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泰国逼平,国足陷怪圈,过往“打平即可出线”都发生了什么?

2024-06-08     小欣侃体育

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二阶段中国男足在主场1:1战平泰国,失去了提前小组出线的可能性,6月11日国足将在客场面对韩国,比赛的胜负将直接决定中国和泰国谁能晋级18强。国际足联已经世界杯的名额增加到46个,亚洲区史无前例的提高到了8.5个,可国足想要出线依然任重道远。

战平泰国理论上下一轮国足只要战平韩国就能锁定出线名额,我们先不说死敌韩国会不会放水,“打平即可出线”对于中国男足而言从来不是机会更像是诅咒。

对于国足而言打平即可出线就是“打死也出不了线”。

历史上国足曾经多次站在打平即可出线的门槛边,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国际大赛可莫名其妙的失误、球员低迷的状态、主教练匪夷所思的指挥都会让国足功亏一篑。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国足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打平即可出线”时刻,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什么。

1.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预选赛:输给泰国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派代表队参加奥运会并技惊四座。

1983年11月曾雪麟成为国足新帅带领球队征战奥运预选赛,当时还没有国奥队的概念,球队里的核心球员像古广明、李华筠、柳海光等人都悉数入选,同时队里还补充了一些新人比如当年只有20岁的贾秀全。

第一阶段的比赛国足与中国香港队,韩国队,泰国队同组,按照规则小组前二进入下一阶段,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只不过新加坡换成了中国香港。

首场比赛国足轻取中国香港,次战韩国国足上半场被韩国打懵对手连入3球,就当人们认为败局已定的时候,当时的国足还有能力挽狂澜的选手,古广明犀利的突破和柳海光无解的头球奇迹般的让国足在下半场连扳三球最终两队3:3战平。

小组赛倒数第二轮国足只要能够打平就能在出线竞争中领先一个身位,而对手我们也无比熟悉——泰国又来了。

对泰国的赛前中国队内一片轻松,主教练曾雪麟提出了“争取胜利,踢平也行”的要求,只要不输给对手国足大概率就能出线,这是打平即可出线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国足的历史里,从此就成了一个魔咒。

国足曾经距离出线只差10分钟,那场和泰国的雨战两队都迟迟无法破门,第80分钟年轻的贾秀全犯规送给对手一个任意球,最后关头的任意球想想看我们有多少次被绝杀,而这一切的开头就源于此,靠着补射泰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也和韩国小组出线,只留下国足停在了“打平即可出线”的阴影里。

2.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预选赛:酿出5·19惨案

1984年对于国足而言并非一无所获,没有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但在当年的亚洲杯上国足荣获亚军,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中卫贾秀全打进3球荣获金靴奖和最佳球员,他和林乐丰、古广明一起还入选了赛会最佳阵容。

这年年前初的赫鲁尼杯国足更是战胜了阿根廷国家队,2年后阿根廷世界杯的夺冠主力里有5人都参加了这场比赛。赛后阿根廷主帅比拉尔多如此评价国足:“难以置信,这样的球队怎么没进过世界杯?”

画面越糊,国足越强,在那个才刚刚有彩色转播信号的年代,中国男足强的不像中国男足。

带着这些成绩1985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开始了,第一轮小组赛国足和中国香港、澳门和文莱同组,看起来都是小菜,结果没想到这盘小菜还硌牙了。

小组赛打到最后一轮国足以净胜球的优势领先中国香港,最后一轮只要战平香港就能小组出线,那天是1985年5月19日,一个在中国足球历史上无比黑暗的一天。

当时的国足信心满满,整个工体挤进了8万名球迷,大家都在想着要赢香港几个球,这场比赛不光要赢还要赢的漂亮,结果比赛的第18分钟香港先进球了,此时所有人都懵了,曾雪麟做梦也没想到国足居然会先落后。

不过后面李辉利用补射机会扳平比分,其实只要守住平局国足就能出线了,但现场可是有8万名球迷,同时电视机前还有无数的观众,面对中国香港平局是不够的,曾雪麟大手一挥示意球队大举压上结果反被对手偷袭得手。

广大球迷难以接受失利的打击,悲愤之中,众多球迷破坏公共设施,掀翻路边停放的汽车,要让曾雪麟和国足谢罪,后来曾雪麟揽责辞职从此再也没有执教过任何球队,2016年86岁的曾雪麟去世,他曾说:“中国足球不翻身,我死不瞑目”。

8年过去了中国足球的翻身仗依然遥遥无期。

3.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预选赛:末战脆败韩国

1991年徐根宝带队开始冲击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一阶段国足以6战全胜狂轰51球失1球的骄人战绩出线当时的男足云集了一批在90年代叱咤甲A联赛的球员,1992年初预选赛最终6强战打响,中国队与日本,韩国,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将采用单循环积分赛的方式分出胜负。

本次比赛全国关注,新闻联播甚至还未转播让路,徐根宝喊出了“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口号。前四场比赛后国足3胜1负,最后一战只要不输给韩国,国足打平即可出线。

此时国足还是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开场9分钟韩国人直接3:0打懵国足,徐根宝在教练席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自己的队伍怎么就突然被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兵败吉隆坡,除了打平即可出线的魔咒还在,持续多年的恐韩症也开始了。

4.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预选赛:惨败韩国

4年后国奥队重新集结,戚务生担任主教练,杨晨、谢晖、申思、于根伟等人悉数入选,最终中国队进入在吉隆坡举行的8强战,和沙特、韩国和哈萨克斯坦同组。按照规则小组前两名将进入四强交叉决赛,前三名获得奥运会资格。

首场比赛面对哈萨克斯坦国足4:2逆转,次战沙特国足和对手战平,最后一场面对韩国又是打平即可出线。又是吉隆坡、又是最后一场、又是韩国,一切像极了4年前,历史如此的相似,而国足仿佛也陷入了下一个循环。

那场比赛国足像是被打了麻药,全场被动,处理球又慢,动作都变形,国足输得毫无脾气。

5.2007年亚洲杯:输给乌兹别克斯斯坦

2007年7月,中国男足在主教练朱广沪的带领之下,前往马来西亚参加第14届亚洲杯。上届赛事中国男足闯进决赛追评历史最佳战绩,此次出征自然想有所收获,小组赛国足同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东道主马来西亚分在同组。

前两战国足轻取马来西亚,后又逼平伊朗,最后一场面对乌兹别克斯坦,打平即可出线。

但最终国足被对手都三个定位击败,防守昏乱,动作变形,又是0:3的惨败,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国足总是会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最终失利。

如果总结这五次“打平即可出线”的履历,其中两次面对韩国,三次大比分失利,五场比赛都被对手定位球得分,其中一次是定位球准绝杀。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在面对“打平即可出线”的关键时刻的时候,国足球员内心的是慌乱的,他们总会背上莫名其妙的包袱,总是想赢怕输,总是在进球和死守之间游离,没有教练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其实归结起来还是因为硬实力不够,在关键战的时候才会掉链子。

“打平即可出线”和“黑色三分钟”一样成了国足这么多年来始终过不去的槛,6月11日又是面对韩国,我认为国足能否出线的关键可能不在于是否打平韩国,而是泰国赢不了或不能大胜新加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835ca60b7418ce6dc09e7ea4f6ccfc6.html