执行到位。

案例5

文某建与易某钦、黄某强机动车交通事故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执行案

——株洲市荷塘区法院坚持16年为遭交通事故赔偿申请人执行回款

典型意义

执行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十余年来从未放弃过对该案的执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案件执行并有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案被执行人利用“假离婚”方式恶意逃避执行,严重损害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更影响了司法权威。执行法院用足用活调查手段,合理运用司法救助、拒执手段,保民生、保稳定,彻底了结这起历时十余年的骨头案,既彰显了执行办案力度,更体现了司法为民温度,为类似的涉民生执行案件顺利执结提供了有益经验。

案例6

贺某等4人与永州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纠纷案

——永州零陵区法院耐心释法析理促4名农民工拿到“血汗钱”

典型意义

本案中,执行法院重视与被执行人的沟通工作,通过电话沟通、现场走访等方式反复耐心向被执行人释法析理,引导其懂法、守法,督促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在未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及时高效地将“真金白银”兑现至4名农民工手中,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