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四川交通广播
“青年画家因肝衰竭去世”
“年轻女白领突发急性肝衰竭”
“24岁妈妈确诊肝癌晚期”……
重症肝病为何缠上年轻人?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年轻也并非“免死金牌”
有些人经过检查
发现竟已是肝硬化、肝癌
肝癌来袭前,会给我们的身体三次机会,其中第一次,则是预防病毒性肝炎。因为病毒性肝炎很有可能引起癌变,间接性引发肝癌。
因此,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提高全民防控意识,重视肝炎,努力避免肝炎带来的更大危害。
认识病毒性肝炎
根据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都具有传染性,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等。慢性肝炎还可能出现腹水、肝掌、蜘蛛痣等。部分慢性乙肝或丙肝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不易察觉。
小贴士
急性期感染可导致肝损伤,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乙肝和丙肝会慢性化,不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
在肝癌治疗中,最新放射性核素疗法钇-90,它的横空出世改写了许多肝癌患者的命运。
肝炎“三部曲”怎么演化成肝癌?
从肝炎到肝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1、肝炎
感染了乙肝病毒,病毒在体内增殖会激活机体免疫,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会造成免疫损伤,导致肝细胞破坏,进而形成肝脏炎症。
2、肝硬化
乙肝病毒增殖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两者间不断斗争,会导致肝损伤、肝脏炎症的持续存在。
肝脏受损后只能做到瘢痕修复,表现为肝纤维化,纤维化缓慢进展,渐渐使肝脏失去弹性,慢慢变硬,就成了肝硬化。
3、肝癌
肝硬化之后,有的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内分泌紊乱,人体的内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免疫系统监督肿瘤发生的功能下降,不能清除变异的肝细胞,就可能会发生癌变。
我国病毒性肝炎感染人数持续稳定下降
根据最新的流调结果估算,当前我国约有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而在1992年全国乙肝病毒感染者达1.2亿,由于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2014年就下降到了8600万。
我国广泛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乙肝疫苗接种已经覆盖99%新生儿,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持续稳定下降,患者的治疗水平不断提升,患者规范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治愈率达95%以上。
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了基本用药目录,大幅度降低了肝炎患者经济负担,治疗的依从度明显提升。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从全国来看,一般人群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已经降到了5.86%这个水平,就相当于是比我们疫苗接种前、采取保护措施之前已经下降了50%以上了。在乙肝疫苗接种之前,新生儿的感染率接近10%甚至更高,我们在2016年就已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对西太区要求的5岁以下儿童1%的阳性率,而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0.3%。
冷知识: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炎!
很多人在体检时抽血检查都正常,以为自己就没有肝炎,这里要强调一下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是两个不同的检查,肝功能是检验转氨酶,看肝细胞有无破裂;乙肝两对半是检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两者不同。
有时,乙肝患者是在婴儿期感染的乙肝病毒,就算肝脏内的乙肝病毒量很高,传染性强、肝硬化、癌变风险高,但早期的肝功能都是正常的。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婴幼儿如果感染乙肝病毒,有大约90%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孩子出生就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和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阻断感染乙肝的妈妈把病毒传给孩子。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和丙肝,如握手、拥抱、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
肝癌与酗酒、过度肥胖、经常吃变质食物以及患上病毒性肝炎等原因有关;因此,想要预防肝癌,要远离这些不良因素,积极控制体重,患有肝脏疾病应积极治疗。
来源:中国新闻社、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湖北日报等
编辑:积微
大家都在看
官宣下调!降幅最大!事关房贷
重磅!成都户籍新政来了
【四川地情短视频】三国圣地智慧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